标题: 毛文龙是英雄还是罪人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3 22: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很简单的道理,朝廷是让袁去平建奴,要钱给钱,要权给权,甚至袁违法杀了与他平级的另一名大帅都没追究,啥都给了,袁自己也吹5年平辽
这不现实,但你袁得到那么多资源,好歹压制一下建奴吧,最起码别让建奴继续嚣张
结果袁总领平辽一年多,连续做出了大汉奸才做的无数蠢数,让满清实力倍增,甚至还打到了北京城,这好家伙,打到北京,袁还不知道补救,慢吞吞回军不说,还把援军遣散,要与建奴议和,还行董卓那种坚请入城之举,军中同僚还告其暗箭伤人(有没有咱不论?但军中同僚,抗清名将的满挂确实是告了)
对与以上种种,中国历史上有哪个皇帝能不杀他?除非从皇帝到大臣全部SB到脑子坏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6 20: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uyz 于 2007-12-22 07:42 发表

宁远毙努尔哈赤,这个奸细当得实在是失败以极!而满清更是肯下血本,拿自己老大的命当筹码演出了一场苦肉计。大抵中国史上,做得这么失败的奸细只有王坚,而肯这么下本钱的主子只有蒙哥。
更有意思的是,就是 ...

这个太扯了
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后还活了8个月,其间多次出征,最后是死在被毛文龙追杀的路上
丫先是打完蒙古,回来后的了恶疾,去某温泉休养,休养时遭到毛文龙的斩首行动,逃窜的路上死亡,因该是病忘
金庸这个包衣奴才乱扯,扯了好多不靠谱的东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6 20: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wwwind 于 2007-12-24 23:45 发表

莫非你认为清军打北京在自己家附近,给养很充沛?人吃马嚼的,靠你吹点出来就解决了,或者从你看过书中就可以变出粮食?
你的话中“包衣”二字众多,就如同你说的"文人"二字一样,你说谁是,谁就是?不要乱 ...

………………
清军入关多次,溜达几圈,都是掠民数十万,更不要说粮食,满清军队可不是共产党,不会跟你讲无讲四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11: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2-27 01:05 发表


还赫赫战功呢。

反袁勇士们说,袁崇焕宁远大战一共杀死后金兵500人(刚开始的时候是说27个人,后来估计他们自己也觉得这有点说不过去),据说这一数字出自《满文老档》,当然,你是知道 ...

………………
明朝兵部档岸记载才斩首级不过200,比满文老档里所记还少了点
还宁远这种所谓大胜仗,任何一个国家来10次都会忘国灭种
战损比严重不成比赛,明军后勤基地被端,死伤数万,清军战略战术目的都已达到,围城三天即回去享受宁远大捷所带来的无数胜利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11: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妖刀村正 于 2007-12-27 01:28 发表

小白倒袁,好像就自动假设袁之对手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皆是低能弱智,质问:“为何皇太极绕道入京,袁会不知?”,试想如果一代骄雄皇太极出兵何处,还能让敌手预先得知,早做筹备,皇太极有几条命也不 ...

……………………
你在说自己是小白?简直不值得一驳斥
还拿9000破10万这种超级笑话出来乱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11: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2-27 11:41 发表


偶没见见过明朝的兵部档案,而且估计这辈子也见不着了。

所以,偶非常渴望您能够把相关档案贴出来。

请您千万满足满足偶这个历史爱好者的好奇心吧。

爱查自己查去,没那么多工夫陪小白玩
查资料是很累的,袁宁远之战杀敌不过500,自己损失数万,这是哪一本史料都公认的事实,随便你去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12: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吕布貂蝉 于 2007-12-27 12:19 发表


从来没见过 拿大炮守城 自己都只有万把兵  损失了几万不说 难道大炮是打自己的

我想拿鞭炮乱扔 炸伤的都要好多了

莫非你连觉华岛都不知道?
那跟你实在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 本帖最后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27 12:2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17: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宁远当时属于坚固的凌堡防御,当时明军配备了十八磅重炮,而且当时在海水都上冻的酷寒情况下(考虑下当时的军装条件,能穿上棉衣的都极少),满清要是大规模攻城,那真是脑子有病了,还病的不清
满军当时的战略目的是夺粮,觉华岛一战完美的达到了战略目的,战术上不过象征性的攻击宁远2天,伤亡自然不可能大,而且18磅炮不是流弹炮,杀伤范围有一般,清兵也不会傻傻的站成一团让你炸,在明军根本没有出城野战,清军仅攻城2人的情况下,伤亡能多到哪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谓毛文龙贪污,真是冤枉了人。

他是在皮岛通商,但所得钱财都充入军饷。这与南宋韩世忠等抗金名将们自筹军饷的道理是一样的。莫非因为是袁崇焕杀的,就一定是贪污?他若苛扣军饷,请问他手下的士兵还能为他卖命吗?他能在皮岛坚持这么久,如果不是自筹军饷,是不可想象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至于战败,请问明朝在对后金的作战中失败的还少吗?萨尔浒大败,9万大军全军覆灭,毛文龙孤立于辽东,输几次小仗怎么就变成罪不容诛的千古罪人了?他在取皮岛的时候杀败500后金军,“生擒五名,斩首五十二级,鞑盔八十六顶,甲八付,马二十五匹,腰刀四十口,弓六十张,箭三百支”的战绩也被选择性失明了吗?他从皮岛出击,攻打汤站的水路上遇到大风,船只漂泊,险些溺死也是为了通后金?

他策反金州的汉军守将,收复该地的战绩也被一笔抹煞?

亮马佃与横江的大捷中斩后金军9000人的战绩,楼主也不知道?

再袭亮马佃,斩后金军100人,夺马8000匹的战绩呢?

破董古寨,斩首级26,夺得马76匹,牛60只,猪羊278只

击破后金援兵,战绩如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军游击王三荐,斩首十四级。

游击王承鸾,斩首五级。

前军游击马应魁,斩首六级。

后军都司杜贵,斩首五级,生擒一名。

左翼参将陈继盛,斩首七级。

游击王甫,斩首十五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右翼游击毛承禄,斩首十五级,生擒三名。

都司张魁,斩首三级。

从征镇江游击尤景和,斩首三十五级。

宽奠参将易承惠,斩首十级。

叆阳游击曲承恩,斩首三级。

都司沈世魁,斩首三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守备武学,斩首三级。

江淮参将许日省,斩首三级。

游击朱家龙,斩首二级。

共斩首一百二十九级,生擒四名。


牛毛寨斩后金300


乌鸡关之战,毛文龙设伏破后金,战绩如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毛承禄斩首二十六级,尤景和斩首三十三级,郑国云斩首八级,易承惠斩首十一级,陈继盛斩首十三级,时可达十一级,王甫十六级,许日省十七级,陆武五级,李惟盛八级,张继善三级,共二百七十八级。


定朝鲜内乱事,有朝鲜国诸大臣对明谢表足证毛文龙之功!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人伦也。人伦灭绝,而子不父其父,臣不君其君,则无复为人之理,而其违禽兽不远矣,亦安能君国子民,而保天子之宠命乎!此废君之所以自绝于天,而一国臣民之所以为嗣君请命者也。何意封典久稽,查命遽下,举国民情,鞅望遑遑。非不知朝廷之视我邦,有同内服,咨访周详,乃所以重其事也。但查以得实,既实何查,必欲无已,则亦观于天命之去就,人心之离合而已。一则戕贼①人伦而得罪于天,一则扶植民彝而迓续天命,此二者不待辩说而明若观火矣。

惟我昭敬王,初无嫡嗣,用庶子光海君为后,临终末命,勉以忠孝。而袭位未几,背厥先训不遵,播弃黎老,旧有任人不庸,乃惟谗夫孳臣,是祟

是长。逢恶嗜欲,不一其途,秽渎之行,传播中外,爵紊于卖,刑乱于鬻①,犹撤民庐舍,增修宫苑,筑怨兴徭,迨无虚日。构狱立威,钳制众口,淫刑

炮烙,法陛惟腥,忠言逆耳,辄加罪黜,投畀②海裔,冤死是快。嫌愤教戒,积成猜憾,幽母冷宫,穴通饮食,屠母之父兄,窜母之族党,甚至八岁之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夺之于母怀而杀之。其他颠覆典刑,毒痛生灵,不可枚数。而始不以父心为心,终不以子道事母,其于父子之伦何如也!神宗皇帝,临御万邦,迄渝四

纪。惟我东藩,偏承宠绥。逮于壬辰,兵火最酷,剪焉倾覆,大邦是控,十万之众,前后暴露,百万之帑,捐费靡惜。亨屯济难,振扶终始,邦之克世,

如木有蘖,今之生者,死敌之孤也。先君当日,尝教臣工曰:皇上之恩,生死肉骨,虽使铁轮旋于顶上,有不敢辞。言犹在耳,孰不铭镂③!废君敢二天

朝,潜与虏和,浑河之役,阴持将臣,轻泄师期,忍使我王之爪士,横罹锋镝④,诛屠波血,沸声如雷,刘乔(杜)二帅,一时并命。举国之人,痛苦刺

心,废君闻之,恬莫之隐。宣川之警,潜寇猝袭,褊麾鏖死,生将几获。边吏引入,其迹莫掩,不惩厥罪,犹奖其奸。至如死事陪臣,赏战之金,监军御史,犒军之币,俱入内府,终不俵给。贼艮涓尊,以国汗取媚,乞怜无所不至。自知负犯,必欲掩恶,王人在馆,另加遮护。徒众以卫之,其实益禁;

丰贿以劳之,其实防口。其他欺负天朝,观望成败,非一二计。而始不以父戒为念,终不以臣道事君,其于君臣之伦,果何如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呜呼!父子君臣,纲常之重,穷天地,亘万古,而不泯。苟或—日得罪于斯,则匹夫匹妇犹不得保,况为千乘之君乎!其神怒人怨,众叛亲离,而

自底灭亡,理所必至,无足怪者。所赖祖先旧业,幸有攸托,先君血肉,莫亲于孙。惟我嗣君,乃昭敬王第三子,定远君之长子也。聪明迈伦,仁孝出

天,先君抚爱,夙加称异,隐隐昏朝,令闻弥彰。天命人心,默有所属,如水就下,莫之能御。耆老宿德,忠臣义士,大小军民,不谋同辞。乃于三月

十三日,相率而拜迎昭敬王妃于幽闭之中,恭承妃命,俾之权署国事。是其循至正之名,而行大顺之举,回垂亡之运,而纂几绝之绪,其所以表著天心,

维持人纪,日月重阳,区域再造者,揆诸往古,则可以无歉,垂之来纪,永世有辞。今略言其初政,则怡怡愉愉,养奉慈老,日勤三问,友睦亲命,礼

遇备至,有同家人,存念废君嫔御,服食少无欠缺,骨肉俱全,共处畿邦。反正之夕,都民挥涕。莅事之初,即将朴烨、郑遵枭首境上。拮据粮饷,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助海镇之馈。省才贬用,民隐是恤,舆情感悦,搜兵索贼,敌忾御侮,将士厉气。其他立纲陈纪,兴利除害,次第修举,而风采有立变者矣。夫何一种

流言,诖误听闻,指如市之从者,曰称兵诣阙;失火廊厩,旋即扑灭者,曰焚烧宫室;承母后之明命,从臣民之归已者,曰篡逆;至于引用倭寇,绑缚

投诸火之说,尤不近理。又以不先禀命为咎焉,春秋之义,内有所承,然后上有所请,次第之间,理势诚然,凡此数语,不待辩说而明矣。目今专价赴

诉,朝议不准,■程行李,往复难明,黠虏伺衅,江冰已合,事机之变,急于呼吸,未知此何等机会,何等爻象,而尚且迟疑不决误大事乎!伏愿备将

小邦群情,亟奏朝廷,速下册命,不胜幸甚!

① 戕(qiāng,音腔)贼──损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① 鬻(yù,音育)——卖。

② 畀(bì,音币)——给。

③ 铭镂(lòu,音漏)——形容感受深刻,永远不忘。

④ 锋镝(dí,音敌)——犹言刀箭,泛指兵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谓毛文龙贪污,真是冤枉了人。

他是在皮岛通商,但所得钱财都充入军饷。这与南宋韩世忠等抗金名将们自筹军饷的道理是一样的。莫非因为是袁崇焕杀的,就一定是贪污?他若苛扣军饷,请问他手下的士兵还能为他卖命吗?他能在皮岛坚持这么久,如果不是自筹军饷,是不可想象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至于战败,请问明朝在对后金的作战中失败的还少吗?萨尔浒大败,9万大军全军覆灭,毛文龙孤立于辽东,输几次小仗怎么就变成罪不容诛的千古罪人了?他在取皮岛的时候杀败500后金军,“生擒五名,斩首五十二级,鞑盔八十六顶,甲八付,马二十五匹,腰刀四十口,弓六十张,箭三百支”的战绩也被选择性失明了吗?他从皮岛出击,攻打汤站的水路上遇到大风,船只漂泊,险些溺死也是为了通后金?

他策反金州的汉军守将,收复该地的战绩也被一笔抹煞?

亮马佃与横江的大捷中斩后金军9000人的战绩,楼主也不知道?

再袭亮马佃,斩后金军100人,夺马8000匹的战绩呢?

破董古寨,斩首级26,夺得马76匹,牛60只,猪羊278只

击破后金援兵,战绩如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军游击王三荐,斩首十四级。

游击王承鸾,斩首五级。

前军游击马应魁,斩首六级。

后军都司杜贵,斩首五级,生擒一名。

左翼参将陈继盛,斩首七级。

游击王甫,斩首十五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右翼游击毛承禄,斩首十五级,生擒三名。

都司张魁,斩首三级。

从征镇江游击尤景和,斩首三十五级。

宽奠参将易承惠,斩首十级。

叆阳游击曲承恩,斩首三级。

都司沈世魁,斩首三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守备武学,斩首三级。

江淮参将许日省,斩首三级。

游击朱家龙,斩首二级。

共斩首一百二十九级,生擒四名。


牛毛寨斩后金300


乌鸡关之战,毛文龙设伏破后金,战绩如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毛承禄斩首二十六级,尤景和斩首三十三级,郑国云斩首八级,易承惠斩首十一级,陈继盛斩首十三级,时可达十一级,王甫十六级,许日省十七级,陆武五级,李惟盛八级,张继善三级,共二百七十八级。


定朝鲜内乱事,有朝鲜国诸大臣对明谢表足证毛文龙之功!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人伦也。人伦灭绝,而子不父其父,臣不君其君,则无复为人之理,而其违禽兽不远矣,亦安能君国子民,而保天子之宠命乎!此废君之所以自绝于天,而一国臣民之所以为嗣君请命者也。何意封典久稽,查命遽下,举国民情,鞅望遑遑。非不知朝廷之视我邦,有同内服,咨访周详,乃所以重其事也。但查以得实,既实何查,必欲无已,则亦观于天命之去就,人心之离合而已。一则戕贼①人伦而得罪于天,一则扶植民彝而迓续天命,此二者不待辩说而明若观火矣。

惟我昭敬王,初无嫡嗣,用庶子光海君为后,临终末命,勉以忠孝。而袭位未几,背厥先训不遵,播弃黎老,旧有任人不庸,乃惟谗夫孳臣,是祟

是长。逢恶嗜欲,不一其途,秽渎之行,传播中外,爵紊于卖,刑乱于鬻①,犹撤民庐舍,增修宫苑,筑怨兴徭,迨无虚日。构狱立威,钳制众口,淫刑

炮烙,法陛惟腥,忠言逆耳,辄加罪黜,投畀②海裔,冤死是快。嫌愤教戒,积成猜憾,幽母冷宫,穴通饮食,屠母之父兄,窜母之族党,甚至八岁之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夺之于母怀而杀之。其他颠覆典刑,毒痛生灵,不可枚数。而始不以父心为心,终不以子道事母,其于父子之伦何如也!神宗皇帝,临御万邦,迄渝四

纪。惟我东藩,偏承宠绥。逮于壬辰,兵火最酷,剪焉倾覆,大邦是控,十万之众,前后暴露,百万之帑,捐费靡惜。亨屯济难,振扶终始,邦之克世,

如木有蘖,今之生者,死敌之孤也。先君当日,尝教臣工曰:皇上之恩,生死肉骨,虽使铁轮旋于顶上,有不敢辞。言犹在耳,孰不铭镂③!废君敢二天

朝,潜与虏和,浑河之役,阴持将臣,轻泄师期,忍使我王之爪士,横罹锋镝④,诛屠波血,沸声如雷,刘乔(杜)二帅,一时并命。举国之人,痛苦刺

心,废君闻之,恬莫之隐。宣川之警,潜寇猝袭,褊麾鏖死,生将几获。边吏引入,其迹莫掩,不惩厥罪,犹奖其奸。至如死事陪臣,赏战之金,监军御史,犒军之币,俱入内府,终不俵给。贼艮涓尊,以国汗取媚,乞怜无所不至。自知负犯,必欲掩恶,王人在馆,另加遮护。徒众以卫之,其实益禁;

丰贿以劳之,其实防口。其他欺负天朝,观望成败,非一二计。而始不以父戒为念,终不以臣道事君,其于君臣之伦,果何如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呜呼!父子君臣,纲常之重,穷天地,亘万古,而不泯。苟或—日得罪于斯,则匹夫匹妇犹不得保,况为千乘之君乎!其神怒人怨,众叛亲离,而

自底灭亡,理所必至,无足怪者。所赖祖先旧业,幸有攸托,先君血肉,莫亲于孙。惟我嗣君,乃昭敬王第三子,定远君之长子也。聪明迈伦,仁孝出

天,先君抚爱,夙加称异,隐隐昏朝,令闻弥彰。天命人心,默有所属,如水就下,莫之能御。耆老宿德,忠臣义士,大小军民,不谋同辞。乃于三月

十三日,相率而拜迎昭敬王妃于幽闭之中,恭承妃命,俾之权署国事。是其循至正之名,而行大顺之举,回垂亡之运,而纂几绝之绪,其所以表著天心,

维持人纪,日月重阳,区域再造者,揆诸往古,则可以无歉,垂之来纪,永世有辞。今略言其初政,则怡怡愉愉,养奉慈老,日勤三问,友睦亲命,礼

遇备至,有同家人,存念废君嫔御,服食少无欠缺,骨肉俱全,共处畿邦。反正之夕,都民挥涕。莅事之初,即将朴烨、郑遵枭首境上。拮据粮饷,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助海镇之馈。省才贬用,民隐是恤,舆情感悦,搜兵索贼,敌忾御侮,将士厉气。其他立纲陈纪,兴利除害,次第修举,而风采有立变者矣。夫何一种

流言,诖误听闻,指如市之从者,曰称兵诣阙;失火廊厩,旋即扑灭者,曰焚烧宫室;承母后之明命,从臣民之归已者,曰篡逆;至于引用倭寇,绑缚

投诸火之说,尤不近理。又以不先禀命为咎焉,春秋之义,内有所承,然后上有所请,次第之间,理势诚然,凡此数语,不待辩说而明矣。目今专价赴

诉,朝议不准,■程行李,往复难明,黠虏伺衅,江冰已合,事机之变,急于呼吸,未知此何等机会,何等爻象,而尚且迟疑不决误大事乎!伏愿备将

小邦群情,亟奏朝廷,速下册命,不胜幸甚!

① 戕(qiāng,音腔)贼──损坏。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① 鬻(yù,音育)——卖。

② 畀(bì,音币)——给。

③ 铭镂(lòu,音漏)——形容感受深刻,永远不忘。

④ 锋镝(dí,音敌)——犹言刀箭,泛指兵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袁崇焕的生活作风问题。一个是袁崇焕的贪污腐败,一次就能送人家“三千金”。可是我知道的一些史料都是说袁为官清廉,死时“家无余资”,左派的这条“孤证”恐怕“立”不起来。而关于袁在辽东纳妾,我认为,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在古代养小老婆本就很寻常。而袁又没儿子,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纳个妾想换换运气也不算什么。甚至不客气地说,真正的左派大佬、本期开国太祖爷,不一样在结发妻子含辛茹苦地替他抚育两个儿子,又受他牵连被当局迫害的情况下,另娶了贺子珍吗?这又有损于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吗?何况这也不能说明袁崇焕就贪腐,因为以他当时的声望地位,就算再穷,也有的是人想把女儿嫁给他作妾。


——点评:谈迁是明朝遗民,终身不仕满清,足见其民族气节!他所作的《国榷》乃是一部纪录明朝历史的巨著,是在满清疯狂篡改明朝历史时,为不欲亡我中华历史而作。谈迁正是那时的史学泰斗,由他撰写的资料可信程度远高于其他人的记录,就是铁杆袁粉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也频频引用谈迁的《国榷》。再说什么“家无余资”根本就不是什么非贪官的证据,哪个贪官会把赃款都藏匿在家里等着人来才查抄?


另外,关于袁崇焕娶小妾玩乐的事实主要是跟真正的民族英雄岳飞比,当时川陕宣抚使在岳飞驻军鄂州时,曾以二千贯钱在当地买了一个美貌年青的“士族女子”,“饰以金珠宝玉,资奁巨万”,遣人送给岳飞为妾,但被岳飞婉拒退回。这种举动,在当时也可以说是骇俗惊世之举。“见女归,益敬服,以为不可及” ,被后人传为佳话。由此可见,这"真英雄"和"伪英雄"一比,确实就立即见分晓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二、擅杀毛文龙的问题。我也向来认为袁崇焕不应该去杀毛文龙。毛文龙在皮岛上有些作威作福是肯定的,杀些难民老百姓冒领军功也应是事实。这些其实是明军历来就有的恶习。以前李成梁也时常纵深手下的丘八爷们儿去杀老百姓,又谎报领功,但是张居正都忍了,只是李成梁做得太过分的时候,张才警告批评几下。为什么呢?因为他当时得靠李成梁守边啊,光靠戚继光不够,何况老戚还一早死了。这一点说明了袁崇焕确实不懂政治,不会用小人,不如张居正。而毛文龙的作用虽然没有李成梁那么大,但毛文龙依然成功地给后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只是战绩就我所知,输了不少仗,并不大。而且更不可能达到牵制住后金主力,令皇太极无法取道蒙古避开山海关直逼京城的效果。因为皮岛守军对付后金只能是游击袭扰,遇到后金来攻,他靠的只是人家没水军。皇太极出兵只要留一部分精兵在后方,毛文龙也不可能就能和后金骑兵打硬战,顶多也就是游击的胆子和范围更大一点而已。而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确实令皮岛的实力受损,也让毛文龙手下的一些将领如孔有德等人因不满而降清,但后果也实在没左派讲得那么严重,皮岛也一直坚守到袁崇焕也死后,皇太极第二次征朝鲜时才被攻陷的。


——点评:首先,从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开始,毛文龙的战功清点都是先送觉华岛查验以后再送北京兵部的,所谓战功清点主要是毛文龙斩获的首级,这是孙承宗的意思,在觉华岛清点人头的自然是袁大人。《两朝从信录》有这样的记载:“关外道监军副使袁崇焕逐一查验,三次首级三百七十一颗,俱是真正壮夷”,这就是说毛文龙的功劳都是袁大人清点的,可斩毛帅时袁大人居然列了一条:“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 ,这就奇怪了,若毛文龙“尽欺罔”而冒功,那袁大人何苦在查验完毕以后写上“俱是真正壮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毛文龙的战功需要袁大人在觉华岛上清点查验北京兵部核准才确认,若说毛文龙冒功,那袁大人岂不是成了从犯?


其次,说到“用小人”,袁大人可在行了,不仅他自己可以出“三千”两银子去为孙承宗打通朝廷中小人把持的关节,而且他重用一帮在后金那边当了二十几年的汉奸为,把这些汉奸视为自己的亲信,在斩毛帅后安插到东江镇去任要职,结果是这帮汉奸有重新投靠后金,彻底瓦解了东江镇。


你说毛帅不能牵制后金,那请问你如何解释“广宁大战”中后金是先打毛帅,使毛帅撤退到朝鲜后才来进犯广宁?“宁远大战”时毛帅25日抄袭后金后方,在前线的努尔哈赤刚攻了宁远仅两天,27日就慌忙撤退了?“宁锦大战”中后金也是先攻打东江镇,待毛帅退居皮岛以后才来攻打宁锦?而毛帅被杀仅七天,袁大人亲自率领重兵驻扎“宁锦”,皇太极根本没有考虑其存在,立刻宣布“整旅西征”?


你说“皇太极出兵只要留一部分精兵在后方,毛文龙也不可能就能和后金骑兵打硬战”,可“宁锦大战”之时,毛帅已经退居皮岛,后金在朝鲜和皮岛沿海还驻扎有专门防范毛帅的军队,毛帅还是毅然出击辽阳迫使在“宁锦前线”的皇太极退兵,因此“宁锦大战”马上悄然结束,袁大人为毛帅表功曰:“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 (《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八,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奏言;《两朝从信录》卷三十一,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上言。)


你说皮岛守到袁崇焕死后,但袁大人死之前他所任用的汉奸就投靠后金了,后金的《满文老档》里收录了袁大人重用的汉奸写给其主子皇太极的书信,里面说得很明白:“毛总兵官在彼欲降之心,半真半假……以我观之,汗心犹豫而狐疑,又谓毛总兵官放恣,初无定心,后被牵累,事不易结等语。遂以毛总兵官蓄意叛逆,即密告袁都司杀之。我以告叛有功,升为副将职。”


后来皮岛兵变,袁大人重用的汉奸全面掌握了皮岛的兵权,并与后金积极联络,还曾有过焚香盟誓,所以东江镇再无牵制之功。再后来袁大人重用的汉奸公然叛变,虽被平息但皮岛中毛帅旧部已被拆散和迫害殆尽,后来被攻陷再所难免,况且这些来攻打皮岛的人中还有不少是被袁大人重用之汉奸策反的毛帅旧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袁大人重用的这些汉奸在明军内部积极策反,《满文老档》中记载的这些汉奸写给皇太极的书信里说很清楚:“……毛总兵官死后,已与耿千总商议归降之策”,后来孔有德、耿仲明等果然在山东叛乱,由此可见,袁大人用小人可真是“既准又狠”十分的地道、精准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宁远大战的问题。左派认为宁远大战不过毙敌数百,叫成“大捷”太夸张了。至于“炮杀努尔哈赤”更是子虚乌有。其实“炮杀努尔哈赤”确实夸张了点,但我比较同意电视剧里那位阎大爷的看法,很可能是受了炮伤。而且后金军不过攻城数日,以努尔哈赤的性子若没受伤的话不攻上十天半月的话他应该不会撤的。不错,宁远大战给后金造成的损失不过九牛一毛,但是其意义却是非常重大的!袁崇焕以孤城一座,阻挡了后金不断前进的铁蹄,打破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明军将士的士气,也打击了后金的嚣张气焰。同时,袁崇焕创造性地运用依托坚城,凭炮固守,多种战术相配合的守城方略,也一扫明军以往贸然野战、以短击长的错误战法,从此明军与清军作战多用此法,满清对明战争的进度也因此而大大减缓。


——点评:宁远大战的事实很清楚,努尔哈赤为筹集粮草过冬而来,在觉华岛上发现了粮食,到手以后其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时候再攻打宁远就在两可之间了,而毛文龙于25日抄袭其后方,27日努尔哈赤获得奏报以后马上决定退兵,所以宁远城外才只打了两天。


就后金仅500余人的伤亡数字来说,你所谓的“多种战术相配合的守城方略”并没有显现出多少威力,袁大人只是沾毛帅的光拣了个便宜而已。但觉华岛上数万军民被屠杀,粮草、辎重、船只被焚毁、劫掠一空,这都是因为袁大人抗命造成的悲剧和严重后果,就这样的结局来看,“宁远大战”算不上明朝的胜利,反而是可耻的失败,袁大人确实是“丧军无算,掩败为功”的高手。


你所谓:“满清对明战争的进度也因此而大大减缓”是否是说接踵而来的“丁卯之战”、“宁锦大战”?以及1629年、1634年、1636年、1638年、1642年五次绕道蒙古入塞,掠地千里,横扫京畿?以及“松锦大战”和攻击山海关前诸多卫所的战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另外,毛帅在和后金长期作战中也有不少野战记录,这些是从来不曾主动出击过一次的“关宁军”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毛文龙攻克樱桃涡、涡站。

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毛文龙的部队攻克满浦、昌城。

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毛文龙部攻克永宁等堡。

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毛文龙与后金军在凉马佃大战,双方都付出了重大伤亡。]

天启三年(1623年)春,后金反攻旅顺毛文龙部被击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天启四年(1624年)四月,毛文龙沿鸭绿江秘密北上,进入长白山区,在高岭、沙松牌大战中大败后金,后金仅军官就有16人被俘。

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毛文龙又于把骨寨、骨皮宏、分水岭三场大战,三战三胜。

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攻宁远时毛文龙袭击后方,后金被迫回师。

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之战后努儿哈赤于四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毛文龙随即进攻鞍山,因后方吃紧努尔哈赤被迫回师。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至四月,后金以空虚沈阳为代价精锐尽出,以重兵对毛文龙的东江镇和朝鲜发动了“丁卯之役”,毛文龙奋起反抗在铁山、瓶山、昌城、鸭绿江取得的“五战而五胜”。

天启七年(1627年)六月,皇太极攻“宁、锦”时毛文龙袭击昌城、辽阳,迫使了后金再次回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四、觉华岛失守的责任问题。觉华岛的失守袁崇焕确有一定责任。但要看到袁崇焕当时的注意力都放在宁远城的经营和防守上。觉华岛因为四面环海,后金没有水军,所以岛上没有注意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加上运气太差,天气奇冷,海面上不但结了冰,而且冰一凿开立马又冻上,这就实在免不了陷落的命运。罪责全栽在袁崇焕的头上,那你就连魏忠贤都不如。


——点评:高第也没有机会天天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可人家怎么就知道要撤退才能万全呢?袁大人自己没有战略眼光和对天气的度算,那只能说明他是一个蠢材,而他又自以为是的抗命不遵导致如此惨痛的后果,不怪他怪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五、袁崇焕与皇太极议和的问题。左派认为袁崇焕应该趁后金遭遇大灾荒的年景进攻后金,结果却选择议和,白白错失了良机。这显然是左派自己的“主意太大了!”一来明军哪有那个野战能力啊?二来,后金虽然经济濒于崩溃,内部矛盾激化,但只要明军主动来攻,后金仍然能抱成一团抗击明军,打起来只怕还凶恶些!我敢说,袁崇焕只要派大军出击后金,一定会被后金抄掠后方粮道,同时:若袁合兵一处,进至后金,无粮供应,人家灾荒,他又无法因粮于敌,只好退兵,退的时候又被尾随追击,于是大败而归;若袁分兵,好了,再现一次萨尔浒大战,袁崇焕差不多全军覆没之后,山海关可能不会丢,但宁、锦应该是守不住了。


——点评:我并没有讲过要求袁大人在后金遭了灾荒的时候出兵,相反我一再强调那时候明朝的财政危机还没有解除,不具备出兵的条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只认为在1627年后金攻打朝鲜,其主力尽出,导致沈阳空虚得都快唱空城计了,此时袁大人应该“水陆并进”的出击沈阳,以策应朝鲜和东江镇,迫使阿敏回师。因为是水陆并进,所以进退自如,十分安全稳妥,且又能充分利用辽河水系河道互通并直入沈阳的便利。


在后金遭受灾荒以后,袁大人于1628年上任“蓟辽督师”之前的辽东经略王之臣拒绝和后金谈判,因为此时后金因为饥荒已经窘迫到向朝鲜要粮食的地步,在被王之臣拒绝之后皇太极转而向“蓟镇”、“辽东镇”之外的另一个军镇“东江镇”提出议和要求,结果毛文龙将后金的使臣解送北京,还杀了通事,最终后金是议和筹粮皆无门。


可等到袁崇焕接任“蓟辽督师”以后他重新打开了和后金议和之门,许多史料指出,他不仅和后金议和,而且还接受了对方的条件,以杀毛文龙作为表达议和之诚意,这简直就是“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计六奇《明季北略》)。不仅如此,在后金因为没有了毛文龙之牵制可安然绕道蒙古袭扰京师时,袁崇焕提兵回援京师都不忘带着翻译官,他议和可真够执着的。谈迁《国榷》有载:“建虏以(文龙)扼其背,甚忌之,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惜哉”。


崇祯不同意袁大人在后金饥荒的时候“以粮资寇”,可袁大人就是顶着崇祯两次斥责的旨意也要办。


此时,面对后金的饥荒,袁大人的“策略”不仅是给后金粮食,还杀了毛帅让后金没有了绕道蒙古到京畿地区劫掠的后顾之忧,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啊,他可真是后金的再生父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六、袁崇焕的“军阀作风”问题。袁崇焕第二次到辽东时,马上利落地解决了一场兵变;平时又能与士兵同甘共苦,还把家眷接来辽东,誓与辽事共存亡;又一身说廉洁正气,忠肝义胆,自己文士出身不会武,作战时却敢于站在第一线。其属下将士因此而受到感召、激励,凝聚在他的周围与他浴血奋战,这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是好事啊!后来在北京城外,袁崇焕的将士们在隆冬腊月里,无衣无粮,顶着严寒与饥饿反复与后金军冲杀血战,可换来的却是袁崇焕的下狱。他们还不错,也就是回去了,不替他昏君崇祯卖命了!那要换了是我,肯定得往皇宫里冲了!左派你因此而认为袁崇焕是个军阀!真的是太厉害了!


——点评:袁大人在宁远养着小妾玩乐也算和将士“同甘共苦”了?他出手就是“三千两”银子,并声称要打通关节,也算“廉洁正气”?关宁军拿的可是朝廷的粮饷,不是袁大人给的银饷,他们保卫的是应该是国家和百姓,而不是袁大人。


正当京师处于危险之境地,正是百姓遭受后金军烧杀掳掠之时,他们居然选择哗变,可见在他们眼里拿的是袁大人的银子,跟袁世凯的“袁”还真是一个样子。


另外,关宁军获得的粮饷是其他军镇没有办法比的,除了辽东镇以外,其他军镇的粮饷都是拖欠了许久,辽东镇获得的“辽响”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可其他军镇还知道进京勤王,这辽兵就能哗变,不听朝廷和崇祯的命令,只看袁大人手书行事,也太过分,这不是军阀带出来的私兵能做得出这等事情吗?


你说关宁军“无衣无粮,顶着严寒与饥饿”,真不知道袁大人拿着“辽饷四百八十万,米一百八十万,另发内帑一百二十万……”到什么地方打水漂去了:)


毛帅的东江镇是毛帅带领200多人打出来的,他被冤杀了东江镇依然听朝廷的命令,这说明毛帅所带的决不是私兵,而是大明的军队,而袁大人却正好相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八、关宁锦防线的问题。说真的,我还第一次看到有人跟那头书呆子高第一个意见:应该把辽西走廊上的据点都撤了,只守山海关一线!···真让人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袁崇焕经营起关宁锦防线,使其中大小据点互相照应,互为犄角,宁锦大战时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倘若没有这条防线,清军老早就能叩击山海关的话,一旦攻下,北京咫尺在望,肯定就不用等到李自成来灭明了!左派这个事后诸葛亮,看到山海关一直没有被攻陷,大概就觉得山海关是不可能被攻陷的,清军岂能飞度!实际上没有前面的辽西走廊防线,只怕山海关早丢了。别的不说,宁远之战的时候,袁崇焕若没有守宁远,努尔哈赤只逼山海关城,就高第那猪头一定能守得住?!而且,正是因为这条防线的坚固,皇太极五入中原都只能绕道蒙古,否则他还不直接抄这条近路!至于洪承畴丧师十三万,那是他自己措置失当,十三万大军抱成一团,走走停停,表面上稳妥得不得了,实际上于战局毫无益处,居然还被清军抄了后路断了粮道!这是洪承畴自己的问题,那是关宁锦防线存在的问题!左派连这盆脏水都能泼到袁崇焕身上!我还真有点儿纳闷:您怎么就不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袁崇焕发起的呢?!


——点评:山海关雄关天险,经过历朝历代的修建和经营,在明末又有王在晋、孙承宗、王之臣的反复加固,非锦州这种后金没有攻克的城池能比的,你一相情愿就说后金取山海关如反掌,那只能说明你在异想天开。


高第在李自成攻打山海关之时还组织民团与其死战,请问这李自成攻打下山海关没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后金还曾占领过北京周遍四座城池,那比山海关还离北京近,我怎么没有看到后金攻陷北京,代替李自成了?反而是孙承宗马上就收拾了阿敏,获得了关内四城收复战的胜利。


别吹什么“宁锦大战”还“互为犄角”了,后金军先轻取明军的大凌河、右屯卫两城,在攻宁远之时候又占领了塔山等地,撤退之时一并毁之,而且后金轻易的就断绝了锦州和宁远的联系。“宁锦大战”后袁崇焕因为不救锦州而遭非议,“暮气难鼓”而辞。


锦州是个对于防守一方来讲倒霉的地方,“宁锦”、“松锦”、“辽沈”三次战役中,锦州守军都处于孤立状态,而后两次更是“围点打援”的典范,就这么个地方,明朝将领和大臣已经通过激烈讨论下了结论——不能守,所以在1628年放弃了。皇太极在明军放弃后占领了锦州,也感觉不对劲,于是自己撤退了。袁大人一上台为了搞政绩工程,所以又在锦州大兴土木,结果修成了埋葬明朝最后家底的巨坑。


另外,高第在后金没有粮食所以倾巢出动前来抢犯之时,果断决定"坚壁清野"无疑是正确的决定,而袁大人抗命不遵却导致了觉华岛的悲剧,这样的事实就是评断的最好标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朝辽事实录》伪明兵部尚书王在晋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崇祯实录》伪明史官所修狂捧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国榷》伪明遗民谈迁著狂捧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枣林杂俎》伪明遗民谈迁著狂捧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明季北略》伪明遗民计六奇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东江遗事》伪明遗民吴骞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镇海春秋》佚名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此书已经被乾隆大帝烧光了,现在只有小日本那里有)


  《毛大将军海上情形》伪明汪汝淳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辽海丹忠录》伪明陆人龙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表忠录》伪明宗室朱榕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东江疏揭塘报节抄》汉奸毛文龙的龟儿子毛承斗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东江客问》伪明兵科给事中吴国华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另外《明史纪事本末》虽然是我大清官员谷某所作,但歌颂前明,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说明此人表面归顺,仍怀反心,与钱谦益一样,所以此书当一体查禁!


  《辽西入卫纪事》虽然拥袁,不过暴露了在后金主力从蓟奔袭北京时,袁上万大军被后金两百人堵半天的事,而且其当时其受命直接接手蓟关防务,证明了其不但作为蓟辽督师,有对蓟有上级领导责任,而且当时作为具体守将,还有直接领导责任。皇帝的多次补给输送,也打破了皇帝不给他粮饷的谎话。对广渠门之战的描写,叫大家看到了袁部不但被压着打,还其一部还逃跑,周本人自认的,因为袁临阵带部队指挥工具私走,也说明了其对辽军后来出现指挥混乱有责任,从而证明了袁亲信一旦袁受损,会不惜有意破坏军事行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冒牌 2007-12-28 08:34 -100 九连,兼重复发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7 20: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三朝辽事实录》伪明兵部尚书王在晋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崇祯实录》伪明史官所修狂捧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国榷》伪明遗民谈迁著狂捧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枣林杂俎》伪明遗民谈迁著狂捧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明季北略》伪明遗民计六奇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东江遗事》伪明遗民吴骞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镇海春秋》佚名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此书已经被乾隆大帝烧光了,现在只有小日本那里有)


  《毛大将军海上情形》伪明汪汝淳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辽海丹忠录》伪明陆人龙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表忠录》伪明宗室朱榕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东江疏揭塘报节抄》汉奸毛文龙的龟儿子毛承斗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东江客问》伪明兵科给事中吴国华著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另外《明史纪事本末》虽然是我大清官员谷某所作,但歌颂前明,狂捧大汉奸毛文龙昏君崇祯,污蔑袁督师通敌卖国,说明此人表面归顺,仍怀反心,与钱谦益一样,所以此书当一体查禁!


  《辽西入卫纪事》虽然拥袁,不过暴露了在后金主力从蓟奔袭北京时,袁上万大军被后金两百人堵半天的事,而且其当时其受命直接接手蓟关防务,证明了其不但作为蓟辽督师,有对蓟有上级领导责任,而且当时作为具体守将,还有直接领导责任。皇帝的多次补给输送,也打破了皇帝不给他粮饷的谎话。对广渠门之战的描写,叫大家看到了袁部不但被压着打,还其一部还逃跑,周本人自认的,因为袁临阵带部队指挥工具私走,也说明了其对辽军后来出现指挥混乱有责任,从而证明了袁亲信一旦袁受损,会不惜有意破坏军事行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8 02: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历史上的东江军

明末曾有过一支抵抗满清的重要军队,就是毛文龙所创建的东江军。东江军与绝大多数明朝军队不同,他是由毛文龙带领的200勇士在敌后创立起来的。东江军在敌后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军饷,军粮,军衣,军械基本都要靠自筹(说白了就是抢满清和抢棒子),在东北大地抵抗满清十余年。以200勇士为基础,靠从满清控制区救出的数十万百姓为兵源,从中征集民壮所组成的军队。在当时明朝数十万大军轻易的被满清以弱势兵力轻松击败,国土大面积沦丧,百姓不是死亡就是伦为奴隶的情况下。东江军就像一面旗帜,屹立在敌后。在明朝正规军数十万人面对满清只敢龟缩防御,不敢主动出击,每每丧师丢地,每年花数百万白银武装起来的军队只能像女人一样龟缩在宁锦一线,任由百姓被满请蹂躏和屠杀。是东江军在敌后救出是数十万百姓,在军饷,军粮,军衣,军械基本都要靠自筹的情况下,东江军由200人发展到了近10万之众,颠峰时光复了以皮岛,金洲为基础的十几万平方公里土地,每每主动出击,袭扰满军,保家为国,浴血撕杀。而非像关宁军这种除了以优势兵力龟缩防御,还经常哗变和炸营,最后全数降清的军队,关宁军一个高级将领的家财可抵东江军十年从朝廷拿得到的可怜军饷。
            东江军在敌后十年,大小数百战,在客观条件极端不利的情况,大小数百战,虽败多胜少,但仍为清军的心腹大患,在其他明军野战十几万被清军轻易击溃歼灭的情况下,东江军在敌后建立了牢固的根据地,并从200人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亮马佃与横江更是和野战无敌的清军大规模会战而保持不败。但是就这样一支坚决抗清,在敌后艰苦支持的军队,一支从无到有,从小到弱的精锐军队,却最终被自己人狠狠捅了一刀。对内不断受那些从未去过抗清前线的文官攻击不说,在丁卯之役中,更是和朝鲜军抵抗以倾国之力出击的满清大军,结果明朝每年以数十万大军养起来的关宁军,在袁的带领下,一兵未发,拒绝之援,甚至连东江军看做家常便饭的袭扰清军,都不敢做,都不敢为。最终东江军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被清军击败,失去了最后的大陆上的根据地,退守皮岛,朝鲜从满清的大敌,最后成为满清的属国,后勤根据地之一,而当时满清和朝鲜议和的三大条件之一就是杀毛文龙,逐东江军(和袁议和的条件也是杀毛文龙,毛文龙在敌后对满清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其名可止满清小儿夜啼,其策反被奴役的汉民手段,更是让当时敌后的满清妇女,连买菜都要记住店铺,以防投毒)。
               在得不到援兵的情况下,失去绝大多数敌后根据地情况下。对东江军的大规模迫害更是达到了极点,在东江军退守皮岛,失去朝鲜的支持和敌后大陆根据地后,孤立无缘的情况下,竟然被袁某人断粮断饷长达8个月,随后袁又骗了持尚方宝剑,官职一品的东江军主帅,恶毒的扣上了十二条罪名,将其不告而杀,然后又派了一堆二十几年的老汉奸前去东江军进行大清洗,自此东江军失去了作用,毛帅死后不过7天,心腹大患被除的皇太极既誓师入关,袁成功达到了满清努力十几年而做不到事情。东江军人的信仰被动摇,在敌后抵抗十几年的下场竟是如此,自此皮岛曾经聚集在毛帅旗下抵抗满清的东江军士兵不断离去,孔有德在山东反乱,最终降清。
           东江军人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抵抗满清十余年,战功卓越,本应为华夏之典范,抗清之基石,国之栋梁。却在自己人的逼迫打压下,四分五裂,或降或散,最终反而成为满清进攻明朝最尖利的一把刀,清初4王,有3王出与东江,实乃可哀
BLOG作者资料转账短消息推荐引用编辑

补发地图!!


[ 本帖最后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28 02:4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9 19: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7-12-29 17:53 发表
说实话,我到现在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袁崇焕是明最后的名将。看战绩好像不咋样,看策略实在不是满清前几代的对手,如果说单纯靠干掉努尔哈赤,那蒙哥还死在襄阳城下!
毛文龙确实不该杀,据说好像是粮草 ...

努尔哈赤明明是病死的,68岁的人死在宁远之战的8个月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9 19: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影武者,受不了呢
袁粉观点,只有大搞文字狱的乾隆朝编的明史是真的,还有至今仍叫清史稿,其假的另人发指的2本史书上的东西是对的,其他明末流传下来都是假的,然后找出一堆理由同样对明史和清史稿里面实在改不了但仍然对袁不利的记载辩护,其观点之荒谬,另人发指
PS:其实网上网友有几个是认真搞历史的,搞古文的,关于袁毛二人在历史记载下来数万字的东西就谁能全读完,分出真伪!
像阎崇年这种包衣奴才,为满清大屠杀鼓吹为促进民族统一,做的很对的满学会会长到是真读了,可惜说的全的扯淡,舔他主子屁股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9 20: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毛粉们同样反的不是历史上那个袁崇涣,没人会相信丫的汉奸卖国贼,只是误国而已,当然其实误的也不多,明末就那样的,换谁也没用,70年大天灾降下来,除非你是穿越人士,否则谁都救不了
袁毛二人在抗清过程中,均有大功,最后都死在自己人手上,毛之所以名气不如袁大,但战功确实抹杀不了,东江精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东江3王的能力,吴三桂带着4万关宁军投敌,引满清入关之功,不过与三王平级而已),辽东一度被光复的十几万平方公里土地,救出的数十万辽民,也都不是满清送给毛的,是毛带着200人一刀一抢杀出来的,当然毛不是共产党员,有着阶级局限性,也有着时代局限性,因此他和当时明代绝大部分军官一样,毛病还是不少的,但打起满清来却绝对是一把好手

毛粉反的不是袁,反的是那个被乾隆神话起来以蒙蔽人民的袁,简单说,乾隆靠文字狱,改历史,现代部分满遗如金臃和阎崇年等人为了鼓吹满清这个王朝,而特意把袁拔高神话,给大部分造成错觉
而毛粉就是要正本清源,还历史真相,进可能的让大家多了解一点明末的故事,以及明末抵抗满清的真正民族英雄们,比如毛文龙,孙承宗,李定国等等,而是为了打倒侮辱袁,毕竟当时那个年代能够站出来,维护国家,抵抗侵略的人都是英雄,哪怕他们做的不对,做的失败,但仍然是英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29 20: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以不足二百之兵,深入敌后,我有这个胆实吗?我没有.

自个挣钱,养兵为国家,有机必战,败多胜少,我有这个坚韧吗?我没有.

把家里三代几百口宗亲从杭州拉到辽东,为国效力,死而不改,几百口死了,子侄仍在军中,侄为敌俘,骂敌死,我有这等德教之能吗?我没有.

三千多亲兵,对几十个人,面对全无道理的污告,只因误以为是王命,宁死不抗,我有这样的忠诚之心吗?

明末没有共产党,但毛帅高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0 23: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2-30 21:32 发表


毛文龙初到朝鲜第一仗,袭镇江,大捷。《明史·毛文龙传》:文龙者,仁和人。以都司援朝鲜,逗留辽东,辽东失,自海道遁回,乘虚袭杀大清镇江守将。但此战于全局无功,《明史·王化贞传》:化贞所遣都司毛文 ...

搞笑,毛救出的数十万百姓,光复的十几万平方公里土地百姓,皮岛也是天上掉下来的,200人的军队基本靠自筹军饷军粮是怎么扩建到数万的,毛是怎么升到一品,开镇升节将的
明朝十几万大军每每出击被满清全歼灭,毛文龙区区一支偏军光复了多少城,救出了多少百姓,都是需的
明史这种以假闻名的史书,清朝文字狱和明史案都是假的???
某些人逻辑实在搞笑,明朝几十万大军做不到的事,袁几百万两银子养起的关宁军远做不到事,毛文龙做到了,结果某些人怎么就有眼无珠,视而不见呢?

[ 本帖最后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30 23:1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0 23: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清初四王有3个是毛文龙一手调教出来的战将,朝鲜凉马佃一战更是明朝历史上少见的满清,野外与清朝大会战,不落下风的战役
毛的东江军,除了没打到沈阳,没正面击溃满清主力,其他那是能做的到做了
被逼反的孔有德,一支东江偏师就轻取明朝军事重镇登洲,其战斗力比起明朝其他军队不知道强多少倍
毛被冤杀之后,皮岛大乱,士卒不断因怒而离,先孤军奋战朝鲜,然后被断粮断饷,最后主帅被杀,然后东江铁军被逼大部降清,然后清初3王为满清立下了无数奇功,这袁也是功不可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00: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12-30 23:49 发表



这个10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怎么计算的,不会是今天占领了,明天有被清军打回去的土地吧,毛文龙的战绩也不比明朝十几万的大军强到那里去。

看看东江军的战绩,其实比比关宁军就知道了
关宁军拿着几百万一年的军饷,可惜全吃到某些关宁军高级将领的狗肚子去了
关宁军十几万大军除了看戏还是看戏,袁上任后,清军攻朝鲜,收蒙古,破毛死后的东江,关宁军除了看戏还是看戏
然后清军不去碰你那马奇诺防线,从边上先后入关5次,打到北京城跟旅游一样,用阎崇年的话说,第一次入关掠人畜97万头(这个满遗的原话),边吃边拿的旅游,而且还拿锦州那晦气地方玩了一次大会战,彻底击破明军主力,当然关宁军在该战,投降的投降,炸营的炸营,那个表现强啊
这么说吧,山海关自古雄关天险,结果孙承宗修宁锦防线,袁主持重修锦州,锦州这地方易攻难守,在那修防线简直受罪死了,解放战争,东野三个纵队,活活堵死国民党2路援军,几十万大军难越天险,解放军轻取锦州,袁死后,满清利用锦州围点打援,吃掉明军精锐无数,修锦州之举在战略上真的挺XX的,除非明朝真有足够的钱在东北大地上修遍堡垒,其可行性不比外星人侵略地球大
PS:几百万银子养起来的关宁军,历史上哗变和投降次数,更别提不听节制之类的,数不胜数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00: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无论如何,断友军军粮这种事,放在哪朝哪代都是极为无耻的



《崇祯长编》卷二十 崇祯二年四月
左都督平辽将军毛文龙奏言:
臣受数十疏捏谤以来,心如死灰,;因圣恩未报,力疾以做未完之局,臣之愚忠也,非栖栖恋位也。邸报见皇上宣召庭臣,问对发帑记注,臣涕泣感叹,因记刘爱塔来时报:东事今冬必图大举。臣割断流言,预克五岭关等处,使其裹足不西。臣之心事天知之鬼神知之,不敢一字欺圣明也。然各岛兵丁,正月已绝粒。赊借客粮,寻挑野菜度日。不意三月初七日,见督帅袁尚书策划东江事宜一疏,欲以东江钱粮器用,俱从关门起运,至觉华岛登舟,由旅顺至臣处,而津运粮草,亦由靖海及觉华岛,俱由督帅衙门挂号,方许出海。臣读毕,愁烦慷慨,计无所出,忽闻哭声四起,合岛鼎沸。诸将拥至臣署,言兵丁嗷嗷擦以至今日,望粮饷到,客船来,有复辽之日,各还故土。谁知袁督帅将登海严禁,不许一舡出海,以至客舡畏法不来。且山东布政使及青登莱三府官粮竟无影响,故尔各兵慌忙,云是“拦喉切我一刀,立定必死”。况兼饥饿无食,不得不苦
…………
且每运津运十万,所至止满六七万,余俱报漂没。臣欲回其来年之运,不得不收之。又从宁远挂号,路越远漂没越多,津运几为乌有矣!……
《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崇祯二年四月具奏:
为禁海改运,饥军绝粮,谨进登候旨等事:
年复一年,大功未就,臣请于东江立军之始,与今机会之便,与所以不得成功之故,备陈于君父之前。臣初以都囗,蒙旧抚王化贞授卒一百九十七人,直入虎穴,擒叛贼于镇江,献俘庙庭。未几已广宁沦陷,全辽尽亡。臣收拾残烬,招徕降卒,立数十万雄兵于海上,而尾贼之后,不费朝庭寸铁斗粟也。饷无所出,则贷之朝鲜,通之于商贾。奴卒狼顾而不敢长驱,朝鲜得庇而不为兼并。前后报擒斩俘献不下数千人。但辽土未复,叛奴未灭,不敢言功。

臣涉历辽左三十余年,山川情形,地利险要,靡不熟谙。扼奇制胜,自有长算。所以逡巡而未敢直进者,只因粮饷不继,士皆菜色,马匹甲胃器械全没,驱空拳枵腹之众而当强虏,势所不得也。当事者但知文墨议论,不俯念孤臣支吾之苦。其司计之臣,复借名色应对。以水脚运价,俱做实给之军需。自八年以来,其收本色一百二十万八千有奇,折色一百四十万一千三百余两,名实不相应!日夕借囗粥苟全性命。一切米豆布帛之类,不得不转贷四方之商贩,饷到而偿之,而岁饷竟无音耗!部中所少臣之饷,应找本色七万五千有奇,折色一十九万七千两,又不给发!夫部中发饷,有移文在,收饷有实收,此纤毫不爽者。其间或有部已发而臣未收,非吏书之奸蔽,即解官之侵渔!甚有那别用而不补解,奈何以军国重务,付之说鬼说梦之场矣!

且一兵给月银一两四钱,米一斛,此定额也。乃计部有一军减半之说。臣以为同一士兵,而关宁与东江作两视,不知作何主见!?臣部之兵,倡义原有数十万,一裁之词臣姜曰广科臣王梦尹,为十六万;再裁之饷臣黄中色,为六万。以收过本折,分散历八年之久,军有余资否?!况从兵将领绝无囗俸,旦暮需用,皆借此数。臣百计挪贷,以救残存。臣之心血几尽矣!道臣王庭试点阅,又裁以二万八。且二万八千之食,又不随时发运。且忽出禁海一疏,动粮不至八月,竟无颗粒之颁,臣岂有点石之术哉!

臣随于四月二十日,分兵安插各隘口,差参将毛承福等暗伏五岭关,旋谕饥军以朝庭之法度,千方抚慰,稍显帖服。臣不得以而驾数舟坐于庙岛,专候皇上敕下,请春夏二季粮饷,以安几变之人心,以图进剿,而荡奴奏凯,庶有期矣!臣受督帅袁崇焕差官余琏约臣会于北汛口,一见之后,则束兵东向,以捣奴巢,虽不敢全胜,亦足夺奴之魄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14: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12-31 14:04 发表
两万多兵卒报出“数十万”来,袁上任到杀毛不过10个月,他毛帅以前多要的粮饷难道是袁吃了不成?
明朝制度,武将领兵,文臣监督,独他东江毛帅,兵卒钱粮用度不受节制,朝廷派专人理饷他还不接受。袁当时的职位 ...

你到是说说毛帅历史上哪年足过饷?
东江几十万张嘴难道不要吃饭?用脑子想想,难道毛帅在敌后救出来的就全是精壮汉子,就全能编练成精兵,剩下十几万老弱妇女就不吃饭,不穿衣?
东江军饷之少之穷,战马军械均靠自筹,一个完全从无到有,在敌后遍练出来的军队,还在军饷上苛求,简直笑死了
袁拿这个杀毛帅,他怎么不把明朝百分之99的文官武将,包括他自己属下的关宁军所有将领都杀个干净,他们做的比毛帅可过分多了!
还扯监军,毛帅200人下敌后的时候,哪个文臣敢出监军,发展出成果了,倒想去摘桃子?袁自己军中,又可有文臣监军!
说毛帅报空饷,以前朝廷查过多次,没查出问题来,怎么偏偏袁某人查出来了?
说一千道一万,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长时间对友军进行断粮断饷很光荣,很有理?

[ 本帖最后由 jinfeng366 于 2007-12-31 14: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nfeng366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53544
注册 2007-12-21


发表于 2007-12-31 15: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一,王化贞岳父为东林党首脑叶向高是内阁首辅,王化贞是地地道道的东林党.
第二,熊廷弼不是东林党,是楚党,当时有魏忠贤,但是还没有形成阉党.
第三,毛文龙说过,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当封侯",但作者把毛文龙深入敌后就以为仅仅是为了封侯,太无知了,当时军人,谁不想封侯,但为什么只有毛文龙敢孤身深入敌后,如果没有为国牺牲的精神,如果没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把自己志向与精忠报国精神相统一,在那个时期,除了毛文龙,谁敢深化敌后.
第四,广化靠近蒙古,在辽东之西,关宁在辽东之南,毛文龙的东江在辽东之东海,毛文龙是先从广宁出发,在陆上穿过满清西线的重兵集团区,才能到达当时满清兵力薄弱的镇江和金州一线,也就是说毛文龙是从陆上,从敌人的重兵集团中,一路游击打到镇江地区的.不是从海上去的,毛文龙到海上发展,是镇江兵败退到朝鲜之后的事,作者在这个顺序上完全颠倒,严重低估了毛文龙的指挥能力和毛文龙部的战斗力.
第五,毛文龙的部队开始198人,不是什么待罪之人,而主要是毛文龙的家将亲兵,人人能与毛文龙生死与共,才能打那样优秀的游击战.
第六,作者根本不知道游击战有个最简单的要求,就是要求每个战士都要有自发的作战精神和自发的牺牲精神,因为在敌重兵集团中,小股部队一当被敌人发现,必然会全军覆灭,所以就得有:一是极少数人或几个人被敌人发现时,自愿牺牲.二是部队形迹被敌人发现时,要有极少数人或几个人主动示形,甘愿牺牲, 才能保存敌后小部队.那样游击队的军官就必须与士兵至亲至爱,关心士兵,尊重士兵才能得到士兵自愿为之死的报答,在敌后高压的上下级关系无非是把士兵推向敌人而也,正因为这此,所以,从古至今,游击战只有毛文龙和毛泽东的部队能打,就连武士道精神极强的日本人都不行.有了毛文龙爱兵如子,毛文龙才在东江部队中拥有极为崇高的威望,官兵以改毛姓为荣.
第七、当时广化王化贞拥兵13万,关宁熊廷弼拥兵8万,清兵总兵力也就约6万人,明军拥有优势,是可以从战略上转为进攻,王熊之争应该是王的意见正确,在自己优势时不主动求战,争取更大优势的行为,古今中外,莫不以坐散良机,自己失败而告终。王化贞的方法也很好,不断派小股部队试探敌人的弱点,寻机作战,毛文龙的镇江成功,看示偶然,实际上是必然,因为在王化贞不断试探下,满清的弱点最终会被明军抓住。
第八,毛文龙收复镇江金州数百里地区,让满清不得不从西线调回8旗中的2个最主力旗来进攻毛文龙,实际上满清已经是兵荒马乱,后方着火,明朝的反攻机会已经出来了。天启订了个由熊廷弼关宁先出兵8000助守镇江,再出兵5万,帮毛文龙固守收复地区,同时关宁广化全线出击的方针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战略计划,此计划如果能正确执行必能灭亡满清。但计划虽好,坏在了党争,坏在了熊廷弼,他没有派兵支援毛文龙,并且根本不出兵,王化贞集团倒是出动了,但那些将领一看,熊军怎么没出动,于是都在敌人面前停下了,形成了个最坏的局面,伸出手不去打敌人,简直就是“叉开五指放在案板上等着挨刀子”,当清兵以众凌弱,打败了没有按计划得到增援的毛文龙,回过头,三下五除二,就把王化贞兵团这个“伸开并放在案板上的五指”砍了个精光,可以说,这次计划完全坏在熊廷弼的党争高于一切的行为上,所以熊前期有功,此战实际是有罪的。
第九,熊所谓毛文龙破坏了他的“六方同举”计划,纯粹是胡说八道的推御责任的行为,请问为了熊除了说个“六方同举”的名词之外,他的计划在哪里,做了那些准工作,联络了那些当地的民间人士或是敌方军官,各方的组织者是谁,这些准备工作,连个正式的计划都完全没有,何来“六方并举”,熊前期是功臣,但不能因为他是功臣就可以推御责任,诬蔑同僚。
第十,毛文龙的金镇大捷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毛文龙部长期游击,发展民众基础,并搞了大量的情报和策反工作,多方准备之后才水到渠成,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毛文龙并不是没有办法的冒险侥幸成功,而是精心组织准备之后的谋定而后动的必然成绩,只是大好形式毁于熊的楚党本位主义,实是大明之害。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5 18: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362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