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诡辩啊
1、阎婆惜啥时候杀人了?她不过是勒索宋江罢了,罪至于死?
2、潘金莲确是杀人犯,但是武松的剖腹剜心,一样是杀人呀。咦,杀人不是该死么?
3、潘巧云是最没眼色也最冤枉的淫妇。她的罪有两条,通奸、构陷,重罪该罚,却不该死。碎剐了她以及更倒霉的迎儿,纯然是草莽汉子的血勇和孱弱小吏的面子使然。
1、黑社会贩毒,或者太平道造反密谋,做情妇的偷窥到其中关节,拿这个来要挟,这实在很蠢哪。而且人家都妥协了,她开出的条件却是所谓“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好讲又不听,还能怎么办?暴殴一顿扬长而去是正着,但这次事关造反,走掉是不够的。不杀怎么办?造反密谋,这种东西也好拿来要挟的?本来就是不知死活的典型例子。其实老施这个段子很有教育意义,我经常拿来教育女人:撒泼要挟男人,女人之本色矣,只要世界上还有泼妇,这类事就没完没了。但是,这个故事形象深刻的教育了泼妇两项撒泼纪律:1、只拿适当的话题撒泼,不要拿贩毒造反这类话题来尝试,危险。不只是危险啦,简直是必杀技,杀自己的。2、谈条件要考虑可操作性,不要搞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不然的话,即使不涉及贩毒造反,也只好落到个暴殴一顿扬长而去的下场。
2、武松只不过被气的抓狂,私设公堂而已,对官府侩子手形成侵权,抢了县太爷的活而已。本该官杀的,他私杀了。也怪武松穷。他要是个大家族长。这种事情不送官,族里浸猪茏,很正常吧。潘妹妹毒杀老公,而且是那么老实的一个。此人不灭,天下老公还能安心睡觉?翻这个案最最不能。
3、只有巧云有点可说之处,因此前面的网友也基本都一致不看莲惜,只帮巧云喊两声。其实巧云也该死的很。扬雄是哪种人?前期的表现基本是懦懦弱弱一小吏,那巧云明明就是在欺人(欺骗的仔细生怕你知道了,此所谓骗;欺骗的马虎,谅你不会戳穿只会装傻,此所谓欺)(不要欺人太甚啊)。其实真实生活中懦弱男心知老婆出墙而不敢做声的,其数不在少。老施帮这个人群做了很好的代言。起先扬雄就受过礼包被抢之辱。此后的行为也真好骗好欺。(尤其是巧云反诬石秀成功以后,谅扬雄再蠢,也不能全面偏信巧云一边吧。实际上扬雄选择了偏信巧云,并不一定是巧云真的瞒过了他。而是扬雄舍得下石秀,舍不下巧云,很给面子的了。这时巧云倘不想找死,自该收敛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她收敛了吗?)直到杀巧云上梁山才证明:我扬雄看起来好骗,看起来好欺负,那是我好男人仁厚,你受我仁厚待遇而不知适度收敛,我再懦弱总也有毛了的时候(付出上山的代价,对扬雄这种德性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代价)。其实是帮天下心知老婆出墙而不敢做声的懦弱男在作代言。或者说,不是代言,是提供了YY模型。这些个懦弱男,尽可以恨恨的咬牙切齿低声骂一句:臭婆娘,给老子小心点,别逼老子做扬雄!
所以,结合水浒全书来看,惜、云二故事,还比莲写的更好,在真实生活中大有借鉴(那些被要挟,被欺凌的男人们正好可以拿来说事:警告你!不要做婆惜!警告你!不要做巧云!要知道,真实男女吵架的时候,气氛激烈紧张,很难从容讲出复杂道理来,有这2个模板,实在是很好借用的快捷表达方式。冷僻的典故借用了对方也听不懂,这两个脍炙人口,一说便都明白意思)相较之下,莲的现实价值反而最低,毕竟杀武大与没杀武大对比起来性质相差太大,真正落毒杀人的实际可行性罕有,现实指南意义不大。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15 13:3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