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老调重弹,再论诸葛孔明!!, 有兴趣的朋友进来探讨之~~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14 18: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呜呼!延恃勇悍,然至死不知如何死....

他能不知道如何死么?烧栈道还不该死?

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更加倍该死。

平叱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皆散。这时候他也该自杀了吧?还与其子数人逃,逃又逃不掉,被马岱追斩。

诶,真差劲。就这个水准,当初也敢大言炎炎出子午谷?凭他也配“如韩信故事.....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历史确未记载魏延有叛魏之意,因为这个他就变好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14 19: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我只是看不得魏延被人冤死的说法,他是要夺权,夺法不高明而死的吗。期间,置国家利益于不顾,陷中央军队于危险,实在是活该遭人唾骂一疯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14 21: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倒行兄文才甚好,只是大作主旨概为向来已有的正论,没什么可再论的了(不好玩了)

不过。关于孔明北伐有点异议:

以武候之明,必知魏之不可旦夕亡,蜀汉之不可以西南一隅以兴汉室也。其出师北伐,攻也,特以为守耳----秦、陇者,非长安之要地,乃西蜀之门户也,天水、南安、安定地势险要,疆域广阔,若收之以为屏障,则武都、阴平在怀抱之中,魏不能越剑阁以攻蜀之北,亦不能扰蜀之西,如此蜀汉可巩固以存,武候之算在此矣,是以知祁山之师,非武候初意,特为保蜀之计耳。名为攻而计实为守也,以攻为守,而不可示其意于人,故有不得已,特未可一一与魏延辈语也。

这个话题争议已久,众说纷纭。

在众说中,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孔明频频挑战,除了以攻代守,逐步蚕食,激励斗志,政治造势,呼应东吴外,还有一重大可能是:在战役中捕捉敌方或有的失误,以图打造新一代的官渡或赤壁。

可惜敌手高明,没给他这个机遇。

又:如此猜测成立,那么诸葛的战略是有特色的,战术能力是有问题的。这里不采用“诸葛的战略足见高明”这一类措辞,理由是,没有成算,连年妄动征伐之师,先祁山、又陈仓,最后出褒斜,大有隳突乎南北之意,略有几分蝇营的味道。

个人本属拥亮派,和网友张角讨论后,痛感诸葛万能、军事无敌论实属不妥,一切归咎于失荆州后国力不济或者运气不来则更不成话,故改弦为良相论者,对诸葛其人的用兵思路和能力,姑且抱存疑态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25 21: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答倒行朋友“后主昏庸宠信佞臣才是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说。

蜀汉为什么灭亡,其实原因很多,争论具体哪一个原因最大,没实际意义。起码有3种说法都成立,但都很勉强:

一、战略格局上自荆州之失夷陵之败开始,就已经无力回天;但是,可以这样驳:就是出师表所说,刘备当初不过一流浪军而已,且能翻然翱翔,所以成败不可逆料,事在人为。

二、阿斗用宦官,董允过后诸臣不能约束。此所谓内因。但也非完全定数,蜀汉再出个四相一个档次的人物,当可以解决此患,姜维在外用武,不如前四相的政治水平,不是完全没有过错的。

三、姜维用兵不成功,未能取得军事上的明确战果,在灭蜀战役中主力囤于沓中,被动了。

这种事情,本来是动态的,比如说把:

汉中王时期,关羽淹7军,此时刘备VS曹操,问鼎天下,成败当在五五之数
诸葛时期,三七之数,并非完全不可为
黄皓误国时期,一九而已,倘使诸葛瞻固守关隘不出击邓艾,姜维使廖化守剑门,自帅万人回援,结果是邓死钟退,蜀汉未必会那样子灭亡,可见黄皓阿斗,也不是决定性的主因。

动态综合看问题才是硬道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28 16: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01-16, 0:06:06发表
楼上对魏延看法存在偏见,虽然其人放荡不羁性格上存在严重缺陷,但是须知魏延大败郭淮是诸葛亮北伐可考证的最大胜利!而魏延出斜谷从当时来说是可行的。

魏延出虾米斜谷呀?他闹着要出的才不是斜谷呢。

北伐5条路,按由西往东顺序:

祁山大路、陈仓道、褒斜道、当骆道、子午道。

诸葛第一出的时候,赵云疑兵的箕谷,是褒斜道的谷口。换言之,箕谷是斜谷一部分。赵云撤退把栈道给烧了,诸葛给哥哥写信说,很不好修。

最后一出的五丈原,是斜谷。估计那时栈道修复了。

中间诸葛出过陈仓,未能攻克郝昭保守的要塞。我奇怪的是,韩信当年可以暗渡陈仓,可见此路畅通。诸葛整个北伐期间,却鲜有在此地用兵。这个没有资料,不敢妄自猜测。

当骆道、子午道历来不见使用,估计是只能通行轻装步兵的险峻山路。直到灭蜀战役,钟会大军才有支队走过。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7: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