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孙权治理下的江东人民生活怎么样?
性别:未知-离线 arrowblu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75
编号 25044
注册 2004-11-19


发表于 2005-6-19 20: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吴国大帝。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如此看来,孙权治下的人民生活不错啊

怎么有人说东吴的税重,百姓生活不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rrowblu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75
编号 25044
注册 2004-11-19


发表于 2005-7-14 09: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人说东吴的赋役繁重,其实在孙权的时候赋役并不是很重。《三国志,吴书》记载,孙权称帝后,重视农业,体恤百姓,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曾下诏:“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其宽诸通,勿复督课。”《三国志》语焉不详,而长沙走马楼简续的出土使之得到了证实——“早丘男子黄郡佃田人町凡廿一亩,皆两年常限。其十五亩旱则不收布。定收六亩,为米七斛二斗;亩收布二尺,凡为布一丈二尺,准入米七斗五升。六年正月十七日付仓吏张曼、周栋。其米七斛二升,五年十二月廿日付仓吏张曼、周栋。其旱田不收钱,熟田亩收钱八十,凡为钱四百八十,五年十一月付库吏潘顺。嘉禾六年二月二十日田户曹吏张惕校。”

  由上可见,农户黄郡佃种官田21亩,其中旱田15亩租税概免,熟田6亩,每亩纳米1斛2斗、布2尺、钱80。当时江南种植水稻,每亩产量约为汉斛3石左右,合今6斗左右。黄郡所种6亩熟田,产量可得汉斛18石左右,而纳米(包括以米代布)约2斛,税率不高,而且占田亩大多数的旱田“租税概免”。王夫之曾说:“自汉末以来,数十年无屠掠之惨,亦无苛繁之政,生养休息,唯江东独也。”长沙走马楼简牍所载,说明王夫之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10: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91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