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当阳侯杜元凯于2005-04-16, 11:09:10发表
换个角度思考一下,第一次(街亭)魏国震动,连远在北方的安定都反叛,陇西太守甚至做好了殉国的准备;第二次攻陈仓虽然不克,也渡过了渭水;上圭一战战术得失争论不小,但是蜀军未能渡过渭水;五丈原蜀军只有些口头便宜,而战术上无所得有小败,而且五丈原是斜谷出口,等于是被堵在了门口.这么看魏国边境形势一直在好转.
曹真司马懿在对抗蜀汉上风格不同,无意争辩谁高谁低.但是战术上的眼花缭乱之后,也应该看到战略上魏国在步步扭转不利形势.
这么没有水准的话都有人敢说
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是攻其不备
后来再度北伐的时候魏国早已有备
魏蜀之国力本就不可同日而已
比如一只猎豹可能靠偷袭占到一只大象的便宜,但大象一旦要和他对打,猎豹当然很难获胜
其实,关于诸葛和司马军事能力的对比,
一流军事家唐太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名将恒温也曾说过:“诸葛亮可谓名将”
可笑后来一些没上过战场的理论家还在争论不休
不知道哪位军事家说过:“司马懿如何如何”,至少我没看到
除了无耻的晋书来了一句“俘斩万计”,哈哈,按照晋书的说法
这场战斗的光荣可以和陆逊火烧连营差不多了
可惜除了晋书,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过个“伟大”的“俘斩万计”,实在搞笑。
不过虽然说大奸雄司马懿军事能力一般,但要说不要脸的功夫,实在是三国时代的
属一属二,这点恐怕和刘备真是”一时瑜亮”(请大家原谅我把这个词用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