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后,诚心请教楼主及提出少许拙见:
(前三条是咬文嚼字,以后则是针对内容的浅见)
一、“葛衣”究竟是什么衣服?虽然以前多次读到过这种描述的衣服,但具体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
二、第五段“加上独饿非常时遇上攻击挑衅”一句,“独饿”是不是“饥饿”的意思,还是你不小心打错了?
三、“张耀坤虽然自己并不肯人”, “人”字应为“认”吧,望改正。
四、读至“这时的赵星河,再不是当初懵懂乱撞的愣小子,已成为了一代俊杰的少年英侠,而他命中注定的弟子,也随着他一步步走到紫霄宫跟前而与他越来越近…… ”后,整部作品给我的感觉颇为意外。
1、此小说是要在金庸《神雕》的基础上写续,还是要另开先河,全新创作?亦或两者兼有?不管是哪种,我认为不应产生混乱。凭空构架不错,借助历史与成名小说的内容也行,然而两者切不可夹杂至让人迷惑的地步。我何出此言?书中有黄老邪,且明指此人就是黄蓉之父,又点出郭靖夫妇已经殉国,
A、那么按照金庸读者的观点,黄老邪似乎本名叫作黄药师,是桃花岛主,而非“夷州岛”。且文中明明写到张三丰的武当都创立三百年了,为何黄老邪才八十多岁?
a\以黄药师在世观点看,此时元朝应该已经建立,怎么看此小说后,让人感到中原仍是汉人天下的样子?“义军”是反抗元统治的军队吗?似乎不可能,若当时中原“义军”纷起,忽必烈恐怕没闲心去打欧洲了吧。
b\若是以张三丰建派三百年后的观点看,明朝在哪里啊?
B、如果认为作者并非借助《神雕》、《天龙八部》等作品之内容,而是一种全新创作,以及完全架空于历史,只不过是书中角色与大家所熟知的那些人物同名同姓而已。即:此郭靖非彼郭靖,此黄蓉非彼黄蓉,此北冥神功非彼北冥神功……那么A条可以不解自明。
五、武功招式可以用到金庸书中的名称,但人物外号都一模一样是否不妥?“大轮明王”让大多数人想起鸠摩智而非日喀,这样容易让人先入为主,妨碍您所创作的独特人物形象,望您今后注意。
六、武侠小说虽不能少了打斗场面,但一开头就有如此多的打斗描写扑天盖地而来,直至黄静波出现前,一直在打,我认为这样写有欠分寸。武侠小说始终要以人物的各种感情线索和心理活动为最终要展示的对象,要突出的还是人,不是某种武功。您一开始就打来打去非是不行,但打得如此之长,请斟酌。
七、该文作者风格朴素,自成一格,使我等读者深有感触。望继续努力,突出主要人物,注重剧情,写出情节引人入胜的优秀小说来。
八、前面任何关于指正作者文中内容不妥之语,因为此小说还没有全部写完,或许作者能在后续章节中有明文自圆其说之处(如同金庸在报上连载《天龙八部》那样,先有人批评他不应把段誉和木婉清两个亲兄妹写得各自喜欢对方甚至被关在一个小屋内,哪知在后面的回目中金庸先生自圆其说,让批评者哑口无言)。我等由于非是先知级人物,只好把批评意见先说出来了,望此文作者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