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重视人才培养?
现有许多人认为诸葛亮不重视人才培养,以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出现,并以此作为蜀国灭亡的原因之一。余以为不然。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有明文写道:“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按那些喜欢“追根溯源”之人的观点,王平实为魏国降将。诸葛亮对待王平这样的“降将”都于每次战阵之时“尽意指教”,难道他对张翼、张嶷等“本土蜀兵”反不指点?
以微知著。诸葛亮必然在每次战役后指点众将士。虽然在战前分别命某人“如此如此而行”,但在战后本着“尽意指教”的态度,必会向众人解释分析“如此如此”的原因。
写书是一种艺术,不是什么事都要写得很明白。例如我们天天都要漱口、洗脸、上厕所,你写书难道就非得写明白这些东西?行军布阵,向众将分析战场要素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故而根本不用再着浓墨来描写。至于在政治方面的培养人才,更是一般领导都清楚的道理,书中自然不必多说。
所以,诸葛亮肯定是重视人才培养的。但为何蜀国后期除姜维外再无杰出人才呢?
阿森纳主帅温格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莫扎特,我拉了20年的小揭琴,但还是没有6岁的莫扎特拉得好。”王平、张翼、张嶷忠诚可嘉,怎奈天生才气欠缺,诸葛亮再怎么培养他们,他们永远也不能成为像东晋谢玄那样以几万破一百万的兵法大家,在内政方面,诸葛亮再想去传授秘诀给蒋琬、费文长,他们还是不能成长为像魏国贾诩那样的出色智者。
孔明在传姜维兵法时也说过:“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姜维出现以前,不是孔明不想传授他的用兵精髓给别人,而是“无人可授”,这就比如你是一个爱因斯坦级的人物,而你手下尽是些幼儿园的小朋友,让你把《相对论》传授给他们,你要传给哪位小朋友呢?
蜀之无大将,天意耳!怎能怪诸葛孔明乎?
诸葛亮当初根本就无意出山,因感刘备三顾之礼才出仕。他死后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这样一个对仕官本不看重的忠贞之士,有人还说他为权位排挤别人(如指他贬李严),这简直是对人家的极端侮蔑!
至于说他不及时指正属下(如明知关羽刚而自矜却不早点指出教他改正,不早些做工作缓和杨仪与魏延的矛盾等),除涉及魏延的问题外,我想他对别人必然是找过那些人谈话的。关羽刚而自矜,那是他的个性使然。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孔明就是再苦口婆心的劝关羽要“处柔、守弱”,以关公那种性格,最多记住几个月,几个月一过,“刚而自矜”的本性又回来了。孔明入川前要关公牢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字,结果呢,关公虽说:“军师之言,当铭肺腑。”还不是过几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关公是天生的武将,好斗心虽低于张飞那种猛人,但其耐性再怎么也不能和羊祜那类老成人士相比。诸葛亮不能改变他,不怪孔明也!
人无完人。纵观诸葛亮一生,他最大的缺点也就是对魏延有偏见。当初不行险取“子午谷”,除去魏延的原因,还有想到张任的原因。庞统不理天象于险要处被张任设计所杀,孔明北伐时,无论是孔明自己还是谯周,都知道天象不利北伐,此时孔明也不敢保证魏国会不会有第二个张任级的人物出现,加上那种“魏延偏见”,故终不取子午谷之道矣。
最后说说诸葛亮亲选的后继者姜维。有人说诸葛亮不会选才,姜维一味好兵,以致蜀国国力大乏。但是除姜维外,其他人天生才气不够啊。要是诸葛亮能碰到张良级的人物,他肯定不会把兵法授予姜维,争奈天意如此,碰不到比姜维再合适的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