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不重视人才培养?, 不是这样!
性别:男-离线 apm200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24807
注册 2004-11-17


发表于 2004-12-6 10: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诸葛亮不重视人才培养?
                     
    现有许多人认为诸葛亮不重视人才培养,以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出现,并以此作为蜀国灭亡的原因之一。余以为不然。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有明文写道:“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按那些喜欢“追根溯源”之人的观点,王平实为魏国降将。诸葛亮对待王平这样的“降将”都于每次战阵之时“尽意指教”,难道他对张翼、张嶷等“本土蜀兵”反不指点?
    以微知著。诸葛亮必然在每次战役后指点众将士。虽然在战前分别命某人“如此如此而行”,但在战后本着“尽意指教”的态度,必会向众人解释分析“如此如此”的原因。
    写书是一种艺术,不是什么事都要写得很明白。例如我们天天都要漱口、洗脸、上厕所,你写书难道就非得写明白这些东西?行军布阵,向众将分析战场要素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故而根本不用再着浓墨来描写。至于在政治方面的培养人才,更是一般领导都清楚的道理,书中自然不必多说。
    所以,诸葛亮肯定是重视人才培养的。但为何蜀国后期除姜维外再无杰出人才呢?
    阿森纳主帅温格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莫扎特,我拉了20年的小揭琴,但还是没有6岁的莫扎特拉得好。”王平、张翼、张嶷忠诚可嘉,怎奈天生才气欠缺,诸葛亮再怎么培养他们,他们永远也不能成为像东晋谢玄那样以几万破一百万的兵法大家,在内政方面,诸葛亮再想去传授秘诀给蒋琬、费文长,他们还是不能成长为像魏国贾诩那样的出色智者。
    孔明在传姜维兵法时也说过:“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姜维出现以前,不是孔明不想传授他的用兵精髓给别人,而是“无人可授”,这就比如你是一个爱因斯坦级的人物,而你手下尽是些幼儿园的小朋友,让你把《相对论》传授给他们,你要传给哪位小朋友呢?
    蜀之无大将,天意耳!怎能怪诸葛孔明乎?
    诸葛亮当初根本就无意出山,因感刘备三顾之礼才出仕。他死后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这样一个对仕官本不看重的忠贞之士,有人还说他为权位排挤别人(如指他贬李严),这简直是对人家的极端侮蔑!
    至于说他不及时指正属下(如明知关羽刚而自矜却不早点指出教他改正,不早些做工作缓和杨仪与魏延的矛盾等),除涉及魏延的问题外,我想他对别人必然是找过那些人谈话的。关羽刚而自矜,那是他的个性使然。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孔明就是再苦口婆心的劝关羽要“处柔、守弱”,以关公那种性格,最多记住几个月,几个月一过,“刚而自矜”的本性又回来了。孔明入川前要关公牢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字,结果呢,关公虽说:“军师之言,当铭肺腑。”还不是过几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关公是天生的武将,好斗心虽低于张飞那种猛人,但其耐性再怎么也不能和羊祜那类老成人士相比。诸葛亮不能改变他,不怪孔明也!
    人无完人。纵观诸葛亮一生,他最大的缺点也就是对魏延有偏见。当初不行险取“子午谷”,除去魏延的原因,还有想到张任的原因。庞统不理天象于险要处被张任设计所杀,孔明北伐时,无论是孔明自己还是谯周,都知道天象不利北伐,此时孔明也不敢保证魏国会不会有第二个张任级的人物出现,加上那种“魏延偏见”,故终不取子午谷之道矣。
    最后说说诸葛亮亲选的后继者姜维。有人说诸葛亮不会选才,姜维一味好兵,以致蜀国国力大乏。但是除姜维外,其他人天生才气不够啊。要是诸葛亮能碰到张良级的人物,他肯定不会把兵法授予姜维,争奈天意如此,碰不到比姜维再合适的人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pm200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5
编号 24807
注册 2004-11-17


发表于 2004-12-7 12: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胡无心于2004-12-07, 9:01:02发表
1\首先我不认为三国末期蜀国几个主官的水平差于魏国
2\魏国比的就是发展,从这点来看,诸葛亮 姜维的北伐就很好解释
3\从东晋谢玄的淝水之战,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战场瞬息变化,意外重生,在精密的作战计划也是不可能100%去执行它,淝水之战要不是几个晋军俘虏在秦军退后时惑乱秦军军心,(这个可不是谢玄的运筹帷幄)胜败还很难说,可是就是就是这个意外谢玄变成了兵法大师
4\而姜维就是一生也没有出过意外,还让邓艾意外了一把,所以即便他以少击多,以步兵对骑兵,受尽朝中猜忌,缺乏有利支持情况下造成魏国多次重大损失也不过是诸葛亮在矮子中选出来高子!我不敢苟同!

1、蜀国内政方面最主要的大臣,不过蒋琬、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数人,蒋琬再出色,终不比贾诩、刘晔那样多智。费、董等人更是刘璋旧部,若是真像魏国司马一家子那样出色,张鲁不早被刘璋消灭了?所以即便是仅讨论主要官员,也不能与魏比。

2、以诸葛亮之明,必然知道北上有损国力,但他受刘备托孤之重,一心想早日恢复中原。若是发展国力等待时机,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时机何时而至,况且人寿有终,孔明必已遍观诸将,发现年轻一辈中再也没有能成长为超一流级的人物,故而只能有苦自己知,死马当作活马医,想用自己的超凡智慧来取得北上胜利。无奈一人之力终不比魏国众多好汉,最终无果。若是蜀国年轻一辈中能有几个“小张良”“小陈平”“小萧何”“小李靖”,刘禅像李世民那样有点志气,孔明何须急着北伐,坐看小辈成大功,可也!

3、淝水之战秦军退后时有汉人惑乱秦军军心不是意外,是谢安早就派刘裕去找朱序做好了内通工作,谢玄在这里的确没有运筹帷幄,但是他叔叔谢安可是一直在暗箱操作!

4、至于姜维北伐确是其心急的表现。但孔明当初选他时也看出他是蜀官中最好的一个了,再也找不出比他更好的接替者,没办法。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30 03: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45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