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慕容燕然于2006-03-05, 14:46:03发表
《浣水续谈》里面大大的“相传”二字摆在那里怎么作证?
另外程大昌的《演繁露》不是正史,其中谬误很多,如何拿来作证明?比如花木兰,程大昌因为《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语就说她是唐初人,但实际上她应当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的人。另外《演繁露》中认为茶杯的托盘始于唐朝,实际上托盘在汉代就已经出现。
黎东方老先生的《细说三国》当三国入门级别的书看还可以,但是细研究起来么……
而且《细说三国》的立场明显是偏蜀汉的,不够客观。
今人的研究更成问题。既然提到了去四川化,成为秦川文化的一部分,那么陕西人带白头巾的目的为什么不去考证?陕西农民带白头巾可不是为了纪念诸葛亮。
相传不能做证,《演繁露》不是正史,其中谬误很多,不能做证,黎东方老先生的《细说三国》当三国入门级别的书看还可以,但是细研究起来么……
那肃杀不如说说四川人带白头巾是为了干啥? 始于何时?
《演繁露》载:“世传《明皇幸蜀图》,山谷间老叟望驾,有著白巾者。释者曰:‘为诸葛下侯服也。’”明皇幸蜀避安史之乱,事在天宝十四年(756年),相去孔明病逝已400多年了。图上老叟仍“著制巾”“为诸葛武侯服",而明皇竟准以此戴孝的不祥装束“望驾”不忌,可见明皇也知此风俗深远而心准了。故这一风俗得以流传至今是不足为怪的。----引证而非谬论.
另记少数民族也如此:“蛮酋自称太保,大抵与山僚相似。但有首领,其人椎髻,以白纸系之,尚为诸葛公服也。”-----这不是相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