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戴天孝”的出处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3-5 15: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慕容燕然于2006-03-05, 14:46:03发表
《浣水续谈》里面大大的“相传”二字摆在那里怎么作证?
另外程大昌的《演繁露》不是正史,其中谬误很多,如何拿来作证明?比如花木兰,程大昌因为《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语就说她是唐初人,但实际上她应当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的人。另外《演繁露》中认为茶杯的托盘始于唐朝,实际上托盘在汉代就已经出现。

黎东方老先生的《细说三国》当三国入门级别的书看还可以,但是细研究起来么……
而且《细说三国》的立场明显是偏蜀汉的,不够客观。


今人的研究更成问题。既然提到了去四川化,成为秦川文化的一部分,那么陕西人带白头巾的目的为什么不去考证?陕西农民带白头巾可不是为了纪念诸葛亮。

相传不能做证,《演繁露》不是正史,其中谬误很多,不能做证,黎东方老先生的《细说三国》当三国入门级别的书看还可以,但是细研究起来么……

那肃杀不如说说四川人带白头巾是为了干啥? 始于何时?

《演繁露》载:“世传《明皇幸蜀图》,山谷间老叟望驾,有著白巾者。释者曰:‘为诸葛下侯服也。’”明皇幸蜀避安史之乱,事在天宝十四年(756年),相去孔明病逝已400多年了。图上老叟仍“著制巾”“为诸葛武侯服",而明皇竟准以此戴孝的不祥装束“望驾”不忌,可见明皇也知此风俗深远而心准了。故这一风俗得以流传至今是不足为怪的。----引证而非谬论.


另记少数民族也如此:“蛮酋自称太保,大抵与山僚相似。但有首领,其人椎髻,以白纸系之,尚为诸葛公服也。”-----这不是相传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3-6 21: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晕, 这句话不还是《浣水续谈》里面的么.....
是里面的, 但却并非是相传. 至于是否以汉族的思想去理解少数民族, 这个你没证据, 我也没证据. 相信与否. 都可以.

《演繁露》载:“世传《明皇幸蜀图》,山谷间老叟望驾,有著白巾者。释者曰:‘为诸葛下侯服也。’”明皇幸蜀避安史之乱,事在天宝十四年(756年),相去孔明病逝已400多年了。图上老叟仍“著制巾”“为诸葛武侯服",而明皇竟准以此戴孝的不祥装束“望驾”不忌,可见明皇也知此风俗深远而心准了。故这一风俗得以流传至今是不足为怪的。----引证而非谬论.

而这段显然并非是《演繁露》的谬论, 而是引证, 信与不信, 自然也在各人. 至少, 说为诸葛亮戴孝并非空穴来风而.


另说一句, 肃兄不要一边以"其中谬误很多"来否认《演繁露》, 切莫忘了晋书的谬论比此也不算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3-6 22:0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明皇幸蜀避安史之乱,事在天宝十四年(756年),相去孔明病逝已400多年了。

----这可不是神话. 这里的世传也不是相传之类的神话传言. 而是真有其图存在的, 肃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3-6 23: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晕, 你给这图比原图小的不是一个size, 能从这样的分辨率里分处哪个是山中带白巾的老叟, 那简直是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3-7 12: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再说说《明皇幸蜀图》
貌似提出《明皇幸蜀图》中能够证明有白巾老叟的不是我吧,按道理说应该是节度大人提供《明皇幸蜀图》然后把白巾老叟的位置指给我看才是啊。
您既然引用了《演繁露》中的这段记载为什么自己不去先验证一下其真伪?反倒是我拿出了《明皇幸蜀图》证明了图中没有所谓的白巾老叟。您要真的嫌小,看不清请自己去找大图来证明白巾老叟的存在,因为证明白巾老叟的存在本就是该你做的事情。因此如果节度大人真的想去台北求证自然不是我来掏钱


----你要不信记载, 就要从全图里展现出无此老叟存在的证明, 而此小号size的图里有4处模糊不清的区域, 又如何让人辨认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3-7 13:1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慕容燕然于2006-03-07, 12:54:49发表
反正图我放上了,找不出就是找不出。
如果有谁不满意就请自行去找一张清晰的大图,在这里和我反复强调“图太小了,我看不清”没有任何意义。

您放一副小号size的图又有意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3-7 16:2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您要证伪也得请您去翻翻真图. 否则两边都是打口水战而已. 关键的图你没,他也没. 拿副模糊不清的来当证据本来就没意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3-7 16: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慕容燕然于2006-03-07, 16:47:58发表
自己找不出张满意的图就赖着我不放了。
我拿张复制的图还不满意,非要看原件。不知道真东西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么?

你两人的口水战我无意干涉.

复制图的size光暗本来就不足以拿出来辨认. 所以我才说同样没意义. 因为有几处人象压根就看不出啥样了.

你拿这图不就是要证明上面没带白巾老叟么? 这样你拿副缩size的模糊不清的图来很够意思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0 03: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74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