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孙子兵法和史实 公正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无可诋毁的绝代名将诸葛亮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1-7-25 04: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主,你这文中,所谓的“证据”,全是受《三国演义》影响而虚幻出来的;可笑的是,这些“证据”早已经被剥去伪装了。你倒好,直接回到起点,就犹如用牛顿的力学观点来批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可笑。

譬如你文中说的

“实际上三国志里的记载,诸葛亮只与司马懿有一次正面交锋,大败之,斩首三千“。

可见,你根本没看过《三国志》,你说的这个“斩首三千”,三国志中半个字也没有。反而是那本臭名昭著,以吹嘘蜀国人物为目的的、非正史资料〈汉晋春秋〉中写的。

但是,正史中的记载,其实是诸葛亮被魏军“斩俘万计”。

另外还犯了太多的逻辑错误,这里就不细细说了,想必大家一眼就看得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1-8-3 01: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看来楼主还认真了。那就再多说几句吧。

上次说楼主没看过《三国志》,那是基于你的帖子的内容;现在你自己解释是属于搞错了细节,本人认可!

一、诸葛亮具有优秀的治军才能,这个基本上否定的人不多,如果有实例的话,楼主请具体举出来。如果没有,就没有必要花大量的笔墨去证明诸葛亮有治军的才能。

人们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诟病,集中在他的军事指挥方面。

二、所谓“孔明的空城计、七擒孟获、诈败杀将”,这些全不见于正史,仅见于裴注,《三国演义》。

而裴注中,“空城计”是作为反面资料提出来批判用的。

另外提一下《汉晋春秋》,这部书,公认是政治挂帅,目的是为了颠覆传统,把蜀国树立为正统。既然有这样明确的目的性存在,所以,这本书中出现的无旁证史料,尤其是那些突出蜀国人物的“正面形象”的史料,是值得怀疑的。至少,它的可信度远远低于《晋书》。
《晋书》会不会也有主观偏向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你说晋书偏向司马懿?但书里也绘声绘色地写了“死诸葛走活仲达”;但《汉晋春秋》的偏向是历来公认的。

再说说《三国志》,这本书,对诸葛亮是极尽歌颂之能事的。作者为蜀臣,所以,他在写作的时候,偏向蜀国人物也是容易理解的。西晋官方也不会对此加以禁止,毕竟,蜀国当时也是西晋的一部分,已经不是敌国。

甚至,到了东晋,还有人(譬如《汉晋春秋》的作者)鼓吹要废除魏的正统,树立蜀为正统。还迎合了当时的晋庭一些人的心思。


当然,作者对蜀的偏向要受当时的西晋王朝的意识形态所限制,所以,在涉及司马懿的方面,要有所节制。也不排除作者淡化司马懿的污点的可能。但必须找到根据才能作出某个具体的断言,而不能随意地以“作者要为司马懿避讳“为理由,无限制地肯定吹亮的史料。

另外,还有一点必须明确,《三国志》并不会为曹魏室王朝避讳,这可以举出《三国志》中大量出现的曹丕等人的污点记载为证。至于曹操的污点记载相对较少一些,这应该是史实使然,陈寿毕竟还是一位受到历代肯定的严肃史学家。

从“污点”数量来看,曹操、刘备两人相差不多,综合起来,陈寿对这两人是客观公正的。

三、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从正史上看,确实乏善可陈。你举的什么“斩首三千”的史料,来自于在蜀吹这方面已经臭名昭著的《汉晋春秋》,所以,是不可信的;因为正史《宣帝纪》中却有诸葛亮军队被“斩俘万计”的记载,而且,该记载 《三国志》的相关史料为旁证。相反,《汉晋春秋》中的所谓“斩首三千”,则没有任何旁证,基本可以断定是出于“吹亮”的主观虚构。

关于《汉晋春秋》的作者虚构史料之事,裴松之在“裴注”中,有过直接的批评。

四、来具体看看诸葛亮的军事指挥史。

第一次“北伐”的“街亭”之败,诸葛亮用人失误当然也是其指挥能力薄弱的一个方面;但还不止于此。难道,如果当时换一个人守街亭,诸葛亮就能打胜了?这种论调有什么依据?其实,大量的分析表明,马谡不过是个替罪羊罢了。一场这么大的战役,精心准备了很多年,选择的战机又这么好(当时魏国防范蜀国进攻的意识极为淡漠),却遭到如此重大的失败,仅仅就因为马谡一个人的失误吗?这也太自欺欺人了吧。

第二次“北伐”,数万军队攻不下千人守护的城池,死伤惨重,败了回来;
第三次“北伐”,实际没有与魏国交战,只是把魏国主动放弃的土地占领了而已。
第四次“北伐”,《晋书》也有被魏军“俘斩万计”的记载,就算这个数字有所夸大,但诸葛亮此次“北伐”失败是没有疑问吧。
第五次“北伐”,就不用说了,劳民伤财什么也没得到不说,自己还死在了军中;间接还造成了魏延的被冤杀。

总之,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拿出来说的。

这才是公正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其实,陈寿作为亮粉,也没有对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加以肯定。诸葛亮的军事形象,都是后人编造、虚夸出来的。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1-8-3 01: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1-8-6 18: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8-4 01:30 发表
第二次“北伐”,数万军队攻不下千人守护的城池,死伤惨重,败了回来;----死伤惨重是咋来的?

第三次“北伐”,实际没有与魏国交战,只是把魏国主动放弃的土地占领了而已。----郭淮不敢动呢。

第四次“北伐”,《晋书》也有被魏军“俘斩万计”的记载,就算这个数字有所夸大,但诸葛亮此次“北伐”失败是没有疑问吧。----战略目的没达到本来就是无可否认的事情,至于是否你嘴巴里的失败,那就看你是怎么理解了。顺带,这一战正儿八经的把魏国宿将张合干死的功绩某人貌似提也不提。另外一次魏延脑残找死就算进败笔里,可见阁下的评判标准是啥,不过这个老早就知道,不用跟你较真啥。

如果按某人标准,第三次北伐后,曹真+司马懿+郭淮+三路魏大军进攻无果看来这三家伙完全就是比诸葛亮还垃圾的指挥才能。

1,不错,死伤惨重是裴注记载,但这段记载,并无疑点,也无争议。

2,郭淮手里能有几个兵,诸葛亮带了多少兵?魏国既然放弃了这些地方,有什么必要和诸葛亮磨叽?

史上从来没有郭淮害怕诸葛亮之记载,反倒是明明白白地记载了诸葛亮害怕张郃。连编造神话的《三国演义》都不得不提一下此事。

3,战略目的没达到,且被斩俘万计,这还不算失败?

张郃中流矢阵亡,与这场战役谁胜谁负有什么影响?特拉法尔加战役,没有怀疑谁胜谁负吧?那纳尔逊还战死了呢。

曹真+司马懿+张郃三路进攻(不是郭淮),因天降大雨而未主动中止,哪里看出指挥才能不足?
这三人的指挥才能,是通过其他的大量战斗证明了的。

诸葛亮靠什么来证明他有比垃圾稍强的指挥才能?

这就如楼主的逻辑错误是一样的,曹操虽有赤壁、汉中的失败,但仍然被认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为什么呢?因为有官渡,有擒吕、破马等一大堆战史佐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1-9-29 03: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诸葛亮的死亡,应该是多种因素促成。

第一、身体体质一般。诸葛亮一直是作行政工作,少在军旅,没有体能方面的锻炼;晚年从军,实属抓权需要,实在不是他所愿意的。

第二、长年以来想得太多。把整个蜀国的大权都要抓在一个人手里,要排挤打击异已,不能不辛苦了。

第三、比较直接导致死亡的,是被司马懿逼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想打却打不到,想撤却没法向各方面交代,以致于心急火燎。

第四、也不能排除是被魏军的特种作战,吃了暗亏,被击伤或击死或惊吓而亡。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1-9-29 03:30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6 21: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17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