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诸葛亮:“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的一点心理学分析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09-10-8 17: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zz1983 于 2009-10-8 16:51 发表
唉,孔明的权术心机真是高啊,居然千年来的史家百姓都被他瞒过,还被奉为鞠躬尽瘁忠良的典型。
好在有楼主,从一句话就抓住了这种伪君子的真面目,只要键盘一敲就让这个隐藏了千年的伪君子无处遁形,那些千年来 ...

你还真的少来这一套,千年来,认请诸葛亮权术心高的,早已汇成洪流。

不知尚有几只坐井观天者,却对此充耳不闻,以为掩耳即可盗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09-10-8 17: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最大的可能是,当初,诸葛亮也是支持刘备搞荆州的。

而且,从记载的反对出兵东吴一方的观点来看,其反对出兵的理由,以赵云的观点来看,十分牵强,简直都有点弱智,刘备怎么可能听这些人的?

可见,当时蜀国国内上上下下对吴主战成为主流意识。

后来,刘备兵败,这些主战派陷入尴尬,于是就有了诸葛亮那番城俯颇深的一段“叹曰”。

诸葛亮的这段话其实也很有道理,法正比赵云之流,谋略智商及对刘备的影响力都要高出很多,他如果出面劝刘备,肯定不会象赵云说的那么苍白无力和强词夺理。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9-10-8 17:2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09-10-8 18: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赵云是如何劝刘备的,现在有《云别传》可参考。

——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


这段话,与现代的“你们现在不要争名夺利,等实现了共产主义,你们要啥没有啊?”……不是一样的忽悠吗?

刘备好歹也是仅次于曹操的三国政治人物,会听这类忽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09-10-8 18: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09-10-8 18:06 发表
关于刘备夷陵惨败,给人感觉蜀汉政权实力大损,演义中都要靠八阵图这种带有“妖法”性质的东西阻挡吴军了。但是在三国志里记载,刘备兵败后,(章武二年冬,)“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则似乎兵败后刘备对孙权仍有优势。
      怎么回事?
      ...

并非兵败后刘备对孙权仍有优势。

当时,孙吴与魏国闹翻了,双方正准备大战。

这时,刘备如果从背后捅一刀子,孙权自然也有麻烦。

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孙权多聪明啊,当然“遣使请和”,稳住了刘备。

从陆逊传记载的陆给刘的书信也可知,当时东吴并不害怕刘备。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3 03: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52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