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失算于海拔高度, 作者:重构
性别:未知-离线 三国观潮

Rank: 5Rank: 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81
帖子 98
编号 2390
注册 2003-11-21


发表于 2003-12-27 04: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国学网有一篇回帖,作者名为“无情渐有情”

重构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各大三国论坛都有转帖,最有力的质疑:为何不是藏族统一中国?

重构先生在严肃历史研究里面用了”借东风’的演义小说内容,不免白璧有瑕。

重构言:诸葛亮之所以要频频出兵伐魏,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阿斗在朝,为避嫌,诸葛亮不能不出征在外。
质疑:诸葛亮和刘禅,应该是诸葛亮更强势吧?诸葛和继承人蒋琬,费袆皆镇汉中,这是由汉中的军事价值决定的,蒋、费哪里还需要避嫌?可参考”华阳国志-汉中志”。

真正失算于海拔高度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马谡。海拔高度决定降水量,马谡是荆州人,生于鱼米锦绣乡,在陇右地域舍水上山,结果大败。这是三国论坛著名评论家萨苏先生经过街亭实地旅游后提出来的观点。

诸葛亮的军事挫折,并非因为海拔高度,而是因为天气。第四次北伐,如果不是夏季突降大雨,威胁粮食运输,就不会发生李平被迫撒谎的事,诸葛亮也就不会被迫放弃在卤城之战中已经取得的巨大战果。

如果要把根源追溯到隆中对,其实隆中对的要害,我认为,在于对宛、洛方向的潜在危险的忽视,这种忽视,表现在汉中之战沉迷于胜利,没有有效地策应关羽的行动,导致半壁江山的丧失。隆中对提出了两路出击的战略,但是组织起来就不是想想那么简单的事了。

在下学浅,和重构先生商榷。


观潮注:王重构先生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方面有高深造诣,不过在三国研究上,从这篇诸葛亮评论文章看来,就尚欠功夫。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9 05: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23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