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2-15, 0:40:01发表
根据谭其穰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南谷口是指藵中北面不远的箕谷口,而赤岸则位于今陕西留坝东北方的藵水西,也就是太白山西南麓,两者相距约70公里,而赤岸到五丈原的直线距离也差不多(当然实际距离要远得多)。
《水经注》载诸葛亮与兄谨书云“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通鉴》胡注云“赤崖即赤岸,蜀置库于此,以储军资”,赤崖既能够屯田,就说明不是险山恶水,从地图上看已经是秦岭南麓了,汉中到达此处也不是只有一条路。
因此,我认为应该是蜀军摆脱了魏军追击后,魏延从他道抢先到达南谷口(按规定他应该是断后的),同时烧掉一部分栈道,受到影响的只是蜀军的一部分,也正是这一部分“槎山通道”,而杨仪的主力却是从另外的道路“昼夜兼行,亦继延后”。
至于魏延所烧栈道,很可能是赤岸以南的地段,其目的还是阻止司马懿的追击(他就是能够估计到魏军只追到赤岸,也要保险起见),而不是阻止杨仪。
置库和屯田是不同的。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吸取上次教训,采取了3大改进:
1、使用木牛的改良版流马来运粮
2、渭滨战区屯田
3、把汉中粮仓搬到斜谷口,缩短粮仓到前线的运输距离。
并非是在斜谷口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