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有关劳动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性别:未知-离线 鹰派分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10-6-1 14: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angjf 于 2010-6-1 12:02 发表
劳动者同自己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简直像一个完全异己的对象一样。劳动者为他的对象--------商品所奉献的越多,自己获得的却很少。马克思总结的非常好:劳动者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就越少;他越是创造价值,他自己越是贬低价值、失去价值;他的产品越是完美,他自己越是畸形;他所创造的物品越是文明,他自己越是野蛮;劳动越是有力,劳动者越是无力;劳动越是机智,劳动者越是愚钝,并且越是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劳动异化有四层含义。
1、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产品控制着人,劳动者生产产品,却劳动者被产品本身而控制。饭店为了竞争和生存,发展,就要作出可口的饭菜,所以厨师就得拼命的钻研厨艺。如果他不去钻研厨艺,他就没饭吃,就会失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结构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因为产品控制人的结果。他的一切生活都必须围绕着他的工作,锻炼他的厨艺。否则就会失业。那么他厨艺越精湛,他花在这个上面钱和时间就越多。这就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了。他越能够创造出可口的饭菜(饭菜价值很高),但是他自己却除了烧饭以外什么都不会做,他的价值是很低的。只要他失业了,他的价值就是0。所以马克思才说:他的产品越是完美,他自己越是畸形;他所创造的物品越是文明,他自己越是野蛮;劳动越是有力,劳动者越是无力;劳动越是机智,劳动者越是愚钝,并且越是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2、生产活动本身表现出来的异化。生产行为控制着人,大多数人必须要劳动,不劳动就没饭吃,没有房子。劳动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要手段。但是由于资本主义下,劳动是一种竞争,不仅要劳动,而且要精益求精,要超越别人,要讲效率。这个效率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就像军备竞赛一样,领先的一方会赢着通吃,落后的一方则满盘皆输。使得人不得不劳动。而且要拼命劳动。劳动行为控制着人的行为。而不是相反。

3、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但是资本主义摒弃了第二点和第三点。很多劳动者需要的不是劳动,很多劳动者由于被控制,脱离了社会性。仅仅是劳动机器。社会性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在表达。脱离了社会,思维就没有意义。

4、人同人相异化。人与人本来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劳动的缘故,人与人变得不同了。一群人为了人的本质,比如他要实行自己的需求,他就要控制别人的需求。以至于剥夺别人的需求。这就是人同人的相异化。一群人可以成为人,另一群人则缺少了人的本质。

这就是剥削。剥削的深层次来源就是一部分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理想,为了自己的需求。必须要剥削其他人的人生价值或理想,需求。

[ 本帖最后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6-1 14:3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鹰派分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10-6-1 14: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以下四个方面规定了异化的本质内容:

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把劳动看作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那么什么是劳动产品呢?马克思说:“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1](P48)因此,劳动产品,就是物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它应当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实现。”[2](P55)

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P48)马克思在分析了这种情况后指出,“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样的一个规定中: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抗。

第二,工人同自己的劳动异化。马克思在考察了工人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以后,指出,“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那么工人怎么会同自己活动的产品对象同某种异己的东西那样相对立呢?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结。因此,如果劳动产品是外化,那么生产本身就必然是能动的外化,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1](P50)工人和自己的劳动的异化表现在哪里里呢?


首先,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人的内在需要的实现,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1](P50)

其次,“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他不是满足劳动的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需要的一种手段。”[1](P51)“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1](P51)因此,这种“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1](P51)

最后,马克思指出这种劳动异化的结果就是人(工人)的人性的丧失,即“结果,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 ——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的东西。”[1](P51)这就是说,“由于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也就使工人和自己的本质相异化了。”[2](P58)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互异化。因为劳动作为人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 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只有通过这一形式才能表现自己的“类本质”即社会本质。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处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统一之中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实际上异化出去的是人的“类本质”。 人作为类本质这个普遍性,以改造自然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改造自然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现实。因此, 劳动的对象化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 从而人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才能直观自身。但是, 由于劳动变成了异化劳动, 因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就转化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的对象世界, 在这个对象世界里人不能按照人的方式把自己对象化。他不是占有自然界, 把它按照人的方式加以改造, 而是脱离自然界这个自由活动的领域。在私有制的条件下,自然界越是被改造, 它对人说来越是成为异化了的东西。

马克思指出,由于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他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1](P53)由于工人同产品相互异化,工人与劳动相互异化,也是使人的类活动与人相异化,这样,就把实现人类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一种为了谋生的手段,即“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1](P53)这样一来,异化劳动造成如下结果:“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1](P54)

第四,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P54—55)为什么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呢?马克思在进一步考察异化劳动在现实中必须怎样表达和表现时说:“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必然要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1](P56)马克思也强调过,“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1](P56)因此,马克思指出,“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正象他把他自己的生产变成自己非现实化, 变成对自己的惩罚一样, 正象他丧失掉自己的产品并使它变成不属于他的产品一样, 他也生产出不生产的人对生产和产品的分配。正象他使自己的活动同自身相异化一样, 他也使与他相异的人占有非自身的活动。”[1](P56—57)

[ 本帖最后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6-1 14: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鹰派分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2
帖子 2166
编号 23675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10-6-1 14: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10-6-1 14:28 发表
那你看看现实吧,多少资本家是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想牛奶掉价的。——工人们是不是因为所生产的产品多而享受更多呢?理论上是,但实际上却不一定。

另外,如果你第一次接触到异化这个词,请先好好了解下,不 ...

对,说的对。工人生产的牛奶不是给工人喝的。资本家宁可倒掉牛奶,辞掉工人。也不愿意把牛奶给别人。这就是劳动产品和人相矛盾的。劳动者与产品互相排斥。这跟自然经济不一样。自然经济首先满足劳动者自身,但是到了资本主义下生产者自身居然都不能满足。劳动产品居然排斥生产者本人。

这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2 08:2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66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