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春秋战国时代国君的谥号(庙号)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我认为商朝那几个不是庙号,至少与后世的庙号不同。理解成对祖先尊崇的一种称号比较合适。
后世的庙号,应始于刘邦的太祖。史书说“功最高,为汉太祖”也与后世“上庙号”的用词不同,显见此时制度尚阙,“太祖”仅是对功高祖先的尊称。西汉在王莽掌权以前的庙号太祖、太宗、世宗,无不体现此意。从王莽开始,才有褒崇意味的字被用作庙号。自此,庙号算是和谥号扯上了关系,实际上成为谥号的扩展。

另外,商中宗是祖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我感觉庙号与谥号的关系远比与宗庙制度的关系为近。
庙号既然西汉才创制(姑且这么说吧,反正我不认为商朝那个是庙号,可以再讨论),因为宗法制此时已弱于周朝,所以未必与宗法制联系紧密。大家本来都是祖宗,但有些因为有功有德,故在前加字以示格外尊崇,这与仅用来表示世系的称呼明显不同,应该没有转化关系。太上皇可算一例。
至于前加之字,本来是比较一般化的,不像后世所用谥字,有相对明确的意指。

庙号与宗庙制度的联系,简单来说,在于毁庙与否。实际上,后世随着庙号泛滥,不仅那些宗,就算祖,如果实际上没啥地位,也照毁,那时候的庙号也就成了一般所说的庙号,即是谥号的前缀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8 12: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13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