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XM8 于 2013-3-26 14:03 发表
淮海战役共军60万,民夫543万,国军那里好不到哪里去。
冷兵器时代这个比例,沈括说是1比3。
长平之战并没有明确的数字,100万也是是网络流传而已。首先秦国就没有数字,其次赵国的45万,单位是卒,属于 ...
淮海战役是打了三个月就解决的战斗, 和长平哪怕是灭楚都差得远了。 更何况战役时期是在冬天, 民工动员并不会影响到隔年耕种, 更何况40年代青壮劳动力过剩。 古代时期基本上就是劳动力越多生产力越高, 而且粮食产量都是自己产的, 不会出现罗马大量从埃及北非, 希腊从斯基太进口粮食的情况. 在这种请款下把劳动力都抽光了一两年不去种粮食不能让人信服.
我个人认为战国时期的数字, 包括后勤人员的数字是可行的。 但真当成兵了那就太扯蛋了.
耕战论显然是要解决这点的。本土作战,是把民夫都算在内的。秦变法后是全民亦农亦兵的模式。
耕战是无法长时期作战的, 打完一季还是要回来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