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重新认识宋代历史,炎黄春秋,轩辕史话,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标题: [转帖]重新认识宋代历史, 我见过写得最好的为对宋的认识的文章
性别:男-离线 鲁瞪眼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2
功绩 13
帖子 307
编号 22705
注册 2004-11-6


咳咳。。。先生大作纵贯古今中外,获益良多,某正在仔细拜读。
先来点吹毛求疵,先生末恼

QUOTE:
这两个朝代都是二世而终,问题都出在第二代皇帝的接位上。两朝的二世皇帝均是篡位,皇位的不合法最终导致整个皇权的崩溃。。。无知、无识的二世不篡逆,由扶苏继位,实施仁政,或可迁延;隋的灭亡,过全在炀帝,其人过于恃才傲物,建功立业之心太强,超过老子的心态太激,是个有事把事搞大,无事要搞事的主,如果懦弱一点的杨勇继位,情况可能不一样。

1。唐太宗杀兄逼父、明成祖南下夺嫡,这算不算不合法的第二代皇帝?怎么就没有造成皇权崩溃?
2。秦的速亡,在于军事组织化的秦国通过武力夺取全国政权之后,未能及时调整国策,适应治理如此大国的需要;而穷兵黩武,造成国家财政破产、民穷财尽引起农民起义,各地豪强、六国异族纷起,此为主要原因;
隋炀帝东征高丽、修筑运河,这都是功在千秋的壮举,不过他没有计算清楚自己国力,急于求成罢了。要不然,现在的东北能是咱的?是朝鲜的。

QUOTE:
我们连统一一个小小的台湾,还要仰美国人的鼻息。

台湾不仅是我们的麻烦,也是美国人的麻烦。

QUOTE:
要么象秦始皇、隋炀帝那样,拼命扩大领土,弄得烽烟四起,民不聊生(天下苦秦久矣),结果帝国也被烽烟所淹没;要么和其它五代帝王一样,维持现状,身后再被自己的哥儿们篡了;要么大规模改革,针对前朝历代的流弊,进行体制上、制度上的根本变革。宋太祖选择的是后者。

辽金占据了河北北部的山地(燕云十六州),华北平原和黄河流域无险可守,游牧民族的骑兵在平原上来去自如。事实上中原帝国的完整北方防线以明朝的九边为代表,早期强盛的朝代如秦汉、隋唐、明清都是一开始就不遗余力的把防线推倒九边甚至更远去的。而宋太宗一战失利,从此再不敢大举北伐,这是极其严重的战略短视

关于宋军向北进攻的方略问题:
先说地形,当时北宋和辽的分界线基本上西起雁门,中到保定北部,东至天津,几乎是沿河分治的一条直线。
第一次北伐,是在消灭北汉之后,以疲惫之师,自西向东作战,一路胜利,几乎占领幽州。后来小师桥一战遭遇耶律修哥生力军侧翼冲击,部队溃散,一路狂奔回开封。
这次战略上带有军事冒险主义色彩,事先未作充分准备;战术上未对东方开来的辽兵增援部队做好侦查,首战胜利乘胜追击,结果遭到生力军两面夹击大败。休哥同学充分发挥骑兵速度穷追猛打,太宗遂丧失抵抗意志,狼狈南窜。(张辽威震逍遥津也是用的这种战法,打得吴军丧胆,但孙权就知道马上从后方调兵来,接着干)
而太宗既未能在战败之后及时收束部队,又不能利用涿州进行坚守缓口气,只能说他是缺乏军事指挥经验啦。
第二次北伐,西路潘美部已经收复山西北部,中路军田重进部已肃清幽州西部,两军会师向东方幽州进军;主力部队东路军曹彬部进至逼涿州,但粮草不继。太宗强令继续进攻,曹彬部下又想立功,遂勉强出战,沿途遭到休哥小部队不断侵扰,忽闻美女萧太后亲率大军前来,顿时全军丧胆,掉头南撤。休哥照旧穷追猛打,东路军团于是损伤大半。
这次太宗又马上懊丧起来,下令全线转入防守。

总结起来,其实在两次战役的前期,宋军野战、攻城均占优势。输在输不起、一战败北就失去信心,战略上没有依托后方人力物力与辽军持久作战的决心。

其实战场平原也就是天津、保定到幽州之间的一小块块。只要占领幽州,东有大海,北有燕山山地和旧长城,西北坚守大同,应该至少能够搞成明朝的防御态势,那个时候守城也好、前出到北部山地组织防御也好,辽国骑兵未必能站什么便宜。

某认为,辽国主力部队大股骑兵增援幽州,须从沈阳南下,经辽西走廊从东方开来。所以曹彬部既是主力,应沿东方海岸北上,经天津打向山海关方向,争取到达燕山东部山地设防阻援,至少也可以利用滦河组织向北防御。当时休哥兵少,只好断断粮道,我看不敢出城作战的。

然后西路、中路会师东进,东路主力军以一部阻援,另一部从东方夹击幽州。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0-6 05: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78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