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潇湘暮客于2005-05-15, 0:35:43发表
前些日子看到西方对中国的一句经典的评价:
这个国家总喜欢用武力来推行民主
我觉得这个很贴切
这样也不算很错,当法律、伦理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专政暴力就是最后的选择。
最近我一直在想,随着文明的发展、人民教育程度提高,暴力是逐渐减少的,并应该尽量制止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候是最简洁高效的手段。
举例:
英国工业革命的圈地运动,羊夺占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造成大量失去家园的农民,最后变成廉价劳工,忍受低工资和高强度劳动。也正是这些人,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雏形,并作为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圈地运动中采取的就是赤裸裸的暴力,强抢土地,赶走农民,这种暴力短期伤害农民利益。长远来讲,有一次我和朋友讨论,戏说:如果不是这样,那些农民就一辈子种地养鸡,现在可以喝可乐、泡酒吧了。
这样直接伤害无辜人群利益的暴力,对社会、对历史进程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秦始皇统一战争,长平一战就杀死40俘虏,但不打仗就无法实现统一并进而整合全国力量抵御匈奴,这种杀人是对是错?
欧洲军舰轰开日本大门,是现在的日本人吃穿好还是之前日本人吃穿好?日本人该不该感谢欧洲人用大炮轰开自己的眼睛?
香港对暴力的使用似乎比较少,即使十恶不赦、必杀的坏人,也一般采取比较巧妙务实的办法对付,我看其基础是具备经济实力,这也是英国式法律精神的遗风。如果是印度这样人口超载的国家,还不如干脆枪毙了事,有钱有工夫就去帮助好人啦。
暴力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该审慎运用,但不能放弃。
其实西方最没资格指责中国爱好武力,暴力是西方典型的解决问题方式,随便举几个例子: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中西方贸易、繁荣昌盛,西欧就发动十字军圣战东征,比土耳其人先一步攻破同为基督国家的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并烧杀抢掠。事后,十字军所蹂躏过的伊斯兰商业都市大多衰落,意大利商人取代阿拉伯商人垄断对东方的贸易。除了教皇的宗教权利野心外,经济利益就是十字军最大动力;
为了争夺海上商业霸权,英国狙击荷兰无敌舰队;
美洲种烟草、橡胶,缺少人口,欧洲人就武装和挑拨非洲酋长自相残杀,然后用日用品换取奴隶,或者直接抓;
林则徐禁烟,附带停止外贸,英国开船来打。
西方是典型的丛林法则,崇尚武力,现在用武力不一定能搞定中国,就开始讲道理,我们应该捏着拳头嘎吱嘎吱响,然后和他们讲道理,这才管用的。
什么是民主?对等实力的利益团体,需要平衡和妥协,才需要民主。老虎要吃羊,需要民主吗?不需要,想什么时候吃、怎样吃都是老虎的自由,羊儿无权选择,最多希望老虎温柔的吃罢了,不会太痛(比如英国吃印度,日本吃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