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对王朗那段是不是诡辩?
性别:未知-离线 郭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007
编号 215854
注册 2007-9-15


发表于 2012-11-13 2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原文:王朗纵马而出。孔明于车上拱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孔明曰:“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朗曰:“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分析:王朗首先故意说诸葛亮是“兴无名之兵”,这就是第一招;诸葛亮回答“吾奉诏讨贼,何谓无名”就是说我是名正言顺的。这点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时也玩过,董卓替袁绍和公孙瓒和解时也干过。所以这是第一个回合。王朗一看第一下没能压制蜀军气焰,于是摆开“大道理”,表示魏国代东汉是顺承天意的。“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之类就和周瑜的“粮草丰足否”一样。他以为这样就能吓到诸葛亮。王朗在这里,对诸葛亮也有不敬的言辞:“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等于骂诸葛亮是个不识时务的蠢货在。
原文: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分析:在某些读者看来,诸葛亮似乎是在进行人身攻击。但是这些人不是瞎了眼睛就是故意偷换概念在:孔明首先表示“诸军静听”,然后先剖析了东汉之乱的原因以及列举了当初导致皇帝如傀儡的各大元凶: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提出正是由于这些人的把持朝政,使得大汉朝堂上只有“朽木为官”、“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导致社稷被颠覆,苍生被屠杀(《三国演义》里,董卓、李傕、曹操三人都曾经非常狠毒的杀害百姓,而历史上他们所犯的罪恶更大)。诸葛亮到这里,自然也不会放过王朗,表示这老家伙也是从贼之一,加上之前文中,王朗和华歆是曹丕篡汉的最重要帮凶,所以孔明肯定不会放过他——更不要说他还到阵前来玩“掉舌头”。最后诸葛亮仍然表示自己兴兵是由于“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喝令佞臣滚开。前文说过,王朗是七旬老人。他对这次舌战失败没有丝毫思想准备。加上诸葛亮说的也都是事实,对他本人也是无情的鞭挞。当着这么多人,身为大魏三公之一被如此羞辱,不论面子还是里子都没有。加上王朗原本以自己顺天命、是大魏建国的功臣自居,如今被诸葛亮一一批驳,说明他是汉室的贼子,反臣的帮凶。一下子拐不过弯来,血压一高,气死了。

[ 本帖最后由 郭文 于 2012-11-18 13:02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03: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58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