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yq0420139 于 2008-8-2 19:08 发表
哈哈 引用孤狼兄几句话:对于张飞了解最多的 除了他自己外 恐怕就只有关羽了 同为高手自然要切磋
虎牢关前 关羽50合就看出张飞处在下风 所以上前帮战 刘备用了100合才看出(这里的吕布在气势上不如张飞 张飞 ...
呵呵,其实三国武评,本就是一娱乐之举!况且一本书,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感想!所以才会所争论!在下也并无冒犯之意,前面口气如有过,还请兄见谅!下面说正题!
对于刘备鸣金,前一部分我持的是一样的观点,是为担心张飞……但话反过来说!担心张飞不见的就是因为张飞占了下风,但作为表示张飞并没有占到上风这个我是同意的!刘备的第一次鸣金是因为张飞大战100余合后,还没有占据上风,虽然说刘备的武力差张飞不少,但还是很有眼力的,而且在这之前除了吕布还未见过,能与这个状态下的张飞战到100合的大敌,所以刘备判断出:“此人武力与三弟如此相当”,两人相斗必有一伤,至于是谁他不一定看的出来,以刘备对兄弟挂念的性格来说,鸣金之举也属正常!所以我认为刘备的行为并不足以判断2人场上谁处下风!反到称托了场上的形式是属于力均势敌。所以在此时,我们来判断这一段表现自然是看对当事人的描写!此时,老罗给出来的是绝对的平局!战完后,两位当事人都是兴致勃勃,于是继续,又是一场恶战,此次恶战又是100合,此次刘备一开始就恐有失自己来看,其实和上面的判断是一样的,说明张飞不上风,但对于战斗并没有张飞下风的一点描写,同样的战平100合后,两人又回!第3次就是马超和张飞的夜站,此站中马超也先有了赢不了想以计胜张飞的想法和行动,最后行动后也失败了,从这一串描写可以看出马超心中并不认为自己在正常单条中是占了上风的,接着就是张飞同样还了一箭,然后就收兵了……从整体3次单条来看!最后就是两者这一次战斗是平局!所以如果以前段的刘备鸣金来说,张飞和马超单条最后处下风,这明显与作者所得出的结论不同!
以上是在下一点浅见,如有不当,还请兄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