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说说廉台之战
性别:男-离线 koap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368
编号 2133
注册 2003-11-14


发表于 2004-12-18 13: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觉得慕容恪虽然一胜之前有十败,但都是主将仍存,主力未损,只是士气受了点影响。

而冉闵虽然十胜后方有一败,但确是全军覆没,连自己也赔了进去,这样的一败比慕容恪的那种败来个一百次都惨。

韦孝宽大人曾经说慕容恪一生从没有遭受过战役层面上的失败,这是因为慕容恪对战局的总体把握的能力是冉闵之辈永远比不上的,从不为一场小仗的得失而介怀,只追求最终的决战的大胜。我个人觉得慕容恪之前的十败很可能是他故意的骄敌之计,这和城濮之战中晋军的退避三舍的道理是一样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koap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368
编号 2133
注册 2003-11-14


发表于 2004-12-18 17: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鲜卑主力未损,其关键的原因是众寡悬殊,但此一战的惨烈显而易见,如果双方条件对等,决战的胜败又岂是注定?
并非所有的失败都是诱敌深入.否则何以在十战败后,才有高开的献策?前燕之兴,有着经济政治上的优势,鲜卑据辽东一角养精蓄锐而中原空虚,鲜卑气完势盛而冉闵兵少粮缺.鲜卑进据中原,略地攻城而屡胜,甚至"乘胜锋锐,势不可挡",惟独遇冉闵军队却十战连败,又是历史的另一面.

我承认诱敌深入只是部分原因,但起码是原因之一。

当时冉闵和鲜卑的兵力是不对等,但是兵力少有兵力少的打法。象如果没有十战十败骄敌的铺垫,那么最后一战,恐怕鲜卑要想把冉闵的步兵大兵团诱出丛林加以全歼恐怕就不那么容易。

至于高开的献策,是因为他的献策本身和慕容恪的总体谋划是一致的,所以才会很容易的被接受,不是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19: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62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