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春秋战国纵横家Top Ten之四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春秋战国纵横家Top Ten之四, 3,4名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1
发表于 2003-9-5 09: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看看韦节度使整天发转贴,也够辛苦的,所以努力帮他注入一点新鲜血液吧。呵呵,前几天外出,一直没有写东西,见谅见谅。
No. 4 范睢
有的人似乎活着就是创造经典的。历史上最出名的残疾军事家孙膑只靠一条“围魏救赵”,就可以排名世界名将百强。而我们的范睢同志,也可以依靠他的“远交近攻”,在历史的丰碑上赢得至少一平方米的荣誉。
范睢是魏国逼走的最后一名人才。很难想象,如果商鞅,范睢这些人都被魏国重用,战国的历史会如何演变。而现在中国政府的做法却好像是在把人才往国外赶,我不知道领导们是怎么想的。
范睢成名前的艰难历程就不赘叙了。只要记住,即使是魏相,毒打了范睢,也在多年以后被秦国追杀。虽然魏齐的交游也很广,可是除了献上自己的首级给秦王,还是没有其他出路。而诬陷范睢的须贾要不是运气好点,就不会只吃点马食了事了。所以同志们啊,尊重别人很重要啊,呵呵。
由于范睢卓绝的政治能力,他在秦国的主要工作是治政,所以纵横捭阖的事情相对较少。但是表现机会少,并不说明范睢不是出色的纵横家。我们仍然可以从他在秦国地位一步步上升的历程,分析他磅礴而缜密的思辨技巧和谋略。
范睢被王稽救到秦国后,王稽遂把他推荐给秦昭王。谁知道秦昭王嫌他太狂妄,而没有接见他。(一方面也是因为王稽的地位不够高。)范睢于是决定直接写信给秦王:
臣听说明君执政的时候(先拍个马屁先),有功必赏,有能臣一定提拔(意思就是,我这么有本事,你还能不给我官做?)。大王让我留在秦国,却又不任用我,这是为什么呢?我听说和氏璧虽然是天下明器,可是一开始却无人能识,历经波折才见天日。那么,圣王遗弃的人中是否也有能够振兴国家的人才呢?我还听说明君不会因为自己的喜好随意处罚奖赏臣下,既然这样,希望大王您能给我一个机会,容我面奏于您。之后您再裁决臣是否合格。
就这样,又被拍马屁又被刺激的秦昭王召见了范睢。(再不召见就不是明君了,呵呵。)范睢的第一步计划顺利实现。但是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外国人,范睢如何才能让秦王对自己言听计从呢?
范睢对秦王说道:昔日周文王遇到姜太公的时候,姜太公只是一个在渭水边钓鱼的老头。可是文王对姜太公推心置腹,十分信任。最终建立了周朝的江山。现在臣和姜太公一样,所以如果大王不详细了解臣的想法,并信任臣的话。臣说得再好有什么用呢?我并不是因为害怕得罪大王而不敢讲心里话。我不怕死,如果我的话大王采纳了,那么我就是明天就死,心里也甘心了。就怕臣遭受了莫大的苦难,天下人看到臣不过是因为进忠言就这样,从此再也不敢来秦国效力。这样大王将被奸臣蒙蔽,终身混惑,严重时会导致社稷倾覆。这才是臣担心的。至于穷困受辱,死难逃往,臣无所惧。臣死了,只要秦国大治,那么要比活着更有意思。”
这一席话无异于催泪弹,秦王顿时感动的痛哭流涕。这真是纯臣啊,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寡人怎么可以不用。这样的臣子寡人怎么可以不信任有加啊。
征服了秦王的心以后,范睢终于开始谈他那天下无敌的谋略,此语一出,从此天下就注定姓秦了。范睢一言而定天下,岂一般纵横家可以望其项背的!
范睢接着说道:大王国富兵强,对付东方六国,就像开着汽车追逐跛脚的阿甘,(秦王说,汽车?阿甘?范卿家,你的话甚是深奥也!)定能所向披靡,成就霸王之业。可如今反而闭关自保,不敢出兵。这是穰侯没有尽心(好家伙,马上就开始扎针了!),而大王没有良策啊!
范睢继续说道:大王以前费劲心计而不讨好的原因是因为总是跨国作战的缘故。这样即使大王打胜了,土地也不会是大王的。而一旦失败,则韩魏会趁机攻打秦国。所以大王要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这样,即使是一尺一寸的土地,也能实实在在归入秦国的版图。如果韩魏是天下枢纽所在,大王要成霸业,必须先控制这一地区,进而胁迫楚赵二国。一旦楚赵来附,齐国也就可以一举而定了。
听了范睢的计策以后,秦昭王再也不怀疑范睢的实力,立即拜他为客卿,凡事都听计于他。
得了秦王信任的范睢,马上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行动――除掉穰侯,夺取秦国的相位。然而穰侯是秦王的舅舅,一直颇有功劳,要除掉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漏洞。于是范睢利用了中国君王最吃的一套计谋――权臣地位和君主地位的矛盾,通过引用一个神话故事,跟秦昭王讲述了穰侯的危害性。一席话说得秦昭王不寒而栗,当即废太后,逐穰侯,将穰侯的弟弟高陵君和泾阳君赶出了函谷关。
五年之内,范睢由一个藉藉无名的下人,一跃成为秦国的相国,封爵应侯。七年后,范睢使离间计让赵王在长平之战临阵换帅,于是成就了白起一生最大的胜利。后三年,范睢推荐蔡泽为秦国相国,终得善终。
No. 3 范蠡
十大写道这里已经很难写了。面对那一段段传奇,我只有观高山之巍峨,大洋之浩汤的震惊,而不知从哪里开始描述他们。就像小鱼如何知道太平洋之大,我所描写的范蠡,也之能是他生平的一部分吧。
“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这首诗基本上概括了范蠡一生的主要行为踪迹:平吴,霸越,片帆扬五湖,陶朱公善始又善终。在中国历史上,唯一称得上靠近范蠡的就是吕不韦。但是吕不韦也没有得善终。在中国这个鲨鱼密布的国度(柏杨语),范蠡能够在功成名就后成功脱离鲨鱼的追杀,并且在另一个领域大放光明,堪称古今第一人。
现在已经无法考证范蠡是什么时候到越国效力的。大致应该在勾践即位后一两年以内。勾践登基三年时,志在报父仇的夫差正日夜操练吴军,加紧战争准备。被自己三年前的侥幸胜利冲昏了勾践知道后,打算先发制人,首先发起攻击。范蠡却分析双方的实力和形势,判断现在不是主动开战的时候,否则后果将是惨重的。我们的勾践同志(真是够贱啊,呵呵),却希望发动无畏的战天斗地精神,希望一举打败纨绔子弟夫差。没想到,吴王夫差发精兵迎击越人,打败越师于夫椒。越王勾践以残兵五千人退保于会稽,夫差这个小霸王就不客气了,派大军团团围住越王及其残兵。勾践这个苗夷眼看就要玩完了。
这个时候,勾践才又想起范蠡来了,(昏君保命法则之一――千万不要杀害忠臣,哪怕先关起来,不然以后出现危机就没人救你了!)只好腆着老脸对范蠡说,“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并没有埋怨勾践,还是倾心道出了自己的计策。此时勾践对他可谓言听计从。于是,越王勾践令文种行范蠡之谋,卑辞尊礼于吴王,尊名之曰天王,玩好女乐献给权臣太宰噽,又委管国家于吴。而且勾践自己还和范蠡一起入吴为臣隶,终于赢得乐一线生机,留住了生柴的青山。
由于勾践同志极强的求生欲望,导致他可以非常态的奴颜婢膝于夫差,包括地球人都知道的为吴王尝粪便的故事。(不知道当时范蠡在干什么,在旁边呕吐?^_^)仁慈(或者说妇人之仁)的夫差终于被勾践打动,于是放狼归山。
归国后的越王勾践开始卧薪尝胆,努力建设国家。(呵呵,笔者有点怀疑,连粪便都感尝的人,会觉得胆苦吗?呵呵,冒犯冒犯!)他听计于范蠡,委政于文种,十年之后而越国大治。于此同时,范蠡利用吴国太宰噽的贪婪和愚昧,挑拨他和伍子胥的矛盾,成功的除掉了越国的最大威胁。(哎,为伍子胥一痛哭!)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北会诸侯于黄池,精兵都随之而行。吴国国内空虚,留守者都是老弱残兵。范蠡准确的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越军伐吴,杀吴太子,大败吴国的老弱残兵。吴王闻知国内有变,老家被捣,急忙从北方返回,以厚礼重贿求和于越。越国自度还没有实力灭吴,遂与吴平。
其后四年,吴国大饥,稻米无收,(民间传说是越国还给吴国的稻种被范蠡事先煮过,导致无法收获,应该不是真的,)而吴国的精兵又大败于齐晋两国。于是勾践再次伐吴,大破之而围其都城。围之三年,(又是一个三年,古代的攻城术看来大有问题。)吴师不攻自溃,吴王夫差逃上姑苏台,派使者求和。这时越王勾践似乎忘了多年的耻辱和努力,竟然打算答应吴的求和。见事危急的范蠡当挺责问越王勾践――你这么多年含辛茹苦,卧薪尝胆是为了什么?难道你准备让夫差学你的样子吗?范蠡遂不理勾践的犹豫,亲自击鼓命令士兵进军,绝患灭吴,逼杀夫差,诛戮太宰噽。然后,越国北渡黄河,会齐晋于徐州,致贡周天子,越王勾践的霸业走向了鼎盛。
然而,多年的相处让范蠡知道了勾践的性格是可与同患,难于处安。在胜利的顶峰,他知道要激流勇退了。但他并没有忘记一起患难共事二十余年的老朋友文种,于是他写信给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同乐。子何不去?(两千年以后还适用,中国人的道德,看来没什么提高,哎。。。。。。)可惜固执的文种并没有听劝,终于被勾践赐死,这是后话。
回过头来说范蠡。他既已蒙退意,遂主动向越王勾践辞别。勾践假装挽留一番,终于还是任范蠡浮舟而去。浩瀚的太湖上,范蠡开始乐他人生的第二阶段。据载他泛舟出海,到了齐国,变姓易名,自称邸夷子皮,父子治产业,没几年,居然又致家产数千万。齐国人觉得他很有本事,要让他当齐国的相国。(齐国人也挺逗的,做生意好就可以做相国的?)范蠡觉得没什么意思,又散去所有家产,再次潜行到陶,自称朱公。
范蠡居陶后数年,生下了小儿子。等这个小儿子长大的时候,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人犯事了。范蠡于是派他的小儿子携千金去楚国救人。不料范蠡的大儿子很有意见,认为家中主事的是大儿子,可是现在有这么重要的事情,父亲却派三弟去,肯定是觉得自己没出息,搞得要自杀。孩子的母亲也在一旁劝说,“哎呀,现在你让老三去救老二,未必就能救回来。现在更何苦先把老大的命搭上呢。”范蠡拗不过这母子两人,无奈只好让老大去救人。后来事情果然如范蠡预料,老大只带回了老二的尸体。别人惊奇于范蠡的准确预言。范蠡回答到,老大是我开始创业时生的,从小就知道节省,不忍舍财。老三则不然,一出生家里就很有钱,从来就不吝惜钱财。救人是花钱的事情,老大虽然爱他的弟弟,但是花钱必然谨慎,这样必然会得罪我所托的人,而老三就不会这样。所以我料到老二必定会死。其观人料事能力一至如此。
纵观范蠡一生,庙算定天下,而其识人的本领,对帝王政治的洞察力,乃至其经商的能力,都是超一流的水准。比起文种的怨死,范蠡一生堪称完美。
评曰:范蠡,范睢二人,更多时候扮演的角色是谋臣而不是严格的纵横家,比之子贡,张孟谈的言语乱江山,二范更多是运用自己纵横捭阖的能力玩弄帝王江山于股掌。而且二范的结局都不错,真乃相人相己的大人物。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2
发表于 2003-9-12 14: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弓骑步
于2003-09-12, 06:46:52发表
兴霸,怎么不捎带着写几笔西施? 四大美人之中,某家最爱施夷光。 至于苏张,兄不可怠慢,快快出稿。
这个,呵呵这个,西施的事情不好说啊,虽然是我的老乡,可是让金庸给说光了啊!我一定找找。
苏张很快就出来了,呵呵,一定努力写好!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3
发表于 2003-9-12 15: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剑气漫天花满楼
于2003-09-12, 07:06:48发表
公孙衍也不错啊~~~~~~和苏,张是差不多的
剑兄,公孙衍我已经讨论过了。他的水平和苏张相差较多,也就是甘茂那个水平,呵呵。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13: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1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