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历史的转折之参合陂, 编辑(原创地图)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1-29 21: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历史的转折之参合陂

背景:公元378年,东晋孝武帝太元三年,雄霸中国北方的前秦帝国的皇帝苻坚,终于不顾已故的谋臣王猛的忠告,决定混一天下,宇宙一统,开始以百万大军伐晋。可惜,事与愿违,自大的苻坚遭遇了生平第一次败仗,也是最大的一次败仗。从此,强大的帝国分崩离析。趁此机会,前燕的叛将,一代雄主慕容垂立刻脱离了前秦集团,在公元384年与邺城外,宣布改秦建元二十年为燕元年。这是后燕开国之始。公元386年正月,慕容垂定都中山,并即皇帝位。这一年,慕容垂已经六十一岁了。从386年到394年,经过八年的战争,后燕逐渐统一了北方的东部,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在后燕兴起的时候,鲜卑族的另一支力量,源于大鲜卑山的拓拔鲜卑邺开始崛起。公元386年,就在慕容垂称帝后不久,十六岁的拓拔珪也重建代国,后又改国号为魏。在这场英雄的对决中,年暮的慕容垂最终输给了年纪,不能不令人感慨。

资料:参合陂,位于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部的岱海东边。(见图)凉城县地势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滩川,四面环山,环抱岱海。



红色--后燕进攻及撤退路线
蓝色--北魏后撤及追击路线

[ 本帖最后由 江城子 于 2006-11-29 21:5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1-29 21: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战役经过
(以下文字转自wuhulu论坛,作者宇文邕)

晋太元二十年(公元395 年)深秋,拓跋魏和慕容燕,两个鲜卑王朝的军队在五原以北的黄河两岸对垒。这时的燕国史称后燕,正是鲜卑慕容氏的第二个鼎盛时 期,刚刚铲除了盘据多年的河洛丁零势力,吞并了同宗的西燕,幅员包括今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的广大地区,是北方第一号强国。后燕的南面是北伐屡 败,一蹶不振的东晋;西面是相互打得一塌糊涂的苻氏前秦,姚氏后秦和吕氏后凉三个较弱势力;只有西北面逐渐崛起的拓跋氏北魏,成了心腹之患。于是,刚刚把 战刀从西燕慕容氏身上拔出,后燕又准备向北方的鲜卑兄弟开刀了。
拓跋鲜卑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胡族逐鹿中原的后来者。他们的先辈趁中原大乱之时参与内战,部落进驻到今山西北部长城以南的地区,建立了代政权,但是一直呆在 胡汉传统区域的边缘地带。基本上还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拓跋氏屡遭中原强国的打击和自己的部族仇杀。苻坚强盛时,还躲在阴山以北。后来趁着苻坚前秦的崩溃,拓跋氏建国称代,继而改为魏。魏王拓跋珪,从小在部族仇杀和逃亡中长大,骁勇深沉。他的起家本来是依附于后燕。慕容氏和拓跋氏世为姻亲,特别是在内部 争位的关键一战中,拓跋珪开始被宗族拓跋窟咄打得没有办法,向后燕求救。慕容氏和拓跋氏世为姻亲,后燕派大军助阵,才一举歼灭了拓跋窟咄,登上宝座。所以 拓跋珪一直向后燕称藩纳贡。两国交恶始于索马事件,后燕向北魏索要良马,还无理扣压了拓跋珪的弟弟,从此埋下不和的种子。再加上一系列边境纠纷,终于破裂 而开战。
刚刚消灭了两个大敌的后燕军队,士气正高。八万人的主力部队由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和赵王慕容麟三兄弟领军,范阳王慕容德率一万八千人为后援,杀气腾腾向北进发。在五原附近收降北魏民户,割粮筑城,一直打到黄河岸边。
拓跋珪则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把各部牲畜资产全部迁到黄河以西千里之外,而自率大军在黄河岸边截住了燕军。「关于北魏的兵力,历史的记载相当可疑。史称拓 跋珪派出五万、十万、八万三支骑兵,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包抄燕军,要知道,当时全中国人口在一两千万之间,天下四分五裂,各国都不充裕,北魏当时的人口 据估计远远低于百万。后燕的国力与北魏相比还是强大得多的,这次十万大军已经是倾国而出,北魏怎么会有那么多士兵战马?估计对于当时文化相当落后的北魏, 史家的记载信息不足,偏差很大。但有一点是无可怀疑的:北魏已经动员到极限,存亡在此一举。其军队必定是全民皆兵,良莠不齐,素质比不上相当职业的后燕精 兵。」
后燕军在黄河岸边慢吞吞地造船,拓跋珪却没闲着。他最绝的一招,是针对后燕军的灵魂:燕主慕容垂。慕容宝大军出发的时候,年已七十的慕容垂已经生病。拓跋 珪专门派出别部,在后燕军和国都中山之间的道路上截捕信使,深入敌国的后燕军竟然几个月不知慕容垂的起居。「慕容宝真是庸才,后勤通讯的疏忽程度,让人难 以致信。」拓跋珪把信使带到河边,逼他们向后燕军喊话,说慕容垂已经死了,乖儿子还不回去。两军对峙黄河两岸,有一天突然刮大风,把后燕军的几十艘战船刮 到对岸,船上三百余名士兵被北魏军俘虏。拓跋珪故作宽大地把他们都放了回去,还让他们带话给慕容宝,叫他早奔父丧。仅仅因为数月得不到慕容垂的消息,再加 上他死掉的谣言满天飞,后燕军就开始军心动摇了。众将士犹如失掉主心骨一般,三个领军的亲王,忧虑恐惧之余,相互间开始猜忌。黄河岸边,横行一时的后燕大 军渐渐被凛冽的初冬笼罩。

黄河岸边师老无功的燕军,被慕容垂不知生死的消息搞得惶惶不安,三个亲王都怀着鬼胎。此时出了一个不怕事的家伙,乃是慕容麟的部将,鲜卑大族慕舆氏的子弟慕舆嵩。他在慕容麟军中拉拢了一批悍将,散布慕容垂已死的消息,准备兵变捉住慕容宝、慕容德等人,拥立慕容麟为后燕国主。此事背后有没有慕容麟本人搞鬼,也很难说。密谋的消息不慎泄漏,慕容宝赶紧先发制人,把慕舆嵩和他的同党都抓起来杀掉了,虽然没有波及慕容麟,两人的关系已经搞得非常坏。军心如此之乱,慕容宝感到坚持不下去了,刚刚入冬,就下令全军撤退。燕军在黄河边上焚烧自己的战船,趁着黑烟滚滚,夜幕沉沉,八万余人拔营向东南方向退去。有宿将要求派 出侦察部队断后,慕容宝认为黄河还未结冰,北魏军无船不能渡河追击,无此必要。加上心情正坏,便不予理睬。

大军走了七天左右,离河岸已有数百里。当夜北风大作,黄河一夜之间封冻。等在西岸的拓跋珪喜出望外,连夜召集军马,精选了二万多最精锐的骑兵,把所有辎重 都留在西岸,日夜兼程追了上去。四日之后,已经逼近燕军,而燕军因为没有侦骑,对此一无所知。十一月初九傍晚,燕军行至参合陂(今山西大同东南),准备扎 营。一阵狂风吹来,卷起西北的砂土,形成一道长堤似的黑气,从燕军背后缓缓压了上来,直到笼罩全军。燕军士卒为这险恶的天象所震怖,一位随军的和尚支昙猛 心中充满不祥之兆,跑去参见慕容宝,说此乃北魏军将要追到的征兆,需要赶紧设防。慕容宝认为北魏军被远远抛在后面,不可能追上来,支昙猛再三请求,旁边的 慕容麟听烦了还把他臭骂一顿,说要杀他。慕容德出来打圆场,说准备一下也好。慕容宝才勉强吩咐慕容麟率领本部三万骑兵殿后。

此事大拂慕容麟之意,于是他也懒懒散散,放纵士卒游猎,根本没设哨卫。「行军先设侦骑、斥堠,是古今战争的常识。看慕容宝带兵的方法,连后方的通讯被敌人截断他都听之任之,可见这位花花大少,对这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但慕容麟、慕容德等人久经战阵,不可能不懂。唯一的解释是庸帅在上,悍将在下,大家都把心 思用到钩心斗角上去了,互相掣肘,才会出这么大的纰漏。是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当夜燕军在陂东,邻水扎营。北魏军已经追至陂西,探知燕军所在,燕军还一无所觉。拓跋珪派诸将领军分进,人衔枚,马勒口,棉布包蹄,拂晓时已经全部进入战位,主力登上了山顶,正对着燕军大营。日出时分,燕军懒洋洋地出营列队,准备出发。猛回头一看,头顶上就是刀矛森然的魏军铁骑!此时魏军已经山崩一样冲杀下来,燕军惊惶失措,毫无抵抗之力,被魏军来回冲击,死伤无数。士卒们纷纷跳入河水中逃命,自相碾压,溺死者数以万计。逃得性命的四五万残兵登上对岸,才发现魏军东面拓跋遵的部队已经赶到,列好了阵等着他们呢。燕军至此斗志完全崩溃,纷纷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慕容垂心爱的侄儿慕容绍在此战中阵亡,慕容宝、 慕容农、慕容麟、慕容德等人都是单骑逃出,其余慕容氏王公战死被俘有数十人。大军八万余人,战死三万多,被俘四万多,只有几千人逃脱,真是全军覆灭。



发了图之后才发现图太小,字根本看不清。加点文字说明吧:地图右方的湖泊就是岱海。岱海的西边有一条从中上向西南延伸的山脉。在山脊的东侧标红圈的地方,就是后燕驻军的地方。蓝色的箭头是北魏进攻路线。当时后燕军正在平地上休息,估计是在山的东侧可以躲避北风,却根本没有考虑追兵的问题。结果让北魏骑兵以最迅猛的状态冲杀下来,就算他是铁金刚也挡不住啊!

拓跋珪清点战俘,把不少汉人大臣和幕僚收为己用,其他人准备发给衣服粮食放回。这时一个没天良的家伙,中部大人王建出来进言:"燕国强大,我们这次侥幸获 得大胜,全歼了他们的精锐,不如把降卒全部杀掉,以后燕国就一片空虚,无兵可用了。"拓跋圭深以为然,于是就在参合陂,将四万多燕军将士全部活埋。「白起 长平坑四十万赵卒,项羽新安坑二十万秦兵,参合陂一坑,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三大杀降事件了。这种灭绝人性的做法虽然毒辣,但确实收到奇效。后燕经受了这次打 击,从此一蹶不振,兵力单薄,越打越处下风。两国也失去了任何妥协的可能,后来在拓跋(王圭)包围中山的战役中,围城日久,魏军向城内逼降,燕人笑道:" 参合陂尸骨尚在,降也是死,不降也死,我们不如打下去!"于是北魏长期不能有效地占领后燕之地,只好用类似明末清军打击明朝的办法,一次又一次地入侵劫 掠,杀伤有生力量,然后退走,直到后燕分崩离析。」

慕容宝等人陆续逃回中山,消息传到慕容垂耳中,才知大错已经铸成,北魏不可复制。慕容宝等人都将参合陂之战引为奇耻大辱,自己带兵被北魏杀寒了胆,又想仰 仗老爹的神威雪恨,都一力串掇慕容垂出兵亲征。此时的慕容垂,已经是年过七十的老人,又抱病在身。大敌当前,他也只好以残躯来做最后的赌博。

396 年,慕容垂调集龙城旧都留守的慕容隆所部人马,准备出征。后燕军新遭惨败,十分畏惧北魏,现在有了这支生力军和战无不胜的老统帅,士气稍稍振作起 来。三月,慕容垂秘密出兵,在太行青岭之间凿山通道,准备欺拓跋珪的主力路远,打他个措手不及。参合陂败后,云中(山西北部)一带已经被北魏占据,由拓跋 圭之弟拓跋虔领军三万余人镇守。慕容垂军突然出现在平城,拓跋虔只好仓促出战,燕军的龙城兵在慕容垂指挥下勇不可当,一战就击破魏军,拓跋虔战死。拓跋珪 终生在慕容垂的威凌下长大,对他有着深深的畏惧,此时听说前部败亡,不禁大为慌乱,甚至准备放弃都城逃走。平城附近刚刚归附北魏的各部也开始动摇,北魏上 下一时不知所措。

慕容垂乘胜进军,来到了伤心之地参合陂。山谷之中,河滩之上,去年战死的将士尸骸仍然堆积如山,冤死的降卒新坑尚存。于是摆下香案,为死难的同袍设祭,燕 军上下放声恸哭,声震山谷。慕容垂看见这样的惨状,后继无能的惭愧,敌人凶残的愤怒,岁月迟暮的无奈,一齐涌上心头,化作几口鲜血,当众吐了出来。战斗一 生的豪气,也就此烧到了尽头。
从此慕容垂一病不起,在平城养了数天,病势越发加重。前方的慕容宝、慕容隆等人听到消息,都撤军回来,拓跋珪不知这病老虎到底死没有,也不敢追击,两军脱离接触,最后一次远征就这样惨淡收场了。四月,慕容垂死于回军途中,终年七十一岁。

[ 本帖最后由 江城子 于 2006-11-29 21:5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1-29 21: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谭文山 于 2006-11-29 21:48 发表
慕容垂还是很不错的,符坚失败时,唯一不落井下石的,只有他了,可惜他儿子没有他的胸襟,拓拔珪可称英武过人,元氏对蠕蠕的作战,充分展现了北魏的尚武气息。

就冲他儿子叫什么“宝”,一看就是个没用的公子哥!

慕容恪慕容垂兄弟俩堪称十六国最强悍的英雄,为人仁义而睿智。令人不禁感慨,何以鲜卑如此出英雄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1-30 09: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慕容家每代都有杰出人才,可惜每代都内讧,是失败得最可惜的一个家族。

参合陂一战,如果慕容宝稍微有点军事才能,也不至于如此惨败。想来慕容垂可能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必须让太子锻炼一下。伐魏的阵容已经足够强大了,而且还配有几员宿将。太子虽然暗弱,对付一点乌合之众还是绰绰有余的。没想到太子这次遇到的是一代枭雄啊!

从卫星地图上看,后燕军队所处的地势实在太差了。难怪很多训练有素的士兵都投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1-30 09: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托塔李天王 于 2006-11-30 09:22 发表
对这段历史一直不太熟悉. 参合陂之战, 我还是从黄易的<边荒传说>中了解到的, 现在对照楼主的文章, 发现小说中对这场战役的描写基本还是符合历史的, 如拓拔圭活埋燕军降卒, 慕容垂在太行青岭之间凿山通道等 ...

参合坡一战经过很简单,如果再要改编就不知道能成什么样了。参合坡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的战略地位。经过这一战,不仅后燕主力被消灭,而且慕容垂因此而被活活气死,直接导致了燕魏的更替。

黄易的《边荒传说》没看过,可能他秉承的写作方法就是韦小宝的撒谎绝招,小细节从不欺骗,大事件偷梁换柱!不过某很奇怪,如果慕容垂在小说中不那么年迈,黄易后来的故事又是怎么编的啊?不能让人家年纪轻轻就被气死吧?难道是周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6-12-1 10: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fs7711 于 2006-11-30 20:30 发表

江城兄,打击你一下,第一张地图做的实在不怎么样

仰慕仁兄这么多年,一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老F?FS兄?都怪老兄取什么简写阿

说实在,俺是不会做地图的,第一次做,只是用windows自带的绘图软件五分钟内完成,哈哈!兄之论坛正是此间高手,还望不吝赐教阿。俺正有此意学习制作各战场之地图阿。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02:1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76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