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求教清末官员收入情况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求教清末官员收入情况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1
发表于 2006-11-8 09: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一些资料可能对了解当时官员收入有所帮助:
樊增祥1890年10月26日给张之洞的密信,专讲当时中枢高官的腐败:
都门近事,江河日下,枢府惟以观剧为乐,酒醴笙簧,月必数数相会。近有一人引见来京,馈大圣六百(大圣见面不道谢),相王半之(道谢不见面),交长二百(见面道谢),北池一百(见面再三道谢),其腰系战裙者,则不过问矣。……近来政府仍推相王为政,大圣则左右赞襄之,其余唯诺而已。这里讲的是某人进京时,向军机大臣馈赠银子后各人的态度和反应。信中“大圣”指孙毓汶,“相王”指首席军机礼亲王世铎,“交长”指许庚身,“北池”指张之万,“腰系战裙者”指额勒和布
按照一般理解,一百两银子不值什么,但是中枢大臣居然为之见面再三道谢,可见某些中央官员的收入还是不良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2
发表于 2006-11-8 09: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找了一些资料,是清代中叶时江南小康农户的消费水平。应该具有一些参考意义。
清代江南地区的农民,在当时生产力条件和封建剥削制度之下,能享有小康、特别是富裕生活的。为数很少。大多数农民,其生产主要是获取生存资料,以维持自己及其家庭成员的生存和繁衍.也就是说,主要是谋求温饱。"耕氓终岁勤动,仅资事畜","耕作之家,终岁勤动,不过仰事俯育之资"①a ,这类文献记载,比比皆是。因此,在他们的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所占比重'极其微小,而生存资料则占有绝大比重。其主要消费资料是,食物(包括主食和副食)、衣服、住房、燃料等等。下面将对这些项目的支出,作些数量分析,以具体考察江南地区这类农民的消费结构。江南地区的农民,主要是食用稻米。
《补农书》中所记农民口粮标准是,"凡人计腹而食,日米一升,能者倍之"。此书所记雇用长工的口粮,是每人每年"吃米五石五斗",合每日吃米1.52升。江南农户多为核心家庭,由夫妇及其子女组成。至少有一个或二个成年劳动力 此一、二人,应属于所谓"能者倍之"之列。农户五口之家,如大小口牵算,可以人日食一升计,全年食粮为3.6石,这与江南地区后来的民谚:"大口小口,一月三斗",也是相符的。
按此计算,农户全年全家口粮约为米18石。《补农书》说,'自崇祯十一二年以来,虽无水旱为灾,然连年薄收,米价不减两许"。长工一人每年"吃米五石五斗,平价五两五钱"。这都是说,常年米价是银一两一石。迄清代顺治间,亦无多大变动。
这样,农户每年口粮支出是为银工8两。
副食:农民日常食物,除粮食之外,还有油盐荤素菜蔬之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副食。据《补农书》记载,当地"家家织(壬"。从事织绢的"妇人二名","酌其常规",每年"口食十两"。据陈恒力在《补农书校释》中解释,此"妇人二名",系指奴婢。但通观全文,系作者计算织绢的投入与产出,此"妇人",既可能是农民家属,也可能是奴婢。"口食十两",即每人每年伙食费五两,亦即口粮加油盐菜蔬之类的支出。按前述标准,扣除口粮支出3.6两银子,
则油盐菜蔬的支出,约每年为银1.4两。
《补农书》中又记有雇佣长工的成本,除粮食支出之外,另有"柴酒一两二钱"的支出。这里所说的"柴酒",当即油盐菜蔬之类的简称,而非仅指柴酒。此二数当可相互参酌。
农户全家五口,此项支出按每人为银工.4两计,则全年支出为银七两。
居屋:江南农民居屋简陋,"凿坯为门,编茅盖屋,所在皆是"①b.浙江嘉兴府湖州府农民居屋造价与租金资料,甚为难得,只得借用邻近苏州地区的资料。昆山县归庄,于顺治十五年,"以钱十二缗赎""瓦居三楹"②b。此屋为其曾祖归有光陵守墓人所居,其质量应与农民居屋相近。钱十二缗,按当时银价约为银l0.8两。乾隆十八年,苏州陶六观,将"岁字圩田上瓦屋两间"卖与他人为业,时值价钱六两"。屋在"圩田上",当为农民居屋。明清之际,江南中等规模的住宅造价,约在六、七十两至百两银之间③b。与此相较,可知农民居室之简陋。
又如,乾隆十六年,苏州翁凤揆,租地主"在田瓦屋一所,共计七间","每年租金四两七钱","内扣除修理一两一钱,实还租银三两六钱"。乾隆十八年,苏州顾雅亭租地主"瓦房三间半,该每年屋租银一两六钱正"。"内免屋租银四钱,作每年修理之费"。此两项房租,均系"随租米一并交清"④b,可知系佃农居屋。房屋七间,似嫌过多,后者较为合适。明末清初至乾隆间房租涨跌之数,无从知晓,只得借用后一房租为据。农民每年居屋支出约为银1.6两。
衣服:农民衣被的年消费量,据崇祯间浙江德清县知县谭元礼说,"至人生所需","岁不过布二疋"⑤b。乾隆间,江亮吉说,"一人之身,岁得布五丈,即可无寒"⑥b。江南棉布一疋一般长二丈'五丈即为布二疋半.农家用布,按男女大小口平均,包括衣服、被帐在内,每年用布二疋计,全家五口,每年约用布十疋.
农民冬衣用布多,夏衣用布少。前述用布十疋,可按用棉布六疋,用麻布四疋来估算。嘉兴府湖州府一带,布价资料甚为难得,只得借用毗邻的上海地区的资料。据《阅世编》记载,标布每疋'"甲申乙酉之际,值钱二三百文,准银不及一钱矣。顺治八年,价至每疋三钱三分,十一年十:::月间'每疋价至四五钱"。《沈氏农书》成书于崇祯末年,《补农书》成书于顺治十五年。布价可取其中数,按每疋为银3.3钱计,农户全年用布六疋,是约为银二两。
冯桂芬说,"明末《同文指算》、国初《数理精蕴》诸书''所刊物价,"必于时价不远,检得夏布每尺银六七厘"①c。《阅世编》也说,"顺治而后,服葛者日众,而葛价亦日贱"。康熙二十八、九年,葛布"至精者官尺不过一分五、六厘一尺,至粗者每尺七八厘耳"。葛布每疋"长不过三丈一、二尺"。农民所衣麻布,当为至粗者。如每疋按三丈二尺、每尺按银八里计,每疋麻布约为银2.6钱,麻布四疋,约合银一两左右。
农户全年用布支出共约为银三两。
燃料:江南平原地区无煤炭林木,燃料艰难。《补农书》说,"日用所急,薪米二事为重"。农民一般用稻草烧茶煮饭。据陈恒力调查,旧中国苏嘉湖杭地区,农家"每天平均烧稻草十五斤,一个月烧四百五十斤,一年应需五千四百斤②c。据《沈氏农书》记载,"稻草一千八百斤,约价一两"。五千四百斤正为银三两。则农户每年燃料支出,共约为银三两。
根据上述估算,农户每年生活消费的支出,共约为银32.6两.其中,粮食支出约占55%,副食支出约占2工%。即食物支出约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76%。
上述的资料,结合《红楼梦》中刘姥姥对于20两银子的说法,是“够我们庄户人一年的花销了”(记得大概其,懒得查了!
狐仙不要见怪),应该是基本吻合的。这里所举的例子是江南小康之家,则北方的消费水平相对来说要低一些。20两差不多够了!
到了清末,一方面物价水平上涨,一方面大量银子因为赔款输出,估计普通农户家的年支出也应该在20-30两银子之间。也就是说,即使各地总督合法年收入只有1万两,也可以养活至少300个农户。按照现在中国农民的大概年收入3000元计算,也就是900000元,听起来够吓人吧!呵呵!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3
发表于 2006-11-8 14: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外一点资料
左宗棠在做甘陕总督的时候,还兼任茶马使的工作。这份兼职是有薪水的,但是因为左宗棠本身比较朴素,总督的薪水已经够用,所以他让人直接把茶马使的俸禄存库。10年之后,左宗棠调离甘陕总督任,离开时,他让人打开库房,数了数他没动的茶马使的积蓄俸禄,居然有30万两之多。后来,左宗棠利用这笔钱建成了兰州铁桥。论坛里如果有兰州的朋友可以佐证一下。
这条资料说明了两个问题:1、晚清时的兼职工作是有薪水的。
(想起了‘还好我在精神病院有份兼职工作。”“哦,你研究什么啊?”“被研究啊!
”
2、封疆重臣的合法收入很高。光是茶马使的收入居然达到每年3万两(估计这个故事有点水分,3万两太高了,直隶总督才1.5万两)。
3、李鸿章的大学士头衔俸禄不高,在京一品才千把两银子,对于李大人来说是毛毛雨。李鸿章的合法年收入应该大约在2-3万左右我估计。
4、李大人真正的收入是受贿和红利(牛人!如此有超前意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4
发表于 2006-11-8 14: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好像在这个帖子里见到了首屠的回帖,怎么没了捏?难道是我眼花?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5
发表于 2006-11-8 15: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9 霹雳娃娃 的帖子
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大学士兼北洋大臣,已是天下极品,位极人臣了!大学士的薪俸很低,没什么平均奖,只是年俸加倍另外领粮食若干石。北洋大臣说是肥缺,是指其灰色和黑色收入多,本身是从二品的官职,薪俸加养廉银子不会超过封疆大吏的。不过几项兼职加起来,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应该是大臣中合法收入最高的。(可怜的翁同和啊!
)
所谓“宰相合肥天下瘦”,按照西方的说法,李鸿章的资产应该超过千万两白银。说起来,他搂钱还是挺厉害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6
发表于 2006-11-8 16: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1 霹雳娃娃 的帖子
李鸿章的真正污点,是在谈判租借旅顺口时,拿了俄国外交官璞科第送去的五十万两银子的贿赂。 这一点已经由冬宫秘密档案证实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鸿章在离开直隶总督之任时,将其带兵数十年截旷扣建所存之“小金库”八百余万两白银全部移交给后任王文韶,可看出他性格的另一面。据说这笔巨款,后来落入袁世凯之手,作为他内外行贿,交通王侯的特别经费,这就是李鸿章万万料想不到的了。
总之,李鸿章这个人还是很复杂的。我觉得研究他必须结合当时很多的时代因素,因此难度很大。首屠兄加油则个!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7
发表于 2006-11-8 17: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娇娃啊
,关于李鸿章未受贿的唯一证据,就是维特的回忆录。此外便毫无证据了。这种具有政治性的回忆录我还是倾向于不相信,而且,我还有其他证据。
据华俄道胜银行董事长德米特里·乌赫托姆斯基回忆录《对清国战略上的胜利》记载:“《中俄密约》签字后的第二天,财政部办公厅主任罗曼诺夫与乌赫托姆斯基、总办罗启泰在一份向李鸿章付款的协定书上签字。协定书规定,头一个100万卢布在清帝降旨允准修筑中东铁路后付给,第二个100万卢布在签订铁路合同和确定铁路路线后交付,第三个100万卢布则等到铁路工程全部竣工后才支付。这份议定书并没有交给李鸿章本人,而是作为绝密文件由俄国财政部收藏起来。”这笔钱作为一个专项基金存在华俄道盛银行,归财政部总务厅管理支配,名字就叫“李鸿章基金”。据记载,俄方先后三次给李鸿章、李经方父子支付款项,其中一笔是俄国专使吴克托穆亲王到北京交给李鸿章的。据《沙俄财政部档案汇编》记载,李鸿章一共接受了沙皇俄国170.25万卢布的贿赂(有李鸿章派人提取款项存条和当日提款的记录)。据《我所知道的李经方——北洋杂闻录》记载,由于没有得到俄方许诺的全额款项,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曾抱怨说:“俄国人花小钱办大事,最不讲信义,老爷子为了他们挨了多少骂,最后跟打发要饭的差不多”。
最后一点,娇娃怎么能相信袁伟时呢,这个家伙研究历史真叫一个臭!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8
发表于 2006-11-8 18: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5 霹雳娃娃 的帖子
不说啦不说啦,娇娃还是换个话题吧,这个话题回答的太累了。不值得啊,又查资料又看帖子!
李鸿章是否受贿50万两对他的收入总体不构成太大的影响。我估计当时的两江总督之类的要员一年收入在20-30万是有的(加上灰色收入)。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9
发表于 2006-11-8 21: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镇北将军
于 2006-11-8 21:03 发表
20~30万肯定不止~
炭敬冰敬,两节三寿,还有一年一送的是常规性的红包,光这就得有十来万两,还有其它的一大堆红包呢~
地方官上京述职,京官外放,这些都要送礼!
但这是没办法的,不收礼就饿死了.
因为当时 ...
碳敬冰敬都是京官享受的。而且这种馈赠一千两就算不错了,怎么能有一年十来万啊!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9 10: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76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