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同样不愿娶妻,为何对赵云和伯当的评价如此不同?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9
帖子 8910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8-9-10 13: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 上大将军 的帖子

这些人文学作品和历史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不能混为一谈,但你想讨论的是人心里的观念导致的现象,那举例的时候也要分开,混在一起总会给人外行的感觉

下面说我的看法,文学作品中,我印象里赵云和赵范是皆为兄弟,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那么弟娶嫂子在当时的伦理上是过不去的,潘金莲那么主动,武松都不就范,好几个原因中,伦理和兄弟感情是排第一的。其次赵云只是拒绝,没有其他过分的举动,但许多文学作品里写的是王伯当一枪刺死新月娥,这么设计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彻底恨上王伯当,阻断一些洗白的可能,年数一多,这个事件在人心中就根深蒂固了,到了瓦岗里虽然没杀但也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保留了足够多的洗白的余地。第三点,绝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里的赵云就是完人,找不出任何缺点,所以赵云的拒婚读者更愿意往好的方向去想,王伯当做了一些有争议的事,所以读者对他就没有那么好的态度,其他的想到了再说

新月娥和魏延的区别在于对立方是谁,新月娥的对立方是有争议的王伯当,魏延的对立方是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均为文学作品),杨仪属于亲诸葛的人,所以粗略划分成诸葛派,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大力宣扬的正面人物,所以对立方肯定不是好人,而新月娥的对立方是那个有争议的王伯当,王伯当的好坏都没法确切界定,所以对立方也没法确切界定,所以就可以算是好人,再加上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痴情女子的同情,自然就演变成你说的那种情况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1 06: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75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