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一下,为什么《三国志》中太史慈是和刘繇、士燮同传呢
性别:未知-离线 lvbing2002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203544
注册 2007-8-18


发表于 2007-8-31 02: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读到这里也是很奇怪的。怎么太史跟这两位一个传记,还是还是很靠前的。吴书4里的,甚至在孙家的亲戚和嫔妃之前。刘繇那两位还好理解,毕竟是孙家前期的重要对手。太史再怎么说,也只是孙家的一将领啊。
所以我个人猜测,原因可能是以下三个:
1 孙家的人才构成,主要由淮北将领,吴地士族,江东名士这些构成,太史那一边都不算,他是少有的青州人。过去都有结党的习好。所以排在任何人堆里都不合适。
2 太史毕竟跟孙策有那么一点交情,而且孙策那句(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无意抬了一下太史的地位。
3 前两个解释我自己都觉得牵强,古人做传应该是很严谨。何况陈寿本身就是严谨的不能再严的主,不可能脑子进水应该不好写,或者某人一句话就放的地位很高,所以我认为第3点才是比较可靠的。太史传最后有句评语,(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因为太史守信义,这点才是他比其他靠前的原因吧。太史守信有好几处描写,主要的就是收刘繇败兵那句,在他传记里很突出的,古人很讲究信义气节,这点怕是太史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孙策势力并不是很强。太史又是奉命收取刘繇的散兵,而自己只带了数十人,这点证明太史在刘繇部下里很有威望,而且他当时还有一个命令是看望刘繇的小儿子,那就证明太史完全有能力跟刘繇儿子一起造反作乱。很重要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刘繇的儿子在豫章,就是华歆的地盘。华歆当时是刘繇手下,而且刘繇病死之后,大家要推举他继承刘繇事业,华歆推辞了。在当时的情况下,真可谓不明之人入不明之地。所以当时没人相信太史会回来。所以太史的诚信不是一般的诚信,是非常可贵的。这点也许是古人最看重的品德,是超过了东吴褚将了。

但个人感觉,还是有点牵强,希望有牛人能做出解答。这点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疑惑。楼主的问题很好,赞一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vbing2002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203544
注册 2007-8-18


发表于 2007-8-31 12: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由此可见,太史慈和刘繇是老乡,而且太史慈的第一个君主就是刘繇,故同传。

这个不解。老乡的理由肯定不是同列传的原因。要是太史的君主原因,那么华歆呢,他以前也是刘繇部下,怎么在魏传里放一大帮人里,怎么不放到吴传,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王平,张辽张合等等。
太史大家肯定的是他是吴国武将,就算刘繇传里有叙事需要,但也不必放在一起列传,于规矩不合。毕竟刘繇是病死的,又不是他杀的。或者太史后来没反叛投孙吴都可以解释的通。
如果说太史后来没什么事迹的话,那举个跟太史很类似的例子,刘巴和黄权。刘巴都没怎么跟刘备混,而且都是忠义之士,黄权则是刘彰重臣,投刘备后又投曹操。是个反面教材。

我总之觉得这里很奇怪,太史的传记不少人在说这个问题,都是感觉放在地方很蹊跷,也太靠前了。毕竟他是吴国武将,应该跟吴国其他人放在一起做传才对。
还希望仁人解答。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08: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87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