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高人来帮忙翻译一下马超的生平评价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高人来帮忙翻译一下马超的生平评价, 今天在百度争论的被封了号
lvbing2002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203544
注册
2007-8-18
#1
发表于 2007-8-31 02: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个人见解:
这段话这么翻译
马超依靠外族(戎几次在马超传里提过,是当地的外族统称,而且他老爹当时发家就是因为讨外族有功才发家,马一家在外族里名气很大)自负勇猛,导致全族灭亡(这个没争议,除了马岱以及他老妈,其他人都因为他而死)。因穷至泰,不尤愈乎的意思不该指投降曹操,应该是指投降刘备。马超传里有句话,刘备说人穷来投我。所以我认为该这么理解,能够因为穷途末路而得到恩宠(刘备待马超甚厚),不犹愈乎的意思应该为,这不比当初得到的更多吗?意思是马超后来的回报应该超过本身很多。
多说一句,马超传里寥寥几字,大多用来描述这个人的品德,裴松之对马超还有一句话。
臣松之按以为超以穷归备,受其爵位,何容傲慢而呼备字?且备之入蜀,留关羽镇荆州,羽未尝在益土也。故羽闻马超归降,以书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类”,不得如书所云。羽焉得与张飞立直乎?凡人行事,皆谓其可也,知其不可,则不行之矣。超若果呼备字,亦谓於理宜尔也。就令羽请杀超,超不应闻,但见二子立直,何由便知以呼字之故,云几为关、张所杀乎?言不经理,深可忿疾也。
这句话的意思不在此解释了,但大意就是,马超本来一直喊刘备的字,关羽要杀他,马超也不应该知道这个事,只是看到关羽张飞的直立持械服侍刘备,怎么就知道是因为他称呼刘备太随意了呢?所以说马超这个人说话做事大脑根本不考虑,根本不知道道理轮常,所以导致大家的痛恨。虽然老裴说这件事不可靠,很可能是谬传,但也证实一件事,马超在刘备那里并不受欢迎。
我感觉,马超在刘备阵营中,是很受众人讨厌的,刘备默许关羽的做法,也大概因为讨厌马超吧。关羽请求杀马超,刘备的理由只是(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於天下也)觉得这样做不太好看而已,也不是认为不该杀。
至于说信布之勇,后来仔细查了典籍,应该是韩信,英布的解释。这可能是杨阜一个比较夸张的说话,主要是劝阻曹操应该一鼓做气,擒下马超,但是结果呢。曹操没有听,马超也果然占领了陇西。但是他的手下人不服他,一造反,一闹事,马超又打了败仗,只好去投靠张鲁。从此可看出杨阜言过其实。因为马超的所做所为实在没办法跟信布相比啊。差之甚远。
另外马超与凉州有好几处记载,马超在西凉混不下去,跑去张鲁,并不是没有机会讨伐凉州,张鲁给过他机会。(后数从鲁求兵,欲北取凉州,鲁遣往,无利。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是岁建安十九年也。)这里表明马超打过西凉,没打下,所以才投靠了刘备,而且是主动写信要求投靠。这是证明马超也是无可奈何之下,才这么做。
马超传的整个评价里,军功没见到什么,这可能是因为他的人品,后人不愿意记载那么多,主要都用来说他的人品了。但是马超的人品也实在太差了。注意那是在东汉末年,名声威望是很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也认为,以马超这种性格,在当时也不可能做出什么大事来,这可能才是马超传里最后那几句话的真义吧。陈寿的(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这句话,我感觉是说马超反而因祸得福,只是因为他穷途末路而已,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有点讽刺小马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02:18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lvbing2002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203544
注册
2007-8-18
#2
发表于 2007-8-31 12: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恩,楼上仁兄很是考究。
有几个问题讨论一下:
1 因是凭借、依仗、依靠的意思,可不是因为。
因穷致泰,就是在依靠穷困的处境,得到顺利的处境。
一般人能够能够保持顺境就不错了,马超却能够逆境翻身,自然是褒奖,岂能说是讽刺?
恩,因的意思,这样解释也很对,但整句话的意思并没有改变。还是指马超的富贵是因为穷途而来,这个大体意思没改变。
2 关羽杀马超之事不可信,老裴也说了是谬传,但我认为这件事反映的是马超这个人,在刘备集团中受排挤的情况。只是一家之言,我只是联想到马超投降之后,除了封过一次将军,再无其他描写,而蜀国当时正在用人之际,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对这么一员大将熟视无睹,先主传里有记载,刘备伐吴前,还是很看中马超的,甚至一度让他协助魏延防守汉中,但此后再无具体安排。整个就是只封了个将军,没安排任何实权,仅仅徒有其表,对于一位作战经验丰富,而且对北伐路线,环境都熟悉的将军,怎么可能闲置不用呢?所以我才去猜想马超在蜀军里并不受欢迎,因为马超的名声本身就差,古人又看重这个,所以猜想这个事情可能是假的,但估计有类似事情发生,后人用春秋笔法,把关老爷也扯了进来,显示的更重一些。如果是这件事是假的话,我们可以想一下,山阳公为什么要造马超的谣呢?
3 马超南奔张鲁是因为夏侯渊援军已至,可不是被杨阜等人打败。
这个就更有差错了,夏侯渊传写的清楚,马超第一次造反,失败后,杀韦康夺陇西,渊未赶到,康已败,而后氐人造反,夏侯渊就引兵回去了,而后康的部下预谋,由姜叙在卤城起兵呼应,骗马超去打姜叙,然后杀了马超全家,关闭城门,不让马超回来。马超只好去投张鲁,然后再借兵去打西凉,这时候姜叙向夏侯渊求救,夏侯才发兵去救,这段描写很详细,马超又丢了一次人,夏侯来不及向曹操禀报,就带着张合去救援。张合带5000步兵作为前锋,未战,马超就败走了,(遂行,使张郃督步骑五千在前,从陈仓狭道入,渊自督粮在后。郃至渭水上,超将氐羌数千逆郃。未战,超走,郃进军收超军器械。渊到,诸县皆已降。)
我再把夏侯渊的原文发一下,楼上仁兄细查,(十九年,赵衢、尹奉等谋讨超,姜叙起兵卤城以应之。衢等谲说超,使出击叙,於后尽杀超妻子。超奔汉中,还围祁山。叙等急求救)这写的很清楚了,马超先投奔的汉中,第二次打西凉时,夏侯才真正跟马超交过手。结果也是马超败了。
4 有机会讨伐凉州,就等于一定要拿下凉州才算本事?
凉州是马超的老家啊,他的根据地。你们对马超的评价不是主要就来自杨阜那句:"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这句话说的多明白,马超很厉害,甚得当地民心,要是不继续追击一棍打死,这里肯定要被马超夺过去。所以我才着重说小马二伐凉州的故事,曹操没继续追,结果呢,马超两次都打了败仗,全家剩余的老小也都死了,最后在张鲁那里也呆不下去,只好投靠刘备。所以这对马超是个极大的讽刺,凉州是他的根据地,有他的不同戴天仇人,韩遂杀了他母亲(或者后妈),姜叙等杀了他妻小。他两次都没能如愿,可见他的本事。这跟曹操伐吴根本不一个概念。
5 最后一点,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
鲁不足与计事,内怀於邑,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这里面我也有几个疑问。一是张鲁待马超甚厚,一是打算嫁女儿,二是借他兵去报仇,三是给军权。不足与计事恐怕只是面子上的写法,毕竟他是投靠刘备先主的人,陈寿和裴多少要给点面子。二是杨白等欲害其能我在其他地方看过一个解释。这个能的意思是招摇,意思是马超太招摇,引起别人妒恨。张鲁待马超不薄。一直到马超反叛,也没杀他妻子,直到后来曹操把马超小儿子秋交还给张鲁,张鲁才亲手杀之,可见张鲁有多恨马超。
我一直都不明白,马超在史上一直是个无情无义的家伙,也没多少显著功劳。怎么这里一个个都要从字缝里扣点东西出来给小马平反?
你们说打仗厉害,三国志根本没逼曹操割须弃袍这回事,武勇很高?看到许储连动都不敢。当地一霸?跟着老爹打韩遂,输。造反?被一帮无名小辈搞到妻小被杀,投奔汉中,再回去报仇?张合急行军5000步兵吓的不敢交战,再败。人品更不用说了,除了马岱,全家人都死在他手上。唯一一次记载打了胜仗是支援曹操,被派去打袁绍的部下郭援(这是什么货色?三国4流货色,山大王也),而且是官渡之战结束后的事情,结果呢,唯一打胜的一次,还被郭援打伤了脚,最后是庞德杀了郭援给他报仇。
马超啊马超。要是你知道后世有这么多人替你说好话,你九泉下也该安心了吧。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lvbing2002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203544
注册
2007-8-18
#3
发表于 2007-8-31 15:1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恩,的确不用讨论那么多,我只是说,历史上能够证明的事情:
一,马超人品很差,
二,没有什么显著战功,历史事迹败多胜少。
只是,我对兄台两点不敢认同,别的不浪费口舌了,都是不清不楚的东西。
QUOTE:
原帖由 lvbing2002 于 2007-8-31 12:35 发表
恩,因的意思,这样解释也很对,但整句话的意思并没有改变。还是指马超的富贵是因为穷途而来,这个大体意思没改变。
假如某人破产以后,重新创业成功,难道能说他的成功是因为破产而来?
评语很清楚,“因穷至泰,不尤愈乎”您认为该怎么解释,我怎么老觉得在咬文嚼字。这不就是(因为穷途反而受到恩宠,不是更胜过从前吗?)的意思。难道我说错了?马超传几次提起,马超是穷途才投刘备,而且投靠刘备也就是小马的光辉事业的终结了,他还有什么发家。这里您几次都解释的都莫名其妙。
二是我解释马超的事迹时其实只有一个用意,马超并不是神化中百战百胜的将军,相反,他经常打败仗,请问,那里可以看出来马超军事能力高超?我没说他是庸才,但他决不是什么军事天才。
别的不想多说了,再说都是浪费口舌。变成咬文嚼字的游戏了。
本来不想说的,可兄台动不动就要我引经据典,好吧,解释最后一次。
(最后提一句,郭援是山大王?高见,哪座山的大王啊?)您原话。
请读钟繇传与张既传。
当时马超是去援助平阳,我再解释下当时状况,官渡后,匈奴单于援袁尚,于平阳作乱,原话"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
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
然后,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
不知道这个寇算不算山贼的意思。另外匈奴本身也属于寇的概念,这一仗本身就是钟繇在指挥,马超只是援军,不去争论马超 钟繇谁功劳大,但是官渡后,袁家很多将领落草为寇, 或者与贼勾结作乱,这是有出处的。
马超那一仗是在平阳打的,这您应该知道吧,我说与寇交战,没有胡编吧。您不清楚的就不要乱扣帽子了。然后我也没歧视小马,只是照实说。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7 01: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85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