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徐德亮退出德云社的一点看法
性别:女-离线 acceehi
(轩辕第二富婆)

秦国公主
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575
帖子 3483
编号 20125
注册 2004-10-30
来自 九河下梢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8-9-20 20: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徐德亮退出德云社的一点看法

关于徐老师退出的原因,在下有一些管窥蠡测,虽然是捕风捉影,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但也不过是一己私见,本人概不愿因此言论,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徐老师是德云社草创以来最早的一批跟随郭德纲演出的演员之一,应该算是德云社的元老级人物,在那个筚路蓝缕的时代,演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亲密而融洽的,在郭德纲早期的单口中,我们能够听到拿徐德亮砸挂的影子,比如珍珠翡翠白玉汤中,“皇上说了,傻子最好。——徐德亮连升三级。”徐德亮也有一个叫做郭德纲传奇的段子,借用相声名字将郭德纲砸的体无完肤。这样美好而和谐的气氛随着郭德纲的大火特火而变了味道,尤其是当德云社成为一个娱乐公司、郭德纲以法人身份成为德云社的老板之后。在徐老师最近一段时间的演出中,如《济公传》评书以及在天津八一礼堂的分社专场中我们能够听到这样的抱怨:“郭德纲一场挣几十万,我和王先生演一场四十”。当然,我从来没有认为徐老师会因为钱的问题和德云社分道扬镳,在徐德亮老师的修养和阅历面前,如果他愿意,他根本就不在乎钱。钱只是一个浮泛在大量复杂矛盾表面上的一个肤浅而又棘手的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徐老师失去了对德云社、自己曾经为之付出过青春和心血的德云社的终极认同感。当德云社只有数位老中青三代演员惨淡经营的时候,徐德亮之所以和郭德纲勉力合作,因为他知道他为之努力的德云社是他们的,但是当有朝一日徐老师发现德云社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属于了曾经与之并肩、而今虽然拍着他肩头口口声声地称呼他亮子,但心里早已不把他当作师弟或是不完全当作师弟的郭德纲的时候,学中文出身的徐老师用敏感的神经觉察到了演出已经变了味,因为他知道他的演出不再是为了他自己和他们的德云社,当他和王文林老先生在舞台上机械性地演出早已经表演过无数次的传统节目的时候,他知道他在为谁表演,不,工作。如果说得严重一点,徐德亮老师也许会认为郭德纲在剥削他,而这种剥削的代价便是那并不能让他和王文林先生满意的薪水,我们前面说过,钱不会是徐老师离开德云社的原因,但是徐老师应该不会愿意在他本不满意的薪酬待遇下侍奉一个曾经和他共同努力,而今却成为他老板的人。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徐德亮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和郭德纲的一夜成名密不可分,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在一开始知道徐德亮的名字时,上面贴的标签是“郭德纲的师弟”,没有今天的郭德纲,就不会有今天的徐德亮。当然,这里并没有半点指责徐老师忘恩负义的意思,相反,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徐老师并没有亏待德云社,十年来坚持不懈的演出已经足以让徐德亮可以像关公那样潇洒地说“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已报答过曹公了”。当徐德亮决定离开他曾经无限爱恋,甚至为之辞去待遇不菲的工作的德云社的时候,这种聚散依依却又无可奈何的感情是高峰、于谦这种半路加入的演员无法体谅的,他们毕竟不是伴随着“他们的”德云社一起走过来的。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徐老师一定知道文种和范蠡的故事,一旦意识到郭德纲与勾践同样“可以共贫贱,不可以共富贵”,徐老师灵魂中的潇洒与飘逸足以让他想陶朱公一样毫无牵挂地泛舟五湖,只不过在他身边陪伴的不是绝世美女西施,而是有点意思的王老先生而已。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21: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