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边城玫女 于 2006-11-8 18:38 发表
《碧血剑》最后结尾说阿九拜入木桑门下,成为清初一代大侠,后来甘凤池为其门下所出。。。
这个有什么根据么
《江湖异闻·甘风池》篇记述:“康雍间,以拳勇鸣于大江南北者,凡十人:甘风池尚系第七手……第二手系吕晚村之女,年十六、七而身轻如燕……第十手名白泰官,艺不及人,而能腾踔空中,一跃数十丈。”
《清代述异》一说为八侠之一:“首僧了因、次吕四娘、曹仁父、路民瞻、周浔、吕元、白泰官、甘风池,各精一艺……”还特别注明:“四娘,晚村先生孙女,国仇家难,刻不去怀,浪迹江湖,盖将以结纳豪杰,共图大事,非徒博侠客之名而已。”
本来想冒充达人的.....
吕四娘的祖父吕留良,人称晚村先生,学本程、朱,志向卓绝,誓不仕清,垂老呕血,著作宏富。立论多言《春秋》义理。尝写诗述怀:“谁教失脚下渔水,心迹年年处处违。雅集图中衣帽改,党人碑内姓名非。苟全始终谈何易,饿死今知事最微。醒便行吟埋亦可,无惭尺布裹头归。”死后因受湖南会审要犯曾静文字狱的供折牵涉,被掘墓戮尸,其子毅轩及家眷尽发配边荒,鲁迅所称许的《清代文字狱档》里曾记述此案。
广慈看四娘功夫已成,满心欢喜,就把自己的身世详细地告诉了她。原来她是前明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当年在危难中得到周国丈的庇护,逃入山林,遇见异人传习剑术。因被父皇砍去一臂,时人称为“独臂老尼”。她自13岁出宫,至此已有九十多年,今已风烛残年,国仇未报,引为憾事,幸而在此遇见四娘,不能不把希望寄托于她。
这一段似乎没有提及相关文献,大概是传说或后面的那些吕的事迹里提过吧。
杂著和野史,正史向来不许它登“大雅之堂”的。因为这种记载有真有假,且又符合人们仇恨暴逆,同情善良和被欺压的弱者的愿望,所以流传很广,成为剑侠小说的先声。关于吕四娘轶闻,《满清外史》、《清史要略》、《清潭》、《江山万里楼诗抄》和其它书,均偶有所载。据悉以此为内容的专著,有《神州英豪》和《雍正剑侠图》等书。有人说,《聊斋志异》中《侠女》篇,与此情节有相似处,但是作者蒲松龄(1640—1715)比雍正早死二十年,由此来看,当然不可能是一回事情了。
http://www.wushu.cc/news_view.asp?id=280
就武侠而言,可以从梁羽生的小说里为金庸小说找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