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马岱于2004-06-26, 10:48:40发表
当2002年德国夺取世界杯亚军以后,很多人都看好德国会复苏,结果成这样,这次德国是启用了一些年轻球员,但不能改变整体落后的局面。这倒是我想起了世界杯的中国队,当时中国队启用一些年轻球员打最后一场,结果现在那些经过“锻炼”的年轻球员,有些已经进不了国家队了,真是莫大的讽刺。
作为足球强国的国家队,球员必定是选拔出来的,而不是成长起来的,只有整体基础好了,谁状态好带谁,艾切贝里亚98年就进过国家队了,后来状态不好,就进不了了,现在又回来了。而劳尔、皮耶罗、维埃里等不管状态好坏,都把持主力,这样对国家队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你提到的上面这些球员是还可以,但问题是以后还行不行?谁也不知道,德国的问题是可挑选的人太少,前锋只有库兰伊一个,博比奇明摆着是状态越来越差,偏偏以前进不了,现在反而能进了,德国的窘境可见一斑。
2002世界杯的巴拉克不是称为德国的希望吗,现在的状态也在下降,包括斯耐德、克罗斯、卡恩,后防还得用老迈的诺沃特尼和沃恩斯,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们跑不动了,但就是无人可用。
真打假打之说求同存异吧,不过我一向不会用中国球员的行为定式套到欧洲球员身上,总体上说,要在世界大赛上打一场假球难度很大。
至于压力对心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很多有关教练的传记都有大量他们怎样在大赛前调节队员心理的内容,在水平接近的比赛里这甚至是决定性的。
德国在中后卫等位置上同样有不少新人,梅策尔德如果不受伤,沃恩斯打不上主力,鲍曼的位置本来也是凯尔的。真正问题在于前锋线,尤其是在他们其实能提供不少有质量的传中球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