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劣弧 于 2011-8-19 02:54 发表
^_^,你又范常识性的错误,为什么我说许诸和典韦的力气大,先说许诸,许诸可不是肥,身长8次,却腰大10围,许诸是个纯粹的武夫,具有极高的战斗力,这不需要推测,这身材宛似一个体型健硕的猛虎,绝对孔武有力。再加上其倒拉奔牛百余步,这双臂至少有千斤之力。典韦也是有力气的描写就是单手扶稳快倒的帐下大旗巍然不动,再有挥舞双人做战。所以说他们是超一流最有力气的是成立的。可这俩个人有对一流武将的击杀么?不仅没有,即便连击退、获胜都没有。故斩杀一流武将需要不是力气,更多的是绝伦的武艺!
我说过当你只看见斩颜良马快的时候你将错漏很多东西。很多人认为关羽斩颜良靠的是马快,凭的是颜良措手不及的运气,其实不然。关羽斩颜的的难度绝对是整本《三国演义》最难的武将个人行动,因为给关羽的机会只有一次,并且必需击中。我很奇怪,这么多人在找什么体力,压力为别人开脱的时候,却从没有想到关羽的这一击需要面对多大的压力,比起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大,当然以关羽的性格这些所谓的压力肯定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因为关羽是个武艺绝伦的孤傲者!机会只有一次,所以关羽的判断不能丝毫出错,何时近身,何时起手甚至连何时下马拾取首级要拿捏的分毫不差。以颜良这个级别的武将,防御近身兵器就如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即使措手不及那也是很短的时间。赤兔马的速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快过冷箭。看看颜良军的反应:等关羽出去了才反应过来。看看曹操的反应: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杀颜良是一个不容失手,所以判断不能丝毫出错,细节要拿捏的分毫不差的个人行动,不快准狠这么行?不武艺绝伦又如何办到?天天只强调赤兔马这不是死读书么!
我说俩次单挑误判中箭是指与黄忠、庞德,偷袭是指姓韩的。关羽中箭除了韩福那一次其他或多或少是有原因的,况且别人中箭挂的多,关羽只是受伤,究竟是射他的人箭术水平不行还是.......?
500弓弩手只射中一箭右臂也不能说反应差吧,另外关羽中的是弩箭,弩箭的特点比弓箭小,速度与穿透力比弓箭大。再有以立马扬鞭这个动作来看,关羽有没带刀的可能性!还有如果使刀的武将都不能躲箭、拨箭他们冲阵又是如何办到的?或者你就告诉我关羽冲阵是如何办到的?
黄忠的那一箭,《三国演义》虽不是武侠小说,但是武将下个腰应该没问题,卧在马上也没什么问题。既然关公注意了100%的命中率就未必了!
其实被射死的名将多的是,个个都是力量型的?
在判断他人常识性错误之前不知你是否确定你是否具备常识呢?
“先说许诸,许诸可不是肥,身长8次,却腰大10围,许诸是个纯粹的武夫,具有极高的战斗力,这不需要推测,这身材宛似一个体型健硕的猛虎,绝对孔武有力。再加上其倒拉奔牛百余步,这双臂至少有千斤之力。典韦也是有力气的描写就是单手扶稳快倒的帐下大旗巍然不动,再有挥舞双人做战。”
我常识错误错哪了?你引了这么多描写许诸体型彪悍 倒拉双牛 典韦单手扶旗说明二人力大我承认 我没说过这二人力气不大...不信你再回头去看看
你常识错在“拿这两人力气大”引证“关羽技巧流” 麻烦再回头去看看你先前发的帖子
现在又凭“关羽斩杀过颜良文丑 而许诸典韦没杀过一流的武将”来证明“力大者必须配合斩杀一流武将的战例”才能说明其武艺技巧的高超
我已在330楼充分引证分析了 关羽斩颜良的所谓快狠准引申到技巧流 纯属子虚乌有 从书中只能得到关羽出刀狠的描写
330楼我还引证了关羽所谓“绝伦的武艺”在面对弓箭之际 显得十分笨重 这也并非力大者的通病
你看不上许诸、典韦没斩杀过一流武将 这本来就不是二人的职责 这二人是曹操的贴身侍卫,跟曹仁、夏侯渊这些外将有很大区别 当然立功的机会要少一点
《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马超赶到河岸,见船已流在半河,遂拈弓搭箭,喝令骁将绕河射之。矢如雨急。褚恐伤曹操,以左手举马鞍遮之。马超箭不虚发,船上驾舟之人,应弦落水;船中数十人皆被射倒。其船反撑不定,于急水中旋转。许褚独奋神威,将两腿夹舵摇撼,一手使篙撑船,一手举鞍遮护曹操。
不用我多说什么 关公有一次这样的表现 那比什么“巧杀颜良”有说服力多了
你说我在找什么体力,压力为颜良开脱的时候,却从没有想到关羽的这一击需要面对多大的压力,还比起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大,当然以关羽的性格这些所谓的压力肯定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因为关羽是个武艺绝伦的孤傲者!
请问关羽承受了什么“如此巨大的压力”?心里压力?身体压力还是放了大话唯恐无法交代的压力?麻烦引证分析
关公杀颜良是一个不容失手,所以判断不能丝毫出错,细节要拿捏的分毫不差的个人行动,不快准狠这么行?不武艺绝伦又如何办到?天天只强调赤兔马这不是死读书么!
首先,请别再反复强调“快”“准”,在你充分驳回330楼我的引证分析之前
说什么”关公杀颜良不容失手,判断不能丝毫出错,何时近身,何时起手甚至连何时下马拾取首级要拿捏的分毫不差。”
关公杀颜良,从土坡上冲下是有准备的 整个冲刺过程关羽至少有机会调整和判断你所谓的“何时近身,何时起手甚至连何时下马拾取首级”这种问题 我晕
颜良呢?你有给他判断的时间么?那凭什么我要厚此薄彼 充分考虑关公斩将的这点那点因素?
就这样 你还要为关羽什么狗屁压力找借口?我说赤兔马 你又不高兴 说我死读书
罗贯中在此之前给关羽赤兔马 自然有凸显赤兔马价值的意思 你说关羽第二 老罗又把战功一部分给赤兔马 关羽本身就是靠颜良、文丑抬身价的 老罗岂不自己抽自己耳光?
那大可以像蒋干盗书一样颠倒下顺序 关羽骑一匹凡马斩了颜良文丑 曹操敬佩得五体投地 赐关羽赤兔 也更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