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 重新排版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好久不见96nn先生的文章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燕波钓叟 于 2006-12-9 17:35 发表
嘘嘘,96NN就没来过轩辕,并且实际意义上的大作只有这一篇

可我在其它论坛已看到过不少了,原来都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作”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老友可谈不上,不过以前经常看96先生的文章而已,印象比较深的是重论澶渊和议的一篇。

关于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倒没96先生研究得这么细致。不过对宋辽之战中涉及到的一些有点想法。

实际上宋朝既然想收复燕云,就不可能对燕云的当地汉人军民熟视无睹。雍熙北伐后期,潘美、杨业部被辽军打败,杨业失陷于敌,实际上都是为了掩护当地边民撤退,否则如果只有军队,基本上是可以安全撤退的。

另外宋军北伐时,也有不少被宋朝方面称为“义民”的民众自发组织袭击辽营,经常杀个辽军头目之类的投奔宋军,宋太宗为此也专门下诏褒奖安抚,并召其中勇者从军。

只可惜宋朝在这方面一直没有一个成体系的制度,未能重视失地的汉人力量。96先生说这些汉人在宋、辽、金三方都倍受歧视和不信任是有道理的。

当年周世宗收复三州、三关时,军队还没到,辽将就迎降(都是汉将),可见他们当时对中原的归属感是很强烈的。这些汉人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却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没有归属感,民族矛盾、家国矛盾一直是缠绕在这个地区的居民心头的大问题。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5 17: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17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