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武功盖世和勇猛无敌著称的名将有多少?, 限于中国古代历史,不算小说演义
性别:男-离线 楚啻
(统率94 武力91 智力75 骑兵S)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204
帖子 435
编号 1981
注册 2004-8-10
来自 湖北


别把吕布忘记了啊
“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这可是有历史记载的单挑
其他人有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楚啻
(统率94 武力91 智力75 骑兵S)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204
帖子 435
编号 1981
注册 2004-8-10
来自 湖北


布自以有功于袁氏,轻傲绍下诸将,以为擅相署置,不足贵也。布求还洛,绍假布领司隶校尉。外言当遣,内欲杀布。明日当发,绍遣甲士三十人,辞以送布。布使止于帐侧,伪使人于帐中鼓筝。绍兵卧,布无何出帐去,而兵不觉。夜半兵起,乱斫布床被,谓为已死。明日,绍讯问,知布尚在,乃闭城门。布遂引去。

这段说的是吕布的临危不乱。足以说明他的胆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楚啻
(统率94 武力91 智力75 骑兵S)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204
帖子 435
编号 1981
注册 2004-8-10
来自 湖北


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袁绍的属下“不敢追”
说明他的威名。
击破张燕,也算是有足够实力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楚啻
(统率94 武力91 智力75 骑兵S)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204
帖子 435
编号 1981
注册 2004-8-10
来自 湖北


我晕,我在说历史,老兄给我扯演义
1,历史上吕布只有赤兔,没有方天,他的武器是矛
2,黑山贼并不是乌合之众,何进、董卓均拿他们没办法。
3,吕布在剿灭黑山贼时,常常亲自上阵。
讨论的是吕布的勇猛问题
不是说吕布是不是英雄。
公孙瓒带兵还算可以,
上阵……算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楚啻
(统率94 武力91 智力75 骑兵S)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204
帖子 435
编号 1981
注册 2004-8-10
来自 湖北


嘿嘿,keds167兄似乎说的又是演义
董卓进京的初期,其名声相当不错。《后汉书》《董卓列传》有云董卓初时“……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毖、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其染党锢者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陈留孔宙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资治通鉴》又云:“……董卓率诸公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悉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孙”,陈蕃、窦武乃天下名士,灵帝时为宦官所枉杀,当时天下士人百姓皆冤之,而今一朝得雪;大儒蔡邕,先也因为得罪宦官,“……徙朔方,会赦得还。五原太守王智,……奏蔡邕谤讪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积十二年”,董卓进京后又辟之,“……(蔡邕)到,署祭酒,甚见敬重。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迁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正因为这样,蔡邕才有在董卓死时,于王允席上感董卓知遇之恩的一叹,以至身死。这个时候,董卓俨然是个贤臣,天下栋梁的模样,可是老兄一句话,董卓就一无是处。
至于何进,汉代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首席功臣(或者镇压人民起义的首席罪人),在老兄口中却是裙带关系。何进也真是冤枉:我一靠妹子吃饭的废物,怎么糊里糊涂就把黄巾几十万给镇压了呢?冤枉啊冤枉……(这可能么?)
什么是勇猛?
1勇猛不是白痴
是要有一定领兵打仗的能力
不能领兵只会打架的是炮灰
2要有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表现
否则只能算儒将,如果不具备儒将的智谋
那就是废材
3要有临危不变的胆色
像典韦的表现不叫勇猛,叫蛮干
以上的几条吕布都具备。
凭什么不算猛将了?
给个理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楚啻
(统率94 武力91 智力75 骑兵S)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204
帖子 435
编号 1981
注册 2004-8-10
来自 湖北




QUOTE:
原帖由keds167于2004-08-16, 10:43:17发表
汝所说的几点是做将领的基本观点。任何将领都该具有这三点。但这并不能用来衡量勇猛之将。封建历史上,还真没有任何人能做到临危不乱的。这只是做将领都希望的理想境界罢了。再者,面对弱者,即使…………便是长平公主的家奴,后为其姐卫子夫举荐,终成就一代名将。但他证明了自己实力,虽有裙带之名却有惊世之才。然何进鼠辈焉能与之抗衡。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
此等毫无见地的人又由何与自己的官职相称,可谓自取其祸也!…………    布问太祖:“明公何瘦?”太祖曰:“君何以识孤?”布曰:“昔在洛,会温氏园。”太祖曰:“然。孤忘之矣。所以瘦,恨不早相得故也。”布曰:“齐桓舍射钩,使管仲相;今使布竭股肱之力,为公前驱,可乎?”布缚急,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三国志——魏书〉
   此等贪生怕死之辈,空有一身高强武艺又有何用,而面此张文远将军便比其勇猛千倍矣!
    公孙瓒,河北之第一勇猛之者也。其〈三国志—— 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传中有记载:
公孙瓚字伯珪,………………遂举兵与绍对战,绍不胜。
   以吾观之,此等人物才可谓三国第一勇猛之士也!
                           

兄举例洋洋千言
粗看有理有据
实则无一句切中命题

QUOTE:
汝所说的几点是做将领的基本观点。任何将领都该具有这三点。但这并不能用来衡量勇猛之将。封建历史上,还真没有任何人能做到临危不乱的。这只是做将领都希望的理想境界罢了。再者,面对弱者,即使再多,表现出的英勇,并不能说明他的勇猛。相反,只有在面对比自己强的人面前,为被其气势所迫,表现出的才是真正的勇猛,这一点显然子龙将军做的就比较好

此言不错~
我以前说:
“但史书记载布自以有功于袁氏,轻傲绍下诸将,以为擅相署置,不足贵也。布求还洛,绍假布领司隶校尉。外言当遣,内欲杀布。明日当发,绍遣甲士三十人,辞以送布。布使止于帐侧,伪使人于帐中鼓筝。绍兵卧,布无何出帐去,而兵不觉。夜半兵起,乱斫布床被,谓为已死。明日,绍讯问,知布尚在,乃闭城门。布遂引去。这说明了吕布的临危不乱。”
兄以为“封建历史上,还真没有任何人能做到临危不乱的。这只是做将领都希望的理想境界罢了。”,那么这样看来,吕布的“临危不乱已经极为可贵。——这不是我的观点,是兄台的逻辑。

QUOTE:
至于董卓,虽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然讨黄巾,军败抵罪;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众而还,屯住扶风。
   遣军到阳城。时適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至于奸乱宫人公主。以此观之,卓可谓世间“独一无二”的“勇猛者”也!

观我以前帖子,我说的理由是:董卓、何进、袁绍有足够的用兵能力、但却没能剿灭张燕的黑山军,说明黑山军有足够的战斗力,吕布打败黑山军的功绩不可抹杀。但兄却张冠李戴,把董卓说成猛将……不知道兄台是不明白我的意思,还是有意诡辩。

QUOTE:
   进字遂高,南阳宛人也。异母女弟选入掖庭为贵人,有宠于灵帝,拜进郎中,再迁虎贲中郎将,出为颍川太守。光和*(二)**[三]*年,贵人立为皇后,征进入,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后汉书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 第五十九》,这难道不能说明他的裙带关系吗?当然,裙带关系并不一定是废物,因裙带关系造就一代名将的也是大有人在的,如大将军卫青便是长平公主的家奴,后为其姐卫子夫举荐,终成就一代名将。但他证明了自己实力,虽有裙带之名却有惊世之才。然何进鼠辈焉能与之抗衡。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

不可否认何进在政治上十分弱智,但政治上弱智的人不等于白痴。同样没有政治头脑的关羽仍然是一代名将。而且何进毕竟是镇压黄巾起义的最高军事统帅。历史自有记载,不是阁下一句“鼠辈”就完全否定了的。

QUOTE:
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
    布问太祖:“明公何瘦?”太祖曰:“君何以识孤?”布曰:“昔在洛,会温氏园。”太祖曰:“然。孤忘之矣。所以瘦,恨不早相得故也。”布曰:“齐桓舍射钩,使管仲相;今使布竭股肱之力,为公前驱,可乎?”布缚急,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三国志——魏书〉
   此等贪生怕死之辈,空有一身高强武艺又有何用,而面此张文远将军便比其勇猛千倍矣!

史书记载得很微妙:太祖有疑色,为何有疑色?是曹操突然思维短路?恐怕不是,恐怕还是曹操觉得吕布说得有道理。哪句有道理?自然是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这说明的是什么?说明吕布的军事能力是曹操也肯定了的。
什么叫“贪生怕死”?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吕布当年已经50岁,人老了自然更加眷恋生存的时间。张辽那时年轻气盛,年轻人的冲动不叫勇猛不怕死,叫破罐子破摔。

QUOTE:
公孙瓚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瓚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瓚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迁为涿令

老兄注意啊,这里不是说公孙瓒一人杀数十,而是他和他的从骑共杀数十,而且自己损失过半。以数十战百人并不是什么希奇事。比之陈庆之以8000战数十万,且杀敌过万,又算得了什么?

且公孙瓒除了这一点勇猛之外,其他的,兄举了洋洋洒洒上百字,我也没看出说明了什么问题,难道是说写典略的人文采很好??
而吕布的表现呢?

QUOTE:
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

精兵万余,骑数千。袁绍当时仍在和公孙瓒抢地盘,能分给吕布多少兵马?吕布本人的部曲能有多少,主帅亲自上阵是什么概念?说明1、本队人少,没有坐镇也能指挥,2、战斗十分艰苦。
这也是以少打多,而且本来是在吕布应该防守的情况下。(公孙和袁绍争战,张燕才趁机出山的)。结果是什么?是“破”。防御的吕布“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
”不是说仅仅防守而已,黑山军基本上就在那个时间被灭了。

QUOTE:
。……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什么叫“众”追之,说明比吕布人多。袁绍会不知道吕布有多少人么?袁绍会不知道吕布的威名么?袁绍会派会被吕布吓回来的人追吕布么?袁绍如果真能这么想,他应该早死二十年。
至少,袁绍派遣的人数是“袁绍认为能够杀掉吕布的了。
可是仍然被吓了回来。为什么?说明吕布的战斗力之可怕,已经是袁绍无法控制了,对袁绍已经构成了威胁。

QUOTE:
……遂举兵与绍对战,绍不胜。
   以吾观之,此等人物才可谓三国第一勇猛之士也!

这一段后面的呢?为何没有公孙瓒“坚守”易京,战败身亡的一段了?

公孙瓒的一生

可有堂堂正正正面与对手“且卻兵,但身决胜负”没有,吕布有

公孙瓒一生可有在对手派来刺客,却不动生色,悄然脱身的纪录?没有,吕布有

公孙瓒可曾多次亲自上阵杀敌、斩将夺旗?没有,就只有那次不走运碰上一队游骑,没办法了和人拼命。吕布却是陷锋突陈的常客。

公孙瓒何时有过用威名吓跑对方优势的追击者?

公孙瓒可曾因他能力,让袁绍说出过:“缚虎不得不急也“??连他曾经打败的对手都看不起他,能力从何而来?

如此种种

公孙瓒为

QUOTE:
以吾观之,此等人物才可谓三国第一勇猛之士也!

吕布反而一钱不值

是为何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楚啻
(统率94 武力91 智力75 骑兵S)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204
帖子 435
编号 1981
注册 2004-8-10
来自 湖北




QUOTE:
原帖由keds167于2004-08-23, 13:15:35发表

  。。。



QUOTE:
绍派人追布,真是为了杀他吗?这只不过是他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一个被天下人唾弃的家伙,不需要那么小题大做,稍微用一下也就够了,你以为他真的勇猛吗?那为什么不打回长安呢?

同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你以为公孙瓒真的勇猛吗?那为什么不打回南皮呢?“勇猛”和“实力”是两个概念。按你的说法,这袁绍也是极度无聊,对付一个“不需要那么小题大做”的家伙,又是派刺客,又是派军队追杀~只是为了“稍微用一下”。

QUOTE:
至于太祖有疑色,倒不是因为“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也。”,而是太祖觉得此人说话毫无信任可言,只是在等待旁人从中支持自己。也是避免怠慢降者人人自危罢了。文远乃忠义之士,汝却说此人破罐子破摔,而说布此举只是眷恋生存的时间,那日后人人都仿效汝所说,那这个国家焉有不亡之理,汝尽心为布辩解,吾倒认为是诡辩。

眷恋生存,仍不失名将本色,李秀成比之吕布如何?何况吕布只说了个“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也。”这一理由~这也确实是他的本钱。史书中不止一次提到吕布“善战无前”,曹操在他手下至少败了两次以上,难道曹操还会不明白吕布的实力?

QUOTE:
大凡勇猛无敌的名将,都对忠义恪守,不敢有侥幸活命之心。布乃反复无常的小人,虽武艺高强,却无忠义之情,此等三性家奴,有何以其资本却说勇猛。

如果如阁下所言,猛将必须“不敢有侥幸活命之心”,那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从何而来?如果不敢有侥幸活命之心,陈庆之北伐失败就该死在战场,不该化装逃亡;不敢有侥幸活命之心,杨再兴就该做一辈子土匪,不该投降岳飞;不敢有侥幸活命之心,关羽的过关斩将就不该存在……

QUOTE:
汝又言黑山军有足够的战斗力,但何惟独降曹,而不自己称王。概董卓、何进、袁绍有足够的用兵能力,但却没能剿灭张燕的黑山军,原因很是明显,不正说明他们的无能吗?况袁绍不同董卓、何进,此人无果断,只想保存实力,所以未曾轻出。而何进代表朝廷,一心想要立功,自然尽心竭力,而此人好打喜功,作战鼠辈,若果真不是白痴是什么。至于卓,谎报战功,杀狗充狼,而对黑山军和在其他战役,屡战屡败,落荒而逃,还什么有功于社稷,真是无耻不知其极。

曹操是何人?
公认的三国第一军事家,中华5000年评价军事家的话,曹操至少在前20名
拿曹操和何进比,你怎么不拿曹操和公孙瓒比?“袁绍不同董卓、何进,此人无果断,只想保存实力,所以未曾轻出”一个“无果断,只想保存实力”的人最后把公孙瓒打得大败。那公孙瓒岂不是比袁绍还不如的废物?

QUOTE:
所以说,武功盖世和勇猛无敌著称的名将,即使战败,也是顽强到底,并且兵退而不乱,战败而平稳。公孙瓒虽为人急噪,但却是见危而不乱。“瓚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可见勇猛,至于所带的人都是被数百人所杀,可其英勇不惧,又布何及。至于弟所说“不是说公孙瓒一人杀数十,而是他和他的从骑共杀数十,而且自己损失过半。”,弟还是未能解此话之意。就让愚兄代为详解——此是说他一人持矛当先,左右施为,独自杀伤数十鲜卑人,而左右皆被另外的百骑杀剩一半。虽说鲜卑人少,但善于马战,其勇力一人抵中原百十人,而陈庆之以8000战数十万胡骑,乃是出奇不意,若明刀明枪又敢吗?而公孙瓒“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可见,是被鲜卑人偷袭,对原本毫无准备的公孙瓒,对此,能毫无惧色,勇猛对敌,真大丈夫也!又岂是弟所能妄加揣测的!

“(公孙瓒)一人持矛当先,左右施为,独自杀伤数十鲜卑人”这里更是另人费解,公认的历史第一猛将楚霸王,最后一战中也才杀伤了数十人,便力尽而自尽身亡,为何这位从历史到演义都无猛将声誉的公孙瓒,连杀数十人,反而大胜。由此可见公孙瓒不仅猛将、实为古今中外第一人!

QUOTE:
至于弟所言“公孙瓒可曾因他能力,让袁绍说出过:‘缚虎不得不急也’连他曾经打败的对手都看不起他,能力从何而来?”,瓒视绍乃仇人,如何又‘缚虎不得不急也’,况瓒手下惟云勇猛,绍之大军,文武虽不及操,却胜瓒足以,以区区兵力,焉敌绍。且绍无后顾之忧,一心对瓒,又有援兵,瓒何能不败。

我以为,兄看史书,仍不仔细,当年公孙瓒与袁绍北方争霸之时,公孙瓒的实力并不亚于袁绍几分。关东诸侯征伐董卓时,真正保存实力的不是袁绍,而是这位公孙大叔。公孙瓒没有参加关东联军,他在那时正在北方发展势力。
如果玩过三国志9的IF剧本“白马将军威震九州”,就会知道当时的公孙瓒占有多大的势力。而当时的张燕也和公孙有一定默契,可以说,如果算上张燕这一助力,两人实力是相当的。“况瓒手下惟云勇猛”,这一句使得我再次怀疑兄是否在看史书。且不说赵云的勇猛性有待争议,就算勇猛又如何?一个骑兵队长而已,百十来兵,有何作为?

QUOTE:
弟所言,乃不明就里耳。当今天下,若与其说布、卓、进之辈为武功盖世和勇猛无敌著称的名将,倒不如说瓒更为合适,只是此人被迫入绝境,枉送命耳!

至于这一句,兄就是有意栽赃,吕布的勇猛无敌不仅在当时享有盛名,后世更有演义将其神话,至于何进董卓,普通军阀(是普通军阀不是普通废物)而已,兄不仅要把他们捆在一起,而且一齐打包送给小弟,小弟消受不起。有一吕布能称猛将,足矣。
还有就是“三姓家奴”一词,纯属罗灌水创造,地球人全知道。不知为何这也成为兄台的理由,难道兄台认为罗灌水的大作才是“正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楚啻
(统率94 武力91 智力75 骑兵S)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204
帖子 435
编号 1981
注册 2004-8-10
来自 湖北




QUOTE:
何谓“左右不忍”,弟之所言岂不自相矛盾。“左右不忍”难道就因为一定是他颇得民心吗?就不可以是因为他武艺高强,被人擒了,都有些不忍心吗?

既然已经承认了吕布的武艺高强,那么吕布已经满足了作为猛将的第一个条件.至于勇猛无敌,无敌的人自然是不存在的,能比较的就是公孙和吕布谁更勇猛.
阁下赞美公孙,来来回回就是杀鲜卑骑兵数十人,那么我早已说过多次,一个人在一场战斗中连杀数十人是不可能的。就算霸王再生也不行。何况这段纪录语焉不详。数十人对百人,是多少?50对100还是90对100?完全不可考,而吕布1200吓退30000却是白纸黑字。高下可辨。吕布的单挑、胜曹操、灭黑山,功绩也是史书记载。且不说武将应论功绩而不应论人品。就算论人品,吕布也不见得比公孙要低。
我们是在讨论猛将不是在招女婿。
还是那句话:
公孙可有堂堂正正正面与对手“且卻兵,但身决胜负”?
公孙瓒一生可有在对手派来刺客,却不动生色,悄然脱身的纪录?
公孙瓒可曾多次亲自上阵杀敌、斩将夺旗?
公孙瓒何时有过用威名吓跑对方优势的追击者?
公孙瓒何时能用1200士兵吓得30000大军不敢妄动?
作到了以上这些的反而不是猛将,只因一时运气不好碰上突袭,而不得不拼命的举动被阁下粉饰为“超越吕布的猛将行为”,岂不是很可笑?
猛将不是女婿,历史自有评价,一个在他生存的时代,就被人以“壮士、善战无前”评价的人(曹操说是“匹夫之勇”),和一个人没有多少威名的人捆在一起比较勇猛程度,简直就是对前者的侮辱。
如果只因一次拼命的行为便可称为猛将,当今世上,岂不猛将成灾?(监狱里多的是)
阁下读书不少,可是论辩之时,却不正面回答以上问题,专指着吕布的人品问题。不知何故?
(另:我马上回去上学,没多少时间上网,有兴趣讨论,寒假时也可继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楚啻
(统率94 武力91 智力75 骑兵S)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204
帖子 435
编号 1981
注册 2004-8-10
来自 湖北


与阁下辩论真的是很费力,我直指的问题避而不答。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无敌”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盖世”也一样。这种夸张是人们能够接受的(不要告诉我没学过语言学)。不存在什么文字陷阱的问题。
吕布是否猛将,历史早有定论,你我之争,纯口舌之争罢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10: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04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