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南呂‧四块玉】 离愁
性别:女-离线 花影吹笙

楚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794
帖子 4492
编号 1980
注册 2004-8-4
来自 云梦泽·楚


发表于 2004-10-28 16: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落花说的可能不是指意思,而是指韵律。

曲子我没有研究,不知道落花有没有作过,但我不曾见他的曲子作品,可能也是不很明了的。但落花是七绝圣手,小令也写的好,而这两种的格律都是很严的,尤其是要平仄不同韵。玉堂兄全曲除“浮”字外,全是仄韵,可能曲子对此没有什么要求,但在作惯了律诗和词的人看来,韵确是不合的,所以落花才说了一个“似”字,也不是肯定的意思,只是提出一点异议而已。

落花兄,我说的是么?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花影吹笙

楚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794
帖子 4492
编号 1980
注册 2004-8-4
来自 云梦泽·楚


发表于 2004-10-29 08: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多谢玉堂兄指点。

宋词先因为是入谱而唱,也是讲究音律的,所以有倚声填词之说,但因为时间、地域的缘故,后世之人已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了,故有了按谱填词。例如我料想《满江红》之曲必然是很为激昂的,但按谱填词不需顾及音乐后,缠绵悱恻的内容亦可填之了。元曲之不流通,可能也是太过拘泥于音律的缘故,若填词也一定要倚声的话,估计如今格律古诗就是一枝独秀了。凡事过于严苛,则必定曲高和寡,度曲之人远少于作诗填词之人,自身也是有原因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8 09: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69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