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于《静夜思》的一些看法
性别:女-离线 花影吹笙

楚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794
帖子 4492
编号 1980
注册 2004-8-4
来自 云梦泽·楚


发表于 2004-9-15 13: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4-09-15, 12:15:32发表

那么如何界定一首好诗?某家以为,所谓好诗须有四要:一曰情感真挚,二曰修辞精致,三曰音律和谐,四曰含蕴深远。四要齐聚,诗歌便有了鲜活的生命,有了兴发感动的生命。
既然有了一个标准,接下来就简单了,咱们来看看《静夜思》符不符合这四要。


若是辩论的话,找到公公一个罩门。
“某家以为”?公公,全篇都是你以为的,都是在你的定律下所作出的结论哟。那俺以为都不成立可以么?  
开个玩笑,别生气。
76,我已经讲完了,而且气得公公开辟新战场,现在该你接下去了。相信你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花影吹笙

楚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794
帖子 4492
编号 1980
注册 2004-8-4
来自 云梦泽·楚


发表于 2004-9-16 10: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气死~~,明明自家说法有漏洞,还讲我添乱。我就正经讲给你看看!!

情感真挚之说,76与俺都没有否认啊,对于诗歌来说,这一条都是必须的,没有感情,又如何能写的好诗词?但并不是情感真挚,就能写得好诗词的。它们之间是有因则有果,但并非互为因果。诗词贵在含蓄、讲求意境,含而不漏、欲语还休。通篇都是大白话,还有什么含蓄,还有什么意境?公公推崇的《静夜思》意境无非是淡淡乡愁,妇孺皆知,含蓄既无,意境又流于言表,还有什么值得深究的地方?能值得学习的不过也就是那种写入诗中的赤子之心罢了,所以正好给幼童作开蒙之用。

诗词贵在音律和谐,用词冼练,所以有一字千金、惜墨如金。贾岛韩愈推敲之说言犹在耳,王安石当年数改“绿”字珠玉于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相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过是诗人晚上失眠,一时的心血来潮,就算不能浓缩成床前月似霜,也不见得就是佳作了,可别忘了,公公推崇的《静夜思》可不是原作,而是经后人篡改了无数次了,在我们这个时代是这几个字,谁知道在未来又会不会被改的面目全非呢?若真是一字也不能移的佳作,又怎么会被改来改去?多半是后人觉得不够好,用字不够简练,可以再三推敲之故。

“昔我来兮,杨柳依依。今我往兮,雨雪霏霏”句是我在诗经中最是喜欢的,公公既要和《静夜思》来对比如何重新构境、如何感同身受的话,小女子就来对比一下咯。“昔”句全篇无一有写实的抒情之语,它重复写了别的什么了吗?它咿咿呀呀废话了许多了吗?很简单的两句话,但字里行间却处处可见落寞伤感、时光荏苒之意,名为写景,实是抒情,细细念来,套用一句红楼中的话,似嘴里含了个几千斤重的橄榄。《静夜思》呢?通篇下来,感觉就象一杯淡而无味的隔夜陈茶,而且还是被许多人喝下去又吐了出来的  (改了那么多字,又改了那么多遍),然后那些人嘴里还在说不错、不错,好茶、好茶~~  

  
76,看来公公准备学诸葛亮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花影吹笙

楚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794
帖子 4492
编号 1980
注册 2004-8-4
来自 云梦泽·楚


发表于 2004-9-16 11: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已经仔细看过了好多遍,正是因为不认同才反驳的啊?拜托,我上面的问句不是疑问,是反语,反对公公论据的话语。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花影吹笙

楚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794
帖子 4492
编号 1980
注册 2004-8-4
来自 云梦泽·楚


发表于 2004-9-16 13: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蒹葭苍苍于2004-09-16, 12:43:01发表

诗家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表面上纯为写景,但隐喻着的却是感情。所以那些句子才感人至深就是这个原因了。

我觉得这句话可用来形容“昔我来兮,杨柳依依。今我往兮,雨雪霏霏”,但对《静夜思》却并不尽然。《静夜思》是纯写景的么?它若是纯写景的,我也就推崇它为好诗了。76是不喜它的前两句写景之语,我就拿后两句来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写景么?瞧瞧,思字都上来了,还能说它和“昔我来兮,杨柳依依。今我往兮,雨雪霏霏”一样是纯为写景的么?我之所以推崇“昔我来兮,杨柳依依。今我往兮,雨雪霏霏”句,就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字是抒情的却让人字字感到情真意切。话在诗里,意在诗外,《静夜思》做到这一点了么?以上观点同驳公公回复之第三条。

另,提及思字,我到想起一事。公公的诗经是什么版本的啊?在我看到的版本上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过意思差不多。  

至于我先前所说茶水之喻,非指公公也,只是有感于今人(包括古人后历代之人)对于古作过于迷信,以至于全无己见,人云亦云。无论为人处世或研究学问,此举均不可取,今人的纵然不好,前人的未必就是好的。我承认《静夜思》既然能够流传千古,必然有其可取之处。但《静夜思》就算是佳作,它也有瑕瑜互见的地方,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也决达不到李白诗作的顶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管言语上面或有一时思虑不周之处,存在着一些漏洞与破绽,但我发表的言论,就是我自己的观点,决非去附从什么,我也坚持着这样的观点,除非公公能拿出更有理有据的论证来让我心服口服。

76,这下该是你接手了吧?让我也歇歇。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3 13: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9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