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役评析, ——从军事的角度分析蜀、魏军的真实行动
性别:未知-离线 zhup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56
注册 2004-10-28


发表于 2005-7-4 14: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一直认为街亭是遭遇战,街亭并不是蜀军的预想战场。原因有3:
1.马谡没带过兵,这样的将领的突出缺点就是强行军不够坚决和打遭遇战应变能力差。
2.街亭之前名不见经传,而它西边的略阳和东边的??(忘了)都是绝对的天险,以前也有过以少克多的战例。既然魏国没有在陇西驻大量的兵力,那么西边的略阳肯定要拆掉的,不然就是自找麻烦。马谡不守略阳可以侧证略阳是残破不能用的。这也是这类将领的一个特点,对前人的成功战例甘之如饴。
3.张颌是宿将,应该明白他的部队在整个战场的重要性,部队的开进速度肯定
是诸葛马谡这种短于将略的人难以想象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up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56
注册 2004-10-28


发表于 2005-7-4 15:0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7-04, 14:55:03发表
马谡“舍水上山,不下据城”,结果被张郃围起来打,还能算遭遇战?

不过诸葛亮和马谡又不一样,否则“长于将略”的张郃也不至于死于遭遇战了。

你这个论据不成立。张合自己又不想追,说张合要追那是“演义”。打个比方,
夷陵之战,刘备伏兵山间,让傅彤诱敌,吴军诸将要求出击,陆逊不许,最后
发现是陆逊对的。张合是下属,想说明自己是对的代价有时候就是生命。

至于舍水上山,那是遭遇后的应变,和我推测是遭遇战好像不矛盾。比如赵奢救
阏与之战,赵奢先在邯郸附近做出防守的姿态,然后强行军与秦军阻援部队在阏
与外围遭遇,采纳许由的建议,据山下击,遂大胜.你能说赵奢强行军前就想“据山
下击”么?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up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56
注册 2004-10-28


发表于 2005-7-4 15: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7-04, 15:28:35发表

QUOTE:
原帖由zhupz于2005-07-04, 15:05:41发表
[quote]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7-04, 14:55:03发表
马谡“舍水上山,不下据城”,结果被张郃围起来打,还能算遭遇战?

不过诸葛亮和马谡又不一样,否则“长于将略”的张郃也不至于死于遭遇战了。

你这个论据不成立。张合自己又不想追,说张合要追那是“演义”。打个比方,
夷陵之战,刘备伏兵山间,让傅彤诱敌,吴军诸将要求出击,陆逊不许,最后
发现是陆逊对的。张合是下属,想说明自己是对的代价有时候就是生命。

至于舍水上山,那是遭遇后的应变,和我推测是遭遇战好像不矛盾。比如赵奢救
阏与之战,赵奢先在邯郸附近做出防守的姿态,然后强行军与秦军阻援部队在阏
与外围遭遇,采纳许由的建议,据山下击,遂大胜.你能说赵奢强行军前就想“据山
下击”么?

马谡既然一开始就“舍水上山”,那就是打算“居高临下”阻击张郃了;结果张郃到达时,他也没有什么“应变”,只是实战证明其作战意图行不通而已。

四次北伐时张郃的具体想法不得而知,但他确实带兵追击诸葛亮,结果途中两军激战,挂了,如此而已。 [/quote]
这个“一开始”就是应变啊。赵奢听到许由的建议就是一句“善”,然后就给许由
兵,让许由去抢占侧翼的山。赵奢比胡伤(当时的秦军主帅??)派来的阻援部队
将领强的就是应变。
马谡行军途中发现魏军--〉争吵-->接战,发生了很多事,但是总时间可能不会很长。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up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56
注册 2004-10-28


发表于 2005-7-4 15: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刚搜了一下,是许历,不是许由,记错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up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56
注册 2004-10-28


发表于 2005-7-4 16: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7-04, 16:07:17发表
我觉得街亭之战对张郃来说可以算是“遭遇战”,但马谡有足够的时间先到达并布防,只是他临时自作聪明,采取了错误的部署,结果被张郃截断水源而大败。

当然,马谡在上山阻击张郃时也确实没有表现出多少应变之才,这也是我刚才说过的。

张合的应变还不够好?你也太严格了吧?那怎样才算好呢?
起码张合没犯3个错误。
1.立即上山攻击,这将被人“居高临下”。
2.断汲道果断有力,没有给马谡一点机会。
3.大胜后不与王平纠缠,直驱陇西。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up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56
注册 2004-10-28


发表于 2005-7-4 16: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7-04, 16:32:56发表


大概是表述不好,我致歉~  

本来就是说笑,不用致歉吧  
古时为将难哪,像杨业,屡破辽兵的主儿,几句排遣加上撤走伏兵就挂了。不知道
张合死的时候想的什么?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up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56
注册 2004-10-28


发表于 2005-7-4 17: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突然有个念头,诸葛夸赵云是不是有自我吹嘘的暗语?他诸葛也是见机不妙,
“殓众聚守, 不至大失”:)要是诸葛在街亭一战后还抱有幻想,那胃炎们就要吃大苦头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up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56
注册 2004-10-28


发表于 2005-7-4 20: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7-04, 18:03:47发表
对《汉晋春秋》的记载要有批判的接受,这是你老兄的意思罢?这个我不反对,然而诸葛亮说什么“大军在祁山,不能破贼而为贼所破”,这就大有问题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祁山并没有“为贼所破”,何况纵观整个北伐,诸葛亮往往在兵力处于劣势还能取胜,怎么会在“军多于贼”而“为贼所破”呢?所以我早说了这段记载有问题,不能盲目照搬。

不能用结果推导原因,诸葛后几次北伐的精彩正在于吸取了第一次北伐的教训。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评价道::“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up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56
注册 2004-10-28


发表于 2005-7-5 19: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7-05, 18:14:46发表
先给出你那“两次以上”称每的根据来瞧瞧?

每---我目前只读出了每次,每当的意思。

那就瞧瞧没见面就投降的都是些什么地方,激烈抵抗的都是些什么地方,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别老忽略了曹真督诸军至眉这一疑兵的成效。

既陇右即使是中了疑兵计尚可如此与蜀对抗,更何况是没有受到削弱关中?
难道您眼里正常的关中比松懈的陇右还不堪?

毕竟陇右祁山一带是前线,虽然略无预备,也比内地有防备。
----谁用陇右跟关中做比的?哦~ 明白了,您是说,就是陇右被疑兵计一骗,已经诸军至眉受曹真督了还是比正常下的关中要硬要坚挺是吧?

我们知道陇右一带多羌等少数民族,经常有叛乱发生,因此那些重要城池一般都是小而坚固,因此虽然对蜀汉略无预备,兵力不多,但是短时间也难以攻克。

-----哦~` 在机动兵团已经被抽去眉的情况下,小县城都能固守至此,潼关还不如这些小县城?
内陆关卡少的只是应急的机动兵力屯驻。不会比边县的兵还少。而潼关的坚韧程度,不用偶说了。司马懿攻孟达8日至,击其无备,尚要旬有六日,方可克孟达,魏延出子午谷还能无声无息的到达潼关本来就是个奇闻,再一个奇闻就是不日既可克潼关。

另外说句:会潼关,不是指夺下潼关,如刘封受刘备命令下统孟达攻上庸,而刘封是与孟达会军上庸后,上庸才投降的。老燕将会字理解成攻破,这又是咋来的?


měi
<副>
(1)常常,经常 [often;frequently]
妪每次谓余曰。——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每大言曰。——·宗臣《宗子相先生集·报刘一丈书》

古文本来就是“疑义相与析”,各执一端就不好了:)至于“会”也是同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upz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56
注册 2004-10-28


发表于 2005-7-5 21: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会是没有攻克的意思,但是可以断定就是会师。会师就不同了,可以两方齐至,也可以一方迎接另一方:)
争论么,明白对方的意思就行了,不是为了一定要折服别人以显示自己的渊
博:)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7 05: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3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