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汉武帝及其时代的各色人等》及《汉武大帝》讨论?,炎黄春秋,轩辕史话,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标题: 【讨论】《汉武帝及其时代的各色人等》及《汉武大帝》讨论?, 从原帖中分离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7 13: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老人七十杰于2005-01-17, 3:08:04发表

至于口音的问题,那是不用说了,凡是在CCTV播出的电视剧,必须是普通话,除了英文台。 这个说辞有点逆天的说。

哈,想严谨,大家全讲古汉语,全写汉代文字,干脆全把古人挖出来演好了!

“以史为鉴”,是为了教育今人,引导才是目的
真实,需要吗?不需要!
   需要吗?不需要!
   需要吗?不需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7 13: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17, 0:47:55发表
这部片子把整个汉景帝时期囊括进去了,称为《汉武大帝》不适宜,应该改名叫《汉景帝与他的儿子汉武帝》。

还提到汉高白登之围的,怎么不叫《汉高祖、吕后和他们的孙子汉景帝与曾孙汉武帝》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7 13: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捕风捉影于2005-01-10, 13:07:15发表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10, 12:51:46发表


匈奴族的祖先是汉族,那么现在中国和匈牙利同源了?什么逻辑!


史记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 第五十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不知何为“夏”,何为“后”,就拜托读点古书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8 22: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文远ぃ再临于2005-01-18, 22:08:21发表
王恢”,西汉燕地人。数为边吏,熟知匈奴事。武帝时为大行(主管接待宾客办理外交的官员),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曾率兵击东越。元光元年(公元前一三四年)上书言击匈奴,以马邑人聂翁壹诱匈奴入塞,汉兵三十余万伏于马邑旁山谷中。后单于发觉回兵,恢以故下狱,自杀。

汉法严苛,王恢是引咎自杀,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当替罪羊那么美丽

汉书 武帝纪 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8 22: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吴德王于2005-01-18, 22:18:17发表
[quote]原帖由阳光下的海鸥于2005-01-18, 22:11:55发表
《川中岛弹词》居然也被用出来了  
那我不如说《三国演义》是正史好了...  



QUOTE:
?????谁说川中岛弹词是正史来着,我不过说就根据信长公记和甲阳里面描写的信玄的性格会和景虎一骑讨吗?

事不同而理同

关于这个帖子,还是那句话:拍《汉武大帝》的目的不是宣传汉武帝如何伟大,而是为台湾问题造势,显示中国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侮的决心。所以对汉武只讲功德不讲过错是必要的美化处理,毕竟电视剧不是历史,也不要拿历史来要求电视剧
舆论是为政治服务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8 22: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18, 22:26:30发表


过了一年多,汉文帝想念贾谊,以诏书征他入朝。到了长安,进见,汉文帝刚刚受神赐福,于是在未央宫前殿正室接见他。因为刚刚受神赐福,于是就询问贾谊鬼神之事,贾谊为皇帝解答为什么是这样。一直到了半夜,汉文帝听得入迷,在席上身体前倾着听他说。接见完之后,汉文帝说:“我很久没见到贾谊,自以为学识超过了他,没想到现在还是不如。”

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前席是动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8 22: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前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8 23: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刘渊,字元海,卒于西晋永嘉四年( 310年)。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孙,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十六国匈奴汉国的创立者。建安二十一年( 216年),曹操分匈奴为五部,以刘豹为左部师居于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刘豹死后,刘渊代为左部帅。西晋太康十年( 289年),晋武帝司马炎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
  刘渊托称要回并州招募五部匈奴,于是返回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刘渊回到离石后,被诸部匈奴共推为大单于
  至于“并未自称是夏后氏后裔”,刘渊武夫一名,能像你这样有学识啊?而且,要自称”夏后“的话,那就是建“夏”而不是建“汉”了。切记!彼根正不等于此苗也红啊


附件: 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的区别.txt (2005-1-18 23:15, 4.11 K)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0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8 23: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吴德王于2005-01-18, 22:51:50发表
[QUOTE]


老大~~~~~连偶这个被人说成不懂文言文的人都要笑你了~~~~~~你看见的是这两个字,可是它们所放的地方不一样就代表他们的词性不同啊!唉~~~~~不知道该怎么说你~~~~

想说我巨简单,举个例子就够了。
事实胜于雄辩,例子胜于瞎掰啊,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8 23: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吴德王于2005-01-18, 23:12:42发表

被烧的只有镐京吧?你说别国也被烧了?郁闷~~~先把偶的话看清楚再说~

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拔郢,烧夷陵。”)


还有,齐桓公筑楚丘以存卫,卫以前的都城呢?大概也是被狄人烧了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9 20: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吴德王于2005-01-19, 13:30:55发表

不用举例子了~~~~自己把夜半,前席这四个字抱回家好好研究个百八十年的~~~我想你应该会明白的~~~~~再多说~~~~~我觉得我得回去上幼儿园了~~~~

大概只有阁下这种牛人才能活百八十年了,偶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奢望,70岁足矣!
不过以阁下200年的寿命,20岁上幼儿园也是正常的
辩论是需要依据的,不是信口开河就可以解决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19 21: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白话本?哈!感情是把白话 打天下啊
不懂语法不要紧,别人的观点就是你的观点啦,不错,“毕竟面子事小,文盲事大"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27 19: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1-27, 17:52:47发表
李广治军极为简易,不被突袭,实在是运气。带大部队出击时从来没有大的胜利,他只是以能斗得到士兵崇敬。独立带兵从没有超过五千,一遇战事,急欲求战。只能说是一个很好的战士,不能说是好将军。

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韂,莫府④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这才是不被突袭的原因

至于带兵不超过5000,要看汉军制,二千石能贷多少兵了。不过元朔六年,为后将军;元狩四年,为前将军,大将军将兵十余万,作为一军主将,兵力不会太少吧

李广的将略嘛,是当不得方面之任,实在不敢恭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 13: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965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