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新华社"六缺"评国足输球:足球倒退是全社会责任, 足球倒退不倒退干我屁事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11-11-13 11:3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新华社"六缺"评国足输球:足球倒退是全社会责任

2011-11-13 07:42:16 来源: 新华网
中国足球的缺失难以尽述,但种种缺失归结为一个系统的缺失,足球的发展不仅是球员、教练、足协、球迷、媒体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体育专电 题:中国足球须刮骨疗毒
新华社记者公兵 郑道锦

0:1,站在悬崖边上的国足补时阶段输给伊拉克,仅存理论上晋级十强赛的可能。又是黑色N分钟,又是理论可能,又是等待奇迹,接下来的,恐怕又是又一个四年的轮回。
此前国奥、女足早早无缘伦敦奥运会,国字号队伍的全线溃退让中国足球的旗帜难以迎风飘扬,可以预见的是,国人在今后几年对中国足球的关注恐将降低。

屡屡跌倒的中国足球到底缺什么?
1、缺灵魂
如果人没了灵魂,就如同行尸走肉。足球,也是一样。国足主帅卡马乔曾说,中国球员缺乏交流、缺乏团结和帮助、缺乏渴望胜利的态度,这就意味着11人的球队看似一个整体,却形不散而神散,如同没有灵魂一般。而没有灵魂的国足,你又能指望它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2、缺文化
足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英国、西班牙、德国、巴西这些足球强国莫不如此。在英国,狂热的球迷死后就葬在足球场边,与俱乐部同呼吸共命运。在西班牙,足球已融入人们的血液,人们对足球的热爱与忠诚就像是一种信仰。足球已成为一种文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渗透在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在德国,一项研究在9个城市随机调查了近两万市民,其中有5.1%的人把足球作为首选运动。他们平均每个月要参加足球活动7.9次,每次耗时约97.4分钟。
而在中国,足球联赛还不到20年,足球俱乐部没有城市归属感,足球人口少之又少,又何谈足球文化的积累?
3、缺脉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足球的发展过程中不缺“N年计划”,但却未能很好执行,“南北分区”、“为世界杯、奥运会让路”种种怪现象不一而足,这也导致了中国足球的发展缺少一个可持续性的发展脉络。反观近邻日本,职业联赛与我们同期起步,无论中间遭遇怎样的挫折,无论面对奥运会、世界杯多大的诱惑,不改初衷,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步调前行。如今的日本,不仅男足进入世界杯16强,女足世界杯夺冠,还提出了2050年前主办世界杯并夺取男足世界冠军、足球人口达到1000万人的宏伟目标。但是中国足球目前连青训大纲都未出炉。不预,自然难立!
4、缺观念
北京奥运会力夺51金后,中国的体育实力已无需多加证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观念也在该背景下提出。有了方向性的观念,却没有配套观念的转变,奥运、全运金牌战略的影响依然巨大,这也是为什么作为青少年人才培养摇篮的城运会会曝出参加男子足球乙组比赛的大连队年龄造假事件。某地方体育局负责人说,如果我们不造假,就意味着吃亏,如果我们造假少了,也意味着吃亏。功利思想何其足也!
5、缺参与
足球的发展不是体育部门一家的事,校园足球的开展需要以教育部门为主导。但在升学率这一指挥棒的指引下,有多少校长敢开展足球?有多少家长敢让孩子踢足球?
GDP俨然成了地方政绩的考核标准,如此一来,哪个地方政府肯拿出地来辟为球场?德国有6万个体育场地,而中国首都北京的东城区目前却只有一块正规足球场!
上述种种固有观念如不剔除,足球发展难有改观。
足球尤其缺的观念是“玩”,只有让孩子们充分享受足球的乐趣,才能让他们心向往之,才能让中国足球有大的发展。
6、缺政策
中国是一个现实的国度,如果没有好的出路,家长们怎能让孩子踢球?如何解决踢球孩子的出路?教体结合无疑是方法之一。中国足球不能再培养文盲、半文盲运动员;女足球员待遇亟待提高;教练员、裁判员极度缺乏;校园足球师资、编制问题突出……


如果不在政策层面对上述问题予以解决,打通教育和体育之间的“经脉”,足球的发展仍然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仍然是一条腿走路。
中国足球的缺失难以尽述,但种种缺失归结为一个系统的缺失,足球的发展不仅是球员、教练、足协、球迷、媒体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中国足球已经到了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进行刮骨疗毒的时刻,不然,中国足球的轮回式悲剧只能反复上演。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足球管理部门经过大量调研有望在近期出台“新政”以解决部分上述问题,但只有这些“新政”能真正落实,并持之以恒,中国足球才能真正丢掉“痰盂”的功能,才有在世界足坛立足的可能。(完)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公兵 郑道锦)

======================
老子一不踢球,二不看球,三不买球,足球倒不倒退干我屁事。足球说白了就是个运动,凭什么来绑架社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11-11-13 11:4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连一个小学生足球赛都能上升到政治乃至国家民族的病态国度和病态国民当中,足球踢的差是一件好事,免得让这些阳痿的国民在虚幻的满足之中不断早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11-11-13 12:0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11-11-13 11:46 发表
其实我表示困惑的是,中国为什么非要下大力气搞足球运动?多少年的经验教训已经明白的告诉我们,中国人真的不适合玩职业足球,而我们如今非要较劲的搞职业足球运动,甚至还上升到政治高度、社会责任高度,这不是 ...

职业足球至少是和足球有关有兴趣的人才掏钱,搞专业足球等于所有国民都要掏钱。中国足球的问题是职业化不彻底,而不是搞职业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11-11-13 15:4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也老调重弹一下

这个是我03年写的帖子,现在看来依然有现实意义


也谈中国足球——洋务运动与职业联赛

看了李广谈中国足球的帖子,颇有感触,一直想把自己的看法也说一说。我喜欢足球的时候要比李广早的多(那是巴斯滕发彪的时代吧,所以我一直觉得巴斯滕才是最棒的!)。虽然后来不再看球(被戚务生气的),不过由于媒体的强势轰炸,我对中国足球的发展还多少有个印象,加上近年中国足球越来越走下坡路,因此我也忍不住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虽然观点未必新颖,但也算是对个人足球观的一点整理吧。

中国足球改革的失败
说起来,中国足球联赛的历史并不短,但真正开始职业化,不过也就10年而已。当初施拉普纳兵败也门,连小组赛都未突破,长期冲不出亚洲的中国足球吃了大大的一记耳光。从此痛定思痛,在全国人民和媒体一片呼吁声中开始了职业化的改革。一时间,中国足球的崛起大业,从此成为职业化改革的终极目标。
可以说,中国职业联赛十年的历史,也就是中国足球十年改革的历史。如今十年过去了,这个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从与我国足球历史的状况看,可以说功过参半。从建立职业化体系,改善球员待遇,培植足球市场的角度讲,中国足球的改革是成功的;但从中国足球在亚洲的实际地位和水平来讲,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中国国家队从当年的亚洲一强沦落到今天彻彻底底的亚洲二流(无论球队自身的心理和实际水平,还是球迷与官方对他们的评价),难道与中国足协的管理,与中国足球的改革就毫无关联吗?
但如果我们把这个成就放到横向的比较当中,与差不多同一时间开始的日本职业联赛和他们今天的水平,成绩来比较。我们足球改革的那点成绩恐怕就是微不足道的了。当年中国虽然恐韩,但灭日本却是家常便饭。现如今,日本已经不再视我们为对手,连热身赛都没有兴趣打了。而我们呢,不但继续不胜韩,就是那些过去不在眼中的二流球队,现在也让我们头疼了。侥幸抽进世界杯是我们最后的遮羞布,女足在美国的屈辱失败则可以说彻底宣告了这十年改革的破产与完结。
看着目前足球的堕落,再回头看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也有惊人相似的一幕——就是当年清政府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相互竞争的结局。时隔百年,历史竟然再次在中日两国足球领域重演,这不能不让人深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中国足球的出路(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职业体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刻的检讨。
虽然我也为中国足球的没落而难过,但我看问题的角度与李广不同,我想更多的从足协对我国足球工作的管理来看,而不是具体的风格和战术。因为我一直认为中国足球的问题是综合性的,我们不能把足球没落的责任全部推给在一线奋斗的球员和教练(虽然他们的确存在作风问题);相反,我觉得作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和改革发起者和管理者,中国足协应当负有更大的责任。另外,我也认为所谓战术、风格、阵型、技术等其实都是一种工具,能否真正取得效果,最关键的还是在人(毕竟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嘛!),如何人尽其用,充分发挥人的力量;如何培养合适的人才,创造一个适合人才成长、发展的土壤,就是管理的职责了。

急功近利与苟且偷安
就像洋务运动一样,中国足球的改革是在被动中开始的。一次次耻辱的失败,迫使当局不得不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但是这种学习是一种被迫进行的,缺乏长远考虑和进取精神,处处表现出急功近利和苟且偷安的短视。
有人说中国足球东学西学,结果是邯郸学步,最终丢了自己的风格。其实这恰恰是中国足球管理者急功近利和苟且偷安思想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出来,就是缺乏可操作性长期规划,不重视梯队建设,锦标主义严重。虽然早在职业化以前,中国足球就开始了“洋务运动”(选洋帅施拉普纳),但并没有认真研究过中国足球的特点和适合其特点的发展方向,更别提制定一个提高足球水平的整体计划。由于严重的世界杯情节,导致急功近利的锦标主义严重,每次选帅,大多着眼眼前利益。事先不作充分考虑(虽然每次考虑的时间到不短,但实际效果上却看不出是什么深思熟虑的结果),梢有不顺,又急忙换帅。这直接导致了这十几年里中国足球风格的混乱,从学德国、学巴西到学英国,再到学欧洲拉丁派(米卢),然后是现在荷兰风,世界足球几大流派几乎都被中国人学了个遍,结果必然是邯郸学步。
同样,这种急功近利还表现在联赛组织上,动辄就为大赛让道,严重干扰了赛程,影响了联赛的健康发展(当然,这与联赛赛程安排不合理有关。但是,制定合理的赛程难道不是足协的任务吗?)
就是这种急功近利,使我们长期忽视梯队建设,忽视后备人才的培养。这方面最严重的是女足,中国女足队伍的老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孙雯为代表的一批老队员一再推迟退役时间,在足球场上卖命拼杀。可以说是付出了巨大代价。而她们这种自我牺牲非但没有换来胜利,反倒阻碍了年轻队员的成长(当然了,责任并不在她们,而在急功近利的足协)。
伴随着这种急功近利,就是苟且偷安。每次世界杯来临,足协就会舍命一赌。成功了自然欢天喜地;失败了,也就奋发一会,时间一长就失去耐性,昏昏欲睡了,最终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一切照旧。中法战争以后,伊腾博文曾评价中国说:“似乎奋发有为,但是一二年后必定因循而安,如西方所说,中国又睡觉矣。”,这句话用来评价现在的中国足协,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可以说,自从职业开革开始已始,这种急功近利和苟且偷安就一直伴随着中国足球周围,并且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对于中国足协的短视行为,舆论已经是不止一次的批评了,但却并没有让足协深刻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呢?

目标与风格问题
我觉得,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急功近利和苟且偷安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中国足球的目标有关。长期以来,中国足球的目标就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本来这个目标是指将中国足球水平提高到接近世界水平的程度。但经过多年“拼搏”,我们已经把这个目标异化成仅仅冲出亚洲了。至于怎么冲的,冲出去干什么,反倒变得不重要了。结果就出现了“抽出亚洲”,“豪赌世界杯”。
中国足球水平提高缓慢(个人认为其实是倒退,球员身体素质提高了,技术却下降了),但足协反倒因为一次偶然的“冲出亚洲”而沾沾自喜。也就是因为我们的目标仅仅是冲出亚洲,对足协领导人而言,最主要的工作、最大的政绩,也就在于此,其他的反倒变得次要了。因此,足协所有的工作自然而然的就会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而如何真正提高中国足球水平;如何建立一个健康、有序发展的联赛体系、如何创造一个适合中国足球发展的土壤反倒成次要的了(更何况这些工作往往吃力不讨好,见效慢,做了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足协会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相反,日本一开始就确定了提高本国的足球水平为目标,并且始终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最终提高了自身的足球水平,“冲出亚洲”也就水到渠成了。虽然他们砸钱和引人的做法未必适合我们仿效(我看我们其实也没少砸钱),但他们目标明确,计划长远,坚韧而有耐心办事风格值得我们学习。相反,我们太过执着与“冲出亚洲”这一目标的象征意义,而忽视了提高我国足球水平,培育足球市场才应该是中国足球改革的真正目标。毕竟中国足球是给中国球迷看的,不是给国家体委领导看的。
就是因为我们目标的异化,最终导致了我们在足球上的短视和短期行为。而这就直接妨碍了我们自身风格的形成(或者说导致风格的消失)。中国足球就象一只没有耐性的猴子,只要遇到挫折,就立刻改弦更张,重头再来。学来学去,东西倒是见识了不少,本事一点没长,把时间都浪费了。其实无论德国也好、巴西也好;拉丁也罢,荷兰也罢,只要能坚持学下去,假以时日,也未尝不会“得道”。而象我们现在这样朝秦暮楚,最终必然一无所获。相反,日本也曾经恐韩,也曾经二流。但他们能够坚持学习巴西风格,又佐以法国的战术,最终“修成正果”,逐渐走上了与世界接轨的道路。也许上次我们侥幸到世界杯上开洋荤能够暂时抚慰一下我们的“冲出”情节,让我们有机会冷静反思,从而把目标调整到真正有利于中国足球发展的方向上来(说实话,对此我一点也不乐观)。
联想到当年洋务运动中的清朝,也是没有远大理想,目标狭隘(仅仅局限于对外防御和对内镇压),也是博览众家(英、德、法、俄,几大列强几乎都没落下)。而日本当年也是目标远大(富国强兵、兼六合而掩八荒),也是风格明确(海军学英国,陆军学德国)。到了甲午一战,高下立判。写道这里,不免仰天长叹,难道百年屈辱的历史又要在中国足球上重演了吗?中国足球之劫,何时是尽头?

管理与利益
19世纪70年代,中国和日本曾同时派员赴欧洲考察军事。中国咨询船炮机械,日本考察军事学校教育。德国首相卑斯麦就此感慨地预言道:“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大概中国人对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其实没有五千年)太过自信。总是认为我们落后的仅仅是硬件,而不是软件。总相信只要学来西方先进的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可以重新崛起;却恰恰对人家先进的管理和意识视而不见。而日本却能敏锐的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倡“洋才和魂”,全面引进西方先进管理方法和思想。当年洋务派一方面纷纷大力引进现在的武器、机械,另一方面却仍坚持早已过时的军制(勇营、练军),而日本却废兵部省,设陆军、海军省,建立总参谋部和军令部,全面学习西方先进军事管理方法,建立全民以征兵为基础的现代军制,所以最终能够以小搏大,战胜中国。
我们的足球改革,也犯了当年洋务派犯过的错误。只重视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打法的引进。却忽视了学习西方成熟的联赛组织、推广和管理的经验与体制。虽然我们也建立了职业联赛,但是却遗留下了学多顽症:假球、黑哨、关联交易、不合理的赛程......,面对这些问题,足协并没能下决心坚决治理,就是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下手,也往往虎头蛇尾,不明不白的收场。对日本的联赛我不了解,不敢妄加评论,但很显然,我们目前的联赛并不是适合足球健康发展的土壤。而不健康的联赛又如何能吸引球迷,如何能培育出健康发展的足球运动呢?
职业联赛目前出现的问题一方面和联赛制度的缺失与管理的混乱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利益的冲突。与其他国家足协相比,我国足协脱胎于专业化体育时代的管理机构,有着更大的权力和责任。而市场化的职业联赛,要求足协更多的是个服务者,而非管理者的身份出现。足协应当与俱乐部一起把联赛的蛋糕做大,而不是与俱乐部争夺利益。这就要求足协让出一些权力和利益,建立真正适合市场经济的职业大连盟。但是目前足协却不愿意放弃继承自计划时代的一些特权和利益,而这样,就必然导致中国联赛始终无法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如果俱乐部的利益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那么商人的逐利本性就会让他们走歪门邪道,买球、卖球也就难免了。就像当年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始终不愿放弃封建生产关系和社会体系,最终阻碍了中国的发展。目前中国足协不愿放弃源自计划时代的特权也限制了中国足球的进步。日本由于早就是市场化的国家,因此没有可比性,但是日本当年正是果断的通过废刀令,消灭了武士阶层,才得以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走向富国强兵的道路。

精神问题
在清末军队中,有一种“绿营习气”的说法。所谓“绿营习气”就是指以绿营为代表的清末军队腐化、堕落,军纪废弛的风气。士兵平时闹事索饷,战时贪生怕死;军官奢靡腐化,不知兵事,战时保存实力,相互陷害。曾国藩编练湘军的时候,曾经以理学为准绳,提倡忠孝、朴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绿营习气。但随着封建制度的破败与解体,以理学为基础的旧思想体系必然面临着解体,但是当时的中国却没有符合时代内容的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的新思想体系加以替代,所以军队士气低落、精神颓废。军人不知道自己为谁、为什么而战,将领贪污腐化、不思进取,视军队为个人私器。现反,经历过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军队,民族主义高涨,人人以参军习武为荣,以开疆扩土为己任,因此精神饱满、积极进取、士气高昂。所以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遇到拼死进攻的日本军队往往未战先逃、一触即溃,只有个别将领能够靠个人魅力与精神感召军人,拼死一搏(比如左宝贵、章高元等)。
目前的中国足球也存在类似的精神空虚问题。以老女排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的运动精神已经不适合当前职业体育的需要。而具有职业体育特点体育职业道德与精神却还没有确立,加之因为职业化而迅速膨胀的钱袋,中国足球陷入了精神空虚的状态。国家队的精神状态从来都为媒体与球迷所诟病:平时盲目自大(比如一些国脚在世界杯的时候对巴西的评价),战时却腿脚发软,想赢怕输,动作变形,结果屡屡在弱队面前翻船。个别球员利益当头,不热心国家队的比赛,一心想在俱乐部挣钱......但是,我们总想用老女排的那套来要求职业联赛中的球员,这样做只怕也未必现实,如何建立和培育符合职业体育的体育精神与道德风尚,是当前中国足球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说说女足职业化
这次女足世界杯中国队的成绩可以说是合理的(虽然女足的FANS们不这么看)。象中国这样足球水平不高,足球底蕴不深厚的国家,女足的异军突起完全是因为当年在专业化体制下女足先发于世界的结果。等到世界各足球强国的女足都搞起来(这些国家虽然没有建立职业女足联赛,但他们有有效的业余联赛和高水平的男足,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更容易培养后备人才和提高技、战术),中国女足的先发优势必然会减弱。中国女足沦落未二流,并不是倒退,只是回归本原。
当然,如果当初我们能够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女足的发展,解决好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那么中国女足的下降可能会比较缓和一些,甚至不排除一直保持高位运行的状态。但是由于我们足协的急功近利和锦标主义,过于看重大赛成绩(包括那些可有可无的亚洲赛事),几次错过了换血的机会。最终折戟美国(其实我认为算不上折戟,能够小组出线已经是奇迹了),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我觉得的更影响女足进步,导致女足今天问题的反倒不是这些,而是让我们“自傲”的女足职业化。
职业化体育固然是体育发展的方向,但绝对不是解决足球发展的万能良药。只有具有一定的市场,具有一定商业开发条件的情况下,职业化才有生存的土壤。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体育运动的发展只能仰仗国家扶持(专业化)或个人奉献(业余体育)。中国虽然人口众多,却还是一个穷国,从金额上讲,足球市场还不是很庞大。在男性审美观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强抵抗,力量化的女足市场开发存在着先天不足。当今最火的女子体育是什么?是网球。为什么女网那么火,就是因为在网球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库娃性感的胸部,汉图切娃修长的大腿,多克齐光洁的皮肤......而真正的网坛霸主——威廉姆斯姐妹却甚少有人拥戴。在女足赛场上我们能看到什么?青筋暴跳的肌肉?进球以后“裸奔” 时迎风而立的飞机场?以美国的富裕和女足基础,职业大连盟居然难以为继,在中国搞女足职业化的风险可想而知。可以说在目前的条件下中国女足也很难职业化,也不存在足够的土壤来支持职业化,现在女足俱乐部资金上个个捉襟见肘,经营不景气就是明证。在这种情况下让女足职业化,实际上就等于把女足的包袱甩给社会,我们常常听到女足条件如何艰苦,资金匮乏,实际上就是因为职业化失败的缘故。没有市场,就没有资金支持。女足空顶着世界唯一职业联赛的空名,却得不到一点实利。
我认为,在市场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足协不应当一刀切,仿效男足,将女足彻底职业化。在中国业余体育不发达的情况下,坚持女排、女乒那样的专业化或半职业化的方针来办女足更加合适。

中国足球从洋务运动(请外教),到变法维新(开职业联赛),已经经历了十来年的风风雨雨。世界杯也去过了,球员也留洋了,但中国足球的实际水平却增长有限,整体的精神面貌却暮气日深。难道非要来场破坏一切的“革命”才能使她崛起吗?但愿即将开始的中超能够给我们一个焕然一新的面貌(虽然我对此持非常悲观的态度)。
虽然我说了中国足球那么多坏话 ,但我也不能不承认。敢于第一个吃职业化螃蟹的毕竟是中国足球。中国足球今天的市场成绩毕竟也是与中国足协的努力分不开的(虽然这个市场在假球黑哨的打击下已经日益萎缩)。这毕竟为其他体育项目职业化改革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就可以为中国足球开脱,毕竟从横向比较来看,我们的足球是退步了,是落后了。中国足球的改革,虽不是一无所获,却也乏善可陈。我们只有正视我们的问题,奋发图强彻底革除我们的弊端,我们才能真正给我们足球带来进步。

[ 本帖最后由 金庾信 于 2011-11-13 15:4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11-11-15 08:4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菜刀 于 2011-11-14 11:42 发表
严格意义上说,足球倒退确实是全社会的责任。足协、或者说其后的中国体制确实负有最重要的责任,也很容易成为靶子,但他们不该负全部的责任。平民大众对足球做的事情的确也是少之又少

就跟文革一样,把所有责 ...

文革是政治,政治和每个人都有关。文革可以说是整个国家民族的悲剧,但发动文革的那个的责任显然是最大和最直接的,你不能一句话就把责任摊平了。
足球只是运动,对足球不感兴趣,就和足球无关。
凤凰有个专栏,即使说的不够深刻,但也算是说的比较全面了。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zhongyizhizhan/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11-11-23 11:2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楊延朗 于 2011-11-22 22:26 发表
计划生育和足球水平成反比?如印度


印度有两大问题,第一没有举国体制,第二印度人玩的都太另类,什么板球这些的,永远难进奥运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8 09: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72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