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古代印刷术探疑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4-10-31 08:5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于活字印刷,有人也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见解。他认为这是因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差别造成的。汉字有几万个,而拉丁字母只有26个,因此一个汉字的活字排版工人,至少要具有基本的识字能力,能够从成千上万个活字当中快速检索出所需要的活字,而拉丁字母的排版工人却只学要从26个不同字母中去寻找,就是不认字,相对来说就简单的多,也能完成这个工作。
而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识字是不普及的,大部分农民都不认字,认字的读书人又不肯去做地位低下、收入少的排版工人,因此活字印刷的高昂人力成本导致了活字印刷始终无法在中国推行。
雕版与活字的区别就在于雕版是按照现成的稿件来刻画的,刻版的工匠不需要认字,只要照着稿子刻就可以了(而且刻版本来就是反着刻的,不认字反倒更便利,认字的往往受到字形原有的因素影响,总觉得很别扭),所以雕版工匠的人力成本就很低。
说到这里,我想起电脑普及以前,机关单位往往有专职的打字员,他们的任务就是在一个有着巨大字盘的打字机上用活字打字,这个工作很麻烦,因为每个字的都是反着的,数量又大,不经过专业训练,很难完成。因此除了文件,一般人都还是手写为主。电脑出现以后,拼音输入法普及了(用五笔的人还是少),大家才开始都能打字。而西方国家,打字机早就是人手一份的设备了。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1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1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9 23: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12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