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江阳居士 于 2008-3-14 10:38 发表
那时候父系社会形成至少也上千年了
恩,是我武断了。
结合考古的发现和史料来看,很有可能黄帝时期就是母系向父系转化的时期。
“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唯青阳与夷鼓同己姓。”这里的得姓应该就是出嫁,这是母系社会的特征,将儿子嫁到外氏族。”“青阳与夷鼓同己姓”是不是外氏族的女人嫁进来了呢?这就是父系社会的特征。
史料上记载的“娶於西陵之女”应该表明黄帝是个男人。
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史料的作者生活的时期正是男尊女卑至盛的时期,女人基本上不算人,有特别贡献的算半个,所以他们写历史的时候,应该是把母系社会当成“史前史”来处理。历史从父系社会开始写,所以就算他们有母系社会的资料,也不写进历史。黄帝就很有可能是父系社会的开端。自然保持了相当多的母系社会的习俗。其实,就算到了周代,宗庙朝暮之制,也是母系社会的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