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备和曹操的起家功臣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大隋高祖文皇帝落魄子孙)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8
编号 193808
注册 2007-7-26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7-8-11 11: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11 09:12 发表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上门打劫的典范

应当说鲁肃其人还是很仗义的,不然不可能拿出一半的粮食送人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大隋高祖文皇帝落魄子孙)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8
编号 193808
注册 2007-7-26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7-8-11 12: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11 11:45 发表


换了是俺,看见几百人上门来“借”粮,只怕全部粮食都交出去了,最多求他们留点自己吃的,哪儿还敢留一半?
周瑜只怕是见这个才“奇”鲁肃吧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当时的鲁肃确实做好了以巨万家资为谋取事业的打算,或者说鲁肃甚至可能有割据自立之心,因为他并没有在乱世中投奔哪一方,而是自己在家乡收买人心(<三国志>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    <吴书>后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乃使细弱在前,强壮在后,男女三百馀人行。)

就在这时,周瑜上门了,既然他来是资粮的,难免有些你不给也得给的架势,但是我们应当想象的出,当时孙吴政权要想在江东立足,就要得到当地世族,豪族的支持,所以就不能不对他们留有余地,因此周瑜即便是强迫征粮也不敢逼迫过甚(孙策的做法不足取,况且时代不同了).更何况鲁肃又不是当地世族(江东世族在东吴是绝对被猜忌的,这个无疑义吗?)正可以为吴所用,当然那是鲁肃投奔江东后的事

基于以上原因,我想周瑜还是要留有余地的,也正是鲁肃的慷慨才最终打动了周瑜吧

[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07-8-11 12:08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07: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3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