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丘成桐从通俗角度介绍庞加莱猜想
性别:男-离线 lcarron78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2
编号 19205
注册 2004-10-20
来自 奥克兰


丘成桐从通俗角度介绍庞加莱猜想

http://it.sohu.com/20060621/n243848068.shtml

丘成桐从通俗角度介绍庞加莱猜想 霍金当听众

国际弦理论大会上用生动比喻解释庞加莱猜想,使听众感慨“明白了”

  昨日,在国际弦理论大会上,丘成桐做了庞加莱猜想专题演讲《三维空间的结构》。本报记者 浦峰 摄

  本报讯(记者 申剑丽)昨日,国际著名数学家、参与证明出庞加莱猜想的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在友谊宾馆国际弦理论大会上演讲时,生动举例说明对庞加莱猜想的理解。他认为,该猜想的证明,凝结了中国五六个科学家的贡献,是我们在三维空间研究角度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对今后的宇宙空间探索有重要意义。

  丘成桐演讲全题为《三维空间的结构》,他从最通俗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了庞加莱猜想。而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也是听众中的一员。

  丘成桐说,庞加莱猜想最简单的学术描述为“一个闭的三维空间,若其上的每条闭曲线都可以连续收缩到一个点,那么从拓扑结构上看,这个空间是否就是一个球面”,一百多年来,各国数学家都在尝试证明该猜想。

  丘成桐昨日用了直观的比喻来理解庞加莱猜想,可以用一个人侧脸上的鼻子完全和脸庞收缩为一条线后,五官完全分布在一个球面上来理解。屏幕上先出现一张人的面孔,面孔处于三维空间中,其侧脸不断收缩,收缩到鼻子与脸庞连成一条线,此时屏幕上出现了圆满的球面。

  “啊!这么神奇。我算是第一次看明白了”,听众中有一位女孩惊呼。

  ■对话

  “懂得猜想的人不超过三四个”

  丘成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论庞加莱猜想

  本报讯(记者 申剑丽)昨日,丘成桐在演讲会结束后,针对记者的采访表示,全世界懂得庞加莱猜想的不会超过三四个人。

  丘成桐对学生曹怀东和朱熹平是否有偏私?

  新京报:庞加莱猜想的破解,凝结了哪些科学家的功劳?

  丘成桐(以下简称丘):美国科学家Hamilton的贡献是最基础性的,他之后的俄罗斯科学家Perelman也做了很大贡献,我国科学家中,曹怀东、朱熹平、李伟光、我及我的另一位学生施皖雄等,至少六个以上科学家,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每个人后期的研究都不是独立的,都直接或间接借鉴了前面研究者的成果。但整体来看,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应该绝对大于30%.新京报:有人说由于曹怀东、朱熹平是你的学生,其最终的证明论文又发表在你参与主办的《亚洲数学期刊》上,是不是有“近亲”之嫌?

  丘:期刊是不可以随便发表一篇文章的,发表一篇好的文章,是期刊的荣誉,而不是偏私。至于网上的议论,不排除一些人嫉妒的心理。

  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庞加莱猜想?

  新京报: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庞加莱猜想?

  丘:猜想的定理不难理解,但证明的过程却比较难,目前全世界懂得的人不会超过三四个。今后随着数学进步和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领域,应该会有更多的人懂,主要是很多专家不愿花时间去看这个东西。

  新京报:该论文发表前,有具体的审稿吧,审稿人是谁?

  丘:出于保护期刊审稿人的角度,审稿人是不便公开的。一篇文章要采纳到世界著名的学术期刊上,除了文章有意思、观点正确外,也不能抄袭,过了这三个关后,由期刊总编和审稿人等共同确定。

  新京报:期刊的编委都分布在哪些地方?他们不一定能看得懂专业文章怎么办?

  丘:编委分布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一般来说,将文章审稿后,会将审核结果发给每一位编委,有意见就可以及时提,可以说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提意见,但没有一个人提,证明文章就是能站住脚的。

  破解庞加莱猜想有什么用?

  新京报:今后可不可能涌现更多的朱熹平和曹怀东?

  丘:我希望是这样。但最大的问题是个别院士、资历老的学者,更多的都在催学生赶快写文章、出成果,而并非培养年轻人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

  新京报:怎么评价这个猜想破解的影响?

  丘:这个猜想的破解,对物理和数学界都有很大贡献,在三维空间的解决方面,这个猜想取得了第一个也是关键性的成果,它对于其他三维问题的解决、今后迈入宇宙的四维空间、一些空间科学包括黑洞等都将有很大用处。就当代来说,曹怀东、朱熹平的贡献,可以说超过了之前的任何本土科学家。应该说不只一百年,五百年乃至一千年,历史都会记得.

--------------------

看了比喻还是不明白。请高人指点。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carron78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2
编号 19205
注册 2004-10-20
来自 奥克兰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6-26 03:24 发表
去年参加过一个 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的workshop。他们当时极力推崇 Perelman 理论,今年美国的高等研究院(IAS, Princeton)又搞了一个算术几何的workshop,其中 Perelman 理论又占了很大分量。没想到,这 ...

可惜。好的workshop错过了可惜。

请问公主拓扑结构英文是什么?公主(澳数奥助教。。。)是否懂得庞加莱猜想,有劳给个解释或给个比喻。谢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carron78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2
编号 19205
注册 2004-10-20
来自 奥克兰


我也是数学本科毕业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carron78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2
编号 19205
注册 2004-10-20
来自 奥克兰




QUOTE:
原帖由 reynolds_wwy 于 2006-6-27 03:20 发表


其实我没看明白这个直观的比喻和poincare猜想有什么关系,不知道那个"惊呼的女孩"是不是真的明白了。

我还是觉得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是根本无法从直观上去理解simply connected closed 3-manifold的

那个直观的比喻和poincare的关系其实才是我真正要问的。我看不懂那个脸怎么缩成线。

[ 本帖最后由 lcarron78 于 2006-6-27 08:0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carron78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2
编号 19205
注册 2004-10-20
来自 奥克兰




QUOTE:
原帖由 crayfish 于 2006-6-27 00:23 发表
公主没在媒体待过,未必了解这些措辞所代表的意义。从媒体方法而言,记者的处理方法非常好,霍金在国内的知名度是远高于丘成桐的,说霍金是听众确实能提高点击率。可事实呢?霍金是大会的听众而非仅仅是丘成桐的听 ...


丘成桐从通俗角度介绍庞加莱猜想 霍金当听众
这个标题拆成两句,每句都是事实,但放在一起就是用霍金衬托丘成桐,造成错觉:连霍金也只是当丘成桐的听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carron78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2
编号 19205
注册 2004-10-20
来自 奥克兰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6-27 12:44 发表


所谓直观地比喻,怎么说呢,
1。忽视simply connected, closed, manifold的具体的定义,把它想象成一个任意光滑物体。
2。如果这个光滑物体是一个球,那么我们可以在球上画个圈(loop),把这个圈象拉线似的 ...

明白1~3点,第4点不懂。等着看公主的大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carron78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2
编号 19205
注册 2004-10-20
来自 奥克兰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6-27 12:50 发表


不是错觉,是事实。在几何学/拓扑学/弦理论,霍金真的也只能当丘成桐的听众。前者对弦理论毫无建树,后者奠定了弦理论的数学基础,不当听众当什么?

霍金的最大贡献应该是宇宙学,如果会议是宇宙学,丘也只 ...

对那个标题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国内的舆论氛围和那个“当”字,会让人觉得记者在用霍金衬托丘成桐。公主对数学界有了解,会认为霍金当听众是很正常的。说不定那位记者只是顺便提到名人霍金是丘成桐的听众,没别的意思。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1 03: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83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