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贴]群芳谱
性别:男-离线 青石
(临照轩)

木禾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5724
编号 18288
注册 2004-9-25




QUOTE:
原帖由负荆请罪于2005-02-18, 17:19:21发表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双儿

双儿是金庸武侠女角中另一极品,是因为她是所有理智的男读者挑选妻子的最佳人选。双儿对“韦相公”无疑是小宝八个老婆中最好的。
双儿并没有绝世容颜,在八女之中,未必算得上中等;双儿也绝不绝顶聪明,虽然常能帮韦小宝出些主意,那实在是因为咱们韦爵爷太那个草包;双儿也绝非武功盖世,能保得韦小宝一身安全,她那两三招,怎么打得过洪福齐天之洪夫人?然而双儿温柔。她细腻。她纯朴。她宽容。其实双儿有一条大大的优点,就是她不吃醋。说老实话,韦小宝最爱的就是双儿,肯定不是阿坷。这就象酒席上来了一道味香俱全的猪蹄,垂涎三尺,不吃怎可?不行,死活也要吃到嘴里。然而自己最爱吃的,还是面前的一碟茴香豆,无哗众之美,有长久之香。

韦小宝只有七个老婆吧:双儿、建宁、曾柔、阿珂、沐剑屏、方怡、苏荃

还有谁啊?  


双儿
怎么看都像一个典型的奴才
完全以韦小宝的意愿行事

喜欢双儿的不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石
(临照轩)

木禾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5724
编号 18288
注册 2004-9-25




QUOTE: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1, 0:23:15发表
梦郎梦姑一段最特别了,不过有说是倪匡写的?

那时 金庸有事
连载又不能停
所以叫 倪匡代笔
后来 金庸修改时将之删了
但是 还有很重的痕迹
比如 游坦之的铁头人继承下来

记得不清 错了莫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石
(临照轩)

木禾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5724
编号 18288
注册 2004-9-25


漫游欧洲、倪匡代笔写天龙


  是谁「曾代金庸写小说」?是倪匡。

  一九六五年年中,查良镛漫游欧洲一个多月,於是请倪匡「代笔」写《天龙八部》。

  查良镛旅欧回港,倪匡相告:「金庸,真不好意思,我将阿紫的眼睛弄瞎了!」查良镛哭笑不得。

  查良镛频频笔战《大公报》,只是想反驳《大公报》对自己和《明报》的指责、抨击,表明自己的立场;他没有想到,笔战还使《明报》出现一次新的转机。

  查良镛这次笔战《大公报》,从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来讲,都是空前的,这自然也成为香港社会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全城关注。那段时间,《明报》一上市就被市民抢购一空,人们都急於知道查良镛今天怎样驳斥和质问《大公报》,市井坊间、写字楼里、茶馀饭後,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笔战,刺激了《明报》的销量,《明报》日发行量又从「逃亡潮」後的四、五万份,跃升到近十万份,跻身为香港发行量最多的报纸之一。发行量剧增,盈利也就大大增加,财政实力也自然的大为增强。

  这时,查良镛又再次以《明报》社长的身分,到英国伦敦叁加国际新闻协会主办的会议,顺便在欧洲做了一次长时间的旅游。

  查良镛是在一九六五年五月份开始他的欧洲漫游计画的,到了六月份才回港,这也是自《明报》创立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外游。他启程赴欧洲那天,《明报》各部门的负卖人都到机场送行,并向查良镛表示自己工作的重心所在,希望他安心外游,不必牵挂报社的事。

  当时,报社已上轨道,查良镛并不太担心报社的编务,倒是比较担心正在《明报》连载中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从一九六三年九月三日起在《明报》连载的,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武侠小说,在写法上与查良镛以往的小说截然不同,在结构上采取了写完某一个人之後再写另外一个人的手法,看似脱节,但实际上又前後交错,将不同的人联结一起,相互映衬,绝对不会混乱,堪称绝笔。

  在查良镛所有的武侠小说中,《天龙八部》的人物是最繁多的,他们有如繁星闪烁在《天龙八部》这部「天书」里。这众多的人物,基本上分属公子哥段誉的故事、和尚虚竹的传奇以及英雄好汉乔峰的经历,他们配衬这三位首脑人物,犹如众星拱月,形成浩瀚的星河。

  在《天龙八部》里,查良镛第一次以佛教「大悲大悯」的思想来破孽化痴,用佛教的去贪、去爱、去取、去缠的经义来开导读者,增强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这也充分显示出查良镛博大精深的学问。

  查良镛远赴欧洲漫游时,《天龙八部》的故事还没有完结,也就是说还须写下去、连载下去。但这一外出就是一个多月,查良镛已没办法兼顾武侠小说的事。但总不能断稿开天窗,那怎麽办?查良镛於是找人「代笔」。

  查良镛找来「代笔」的人,就是倪匡。

  倪匡是查良镛的好朋友,两人诸多往来,时常在一起品酒论文。倪匡文才了得,下笔如神,就文章数量而言,香港无人能此。他以武侠小说和科幻小说着称於世,是香港以文致富的佼佼者。

  查良镛找倪匡「代笔」,当然是欣赏他的文才。早在两年前,《倚天屠龙记》刚连载完毕时,新加坡一位报馆老板曾要求查良镛续写《倚天屠龙记》,但查良镛当时已着手写《天龙八部》,不能两部小说同时写,於是曾向这位老板推荐倪匡,要倪匡写《倚天屠龙记》的续篇,但倪匡以「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续写金庸的小说」为由,婉然拒绝。

  这次,查良镛又找来倪匡,但不是「续写」,而是「代笔」。「倪匡,我这趟外出时间较长,你帮帮忙,代写《天龙八部》三、四十天吧!」承蒙查良镛看得起,倪匡高兴得哈哈大笑:「你说该怎样写?查良镛认真地说:「我看不必照原来的情节,免得不能连贯,最好是写一段自成段落的独立故事。」查良镛的要求正合倪匡心意,倪匡於是点头答允:「那好吧,我就放胆自由发挥了。」当时,在场的还有香港名作家董千里。倪匡答应「代笔」後,查良镛又特别说明一句:「老董的文字功夫很好,你的稿子写好之後,我想请老董看一遍,改过後再见报,你看怎麽样?」倪匡也很佩服董千里的文才,所以满口允诺:「这没问题,有老董在旁监督,我还求之不得呢!」就这样,倪匡操笔上阵,为查良镛代写《天龙八部》;而查良镛则远在欧洲开会、游玩。那段时间,查良镛每隔一、两天就写信回报社,以「旅游寄简」的形式写下欧洲开会、旅游的情况,交由《明报》刊登。

  查良镛旅欧回港,倪匡已代写了六万多字。一见面,倪匡就说:「金庸,很不好意思,我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了!」原来,倪匡讨厌《天龙八部》中的阿紫,於是一怒之下,故意将她给弄瞎了。

  查良镛一听,哭笑不得,满脸无可奈何的表情。接着,他自己就潜下心来,把《天龙八部》写完,对阿紫的瞎眼,也作了别出心裁的处理。

  对於这部自己有份撰写的武侠小说,倪匡推崇备至。他说:「《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下沉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几百丈。」而倪匡自己,在看《天龙八部》的时候,也像千千万万的读者一样,「全然身不由主,随着书中的人物、情节而起伏。」他认为,《天龙八部》堪称小说的杰作。

  对於代金庸写《天龙八部》的这段经历,倪匡後来曾自撰一副对联,上联是「屡替张彻编剧本」,下联就是「曾代金庸写小说」,以此聊以自赏。

  在这之後,倪匡还与查良镛合着过武侠小说。一九六六年在《明报》连载的《血影》和一九六七年在《明报》连载的《长铗歌》,就写明由「金庸」和「岳川」(倪匡笔名)所着。後来,《明报周刊》出版,杂志上又赫然出现「金庸」和「倪匡」合着的武侠小说──但倪匡後来透露说,作品乃他一人执笔,只是藉「金庸」之名推销作品而已。

  查良镛结识满天下,但经常与他在一起的,是倪匡和名导演张彻、名作家董千里,他们四人经常在一起喝酒玩乐。其中查良镛与倪匡之间的一些生活趣事,在香港文化界流传很广。从这些趣事中,人们或许可以了解到查良镛立体的一面。

  《明报》一创刊,查良镛便邀倪匡为《明报》写稿。在香港,倪匡是最抢手的专栏作家和小说作家,稿酬奇高,但《明报》给他的稿费却偏低。倪匡看在老朋友份上,多年来一直不计较。

  後来,当《明报》每年净赚好几千万以後,他就觉得该想办法叫查良镛加稿费了。

  一天,一班朋友聚在一起,倪匡乘机对查良镛说:「金庸,《明报》可真是愈办愈好啊!」查良镛谦逊地说:「全靠大家支持!」倪匡紧接着间:「听说《明报》赚了不少钱,一年赚好几千万,是吧?」查良镛不作否定,只说:「不多,赚一点点,赚一点点!」倪匡看时机已到,连忙直入正题:「赚了那麽多钱,我的稿费也该加一加吧?」查良镛一听,方知中了「圈套」。但他急中生智,应付倪匡说:「倪匡兄,这问题先不谈,我回去给你回信答覆。」过两天,倪匡果然收到查良镛的信。信中详列十条理由,解释稿酬不能加。倪匡捧着信,只能兴叹:「金庸啊金庸,真奈何不了你!」在公开场合或办公室,查良镛一脸严肃,不苟言笑,所以不少人都对他敬而远之。但据倪匡说:「金庸本性极活泼,是老幼咸宜的朋友,可以容忍朋友的胡闹,甚至委屈自己,纵容坏脾气的朋友,为了不使朋友败兴,可以唱时代曲『你不要走』来挽留朋友。」

                        (摘自《金庸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石
(临照轩)

木禾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5724
编号 18288
注册 2004-9-25




QUOTE: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1, 0:23:15发表
梦郎梦姑一段最特别了,不过有说是倪匡写的?

有关倪匡代笔天龙
□ 纸醉

  曾看过旧版天龙八部的残本,有缘见识过倪匡代笔的那一部份。记得当我看到那部分时,倪匡接手之处是一眼就可看得出的,几乎是自那一只字起是由倪匡写的也很易认出。不过现在忘了,大约是由冰蚕一段起。自那段止我则没亲眼看过,据闻是到万仙大会左右结束。

  在跟新版的差别方面。首先,文字是金庸全盘重写了。当中有数段故事枝节亦删了,譬如有一大段是说游坦之被那慧净和尚捉住,对他大加虐打,要他赔还冰蚕,掳了他到少林寺,后来遇上那波罗星等等。好长的一大段。一时间记不起太多,日后有空再细讲。

  不过即使重写了,有些倪匡的臭味仍隐约可闻,譬如新版众人在薛家庄地牢下包不同一些讨人便宜的无赖说话,就是倪匡的杰作。举个例,新版中以下的一段就是倪匡的遗臭:

  包不同道:「你是货真价实的大傻子,大笨蛋!」弹琴老者康广陵道:「也不见得比你更傻!」包不同道:「比我傻上十倍。」康广陵道:「你比我傻一百倍。」包不同道:「你比我傻一千倍。」康广陵道:「你比我傻一万倍!」包不同道:「你比我傻十万倍、百万倍、千万倍、万万倍?」

  包不同的驳技又岂会如此笨拙无聊?这些话大大破坏了包不同的风格,真不明白金庸何解仍留着。

  最后考考大家,康广陵的徒弟是谁?在旧版中有很清楚的交待,在改订时金庸全段删了,但稍后的一个有关情节却忘了更改,留了个尾巴……

一九九九年二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2 09: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3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