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闲者于2004-11-06, 23:20:23发表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22:30:15发表
只好在解释一便了,不要老是抠字眼。
一:我不是说子婴一定投靠刘邦,只是给子婴两种选择。而两种选择对项羽都不利。而章邯是走投无路,只有在政治上依靠项羽,项羽才用他。这里我一直认为对刘邦是大大的失误,但是用章邯并没有错,你要扶植一个听你的傀儡是扶植得人心的还是不得人心?
至于另外两个投降也正常,项羽有优势的时候,一样又背叛刘邦,怎么没有人职责刘邦?就因为他最后胜利?
二:你认为子婴杀过来在杀他名正言顺,自己被损耗兵力换个名正言顺,换了谁也不会干。宋镶公仁义,后世反而嘲笑。陈余搞义兵不诈,后世又给了腐儒的称号。
三:关中百姓恨三秦王,也不见得支持刘邦。有子婴等王室必然是支持王室。
四:我一直认为项羽的政治手腕弱于刘邦。何况胜负因素有很多,项羽在自己优势的时候杀了刘邦,刘邦在厉害也不行。所以厉害也是相对环境。我不认为智谋决定主要。
讨论半天都有些脱离此帖的主题了:
一、杀了子婴而不王关中,硬要回彭城,是不是性格问题!当时最好的选择不是立谁为傀儡而是王关中;
二、那项羽为什么不在鸿门宴上动手杀刘邦,到头来把整个天下送给了刘邦;
三、当时还有王室么,恨三秦王又不帮刘邦,难道接着让这三秦王管着他们;
四、项羽的政治手腕确实不如刘邦,而且是远不如。
关于不都关中,原因有彭城怀王要解决,在说项羽是孤军,一定程度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诸侯大多人的利益为主,所以项羽回彭城解决怀王是主要的。再说,刘邦手下的楚人比项羽少,还向东逃,何况项羽的军心呢》?再说项羽灭秦,这么大的仇,都关中根基牢吗?
鸿门宴不少刘邦是最大的失误,但不是像人想的因为认为刘邦没有威胁才不杀。
只是说明秦人要么两不帮,看他们自己打,要么自立。刘邦的平叛,很多不知道是什么势力,估计是秦的残余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