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自己的作品里写了一首小诗,文笔不好,还请指正。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9-13 17: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气雄而味不厚
且格律亦须留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9-15 10: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五律单读王不够,尚须读李杜;七律单读杜不够,尚须读义山以观其精微,读牧斋以观其善学前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9-15 10: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至于格律么,我倒是信服杨诚斋的话“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律,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格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也性灵,非天才不办。”

格律与格调并非一物。风趣、性灵,与格律并不矛盾,与格调也不矛盾。古之天才可合三者为一;凡才则只图一诣,如北地、信阳、历下之趋格调而弃性灵,中郎、随园之趋性灵而鄙格调,故皆未入第一流。且诚斋自身,亦好以尖新之句亮人眼目,而不耐咀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9-15 10: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如果对诗有兴趣不妨从源头上看看,看诗经、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集然后到唐诗、宋词、元曲、一路看下来,你就会发现,诗也是一路发展来的。曹操的诗源自乐府,曹丕的诗脱迹于李陵,曹植诗效仿诗经、文类楚辞。

赞同。宜从前往后看,犹宜规摹魏晋,则诗词皆易自然而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9-15 10: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每一代杰出的诗人都是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用于创新,有所发展。

话固不错。然每一代杰出诗人也是在学习古人有成之后才可谈创新;如弃古人如敝履,辄言创新,则必为下劣诗魔、诗妖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9-15 10: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而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懂诗的精神,就会玩弄些文字游戏,咬文嚼字自以为风流雅士,无病呻吟寻章摘句自视高明好为人师毁人不倦,实在令格老子可发一笑。

自然须为情造文,不宜为文造情;且前者易工,作之事倍功半;后者难工,作之事半功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9-15 10: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有时间还是多读点书,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别为赋新词强说愁,东施效颦,徒令路人嗤笑。

不然,学诗之初,为摸熟套路,须勤练笔,自不免为赋新词强说愁。掌握技巧之后,再以此戒之不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9-15 20: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奇梦潭于2005-09-15, 18:38:16发表

QUOTE:
原帖由云不惊于2005-09-15, 9:22:36发表
读一百首王摩诘的五言律,再读老杜的七言。有这两个人垫底,就好多了。
至于格律么,我倒是信服杨诚斋的话“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律,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格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也性灵,非天才不办。”
如果对诗有兴趣不妨从源头上看看,看诗经、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集然后到唐诗、宋词、元曲、一路看下来,你就会发现,诗也是一路发展来的。曹操的诗源自乐府,曹丕的诗脱迹于李陵,曹植诗效仿诗经、文类楚辞。
每一代杰出的诗人都是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用于创新,有所发展。
而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懂诗的精神,就会玩弄些文字游戏,咬文嚼字自以为风流雅士,无病呻吟寻章摘句自视高明好为人师毁人不倦,实在令格老子可发一笑。
许浑有诗曰“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有时间还是多读点书,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别为赋新词强说愁,东施效颦,徒令路人嗤笑。

说实在的,到了这里,感觉到自己对诗词的认识浅薄到了极点,但人一定要有毅力,我会坚持下去的,一直到自己能够做出完整流畅的诗句,因为如果我不敢于尝试,就永远没有提高的机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8 04: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4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