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学诗习词之体会, 一~八(继续增补中~~)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7 20: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独孤烈云于2004-12-07, 19:18:14发表
有个疑问?“月”在古音中是哪一声呢?
我好象看到古诗中过用在律诗及绝句的最后一字上~
还有,能否请斑竹尽量多的把入声与今音一、二声重合的字列举一下呢?
我只知道有个“别”字,

这样吧,兄弟有一个小法子:
第一步,郭、实、骨、肉这四个字在现代汉语里分属一、二、三、四声,在古代都是入声字。你试着用你的方言读一下这四个字,看是不是一个音调。如果是,进入下一步,不是的话,只好去背入声字啦

第二步,把一些现代汉语第二声的字如流、愁(古代是平声),用你的方言读一下,看音调跟上面的是否不同(仔细读,这个差异很可能不明显),只要略有不同,那么恭喜,用您的方言读郭、实、骨、肉的那个音调就是入声了,您的方言里那个音调的所有的字也就是入声字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9 19: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独孤烈云于2004-12-08, 18:29:26发表
谢谢~
我用家乡话读这四个字确实都用的一个调,而且很接近普通话语音的第二声。
这就是入调么?

只要有区别就是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3-3 16: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花影姐姐这个系列写完了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3-8 13: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花影吹笙于2004-10-17, 10:49:17发表
但吴激的《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一词,全篇皆是前人语,尽管曾被不少人称道,但我却认为不可学,尽拿他人的唾沫星子来嚼嚼咽咽,不思自创佳句,习惯后便再难改正了,那些佳句不都也是人想出来的么。

俺觉得吴彦高熔裁之力很可学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3-8 13: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花影吹笙于2004-10-17, 13:45:53发表
对仗方面,格律诗中绝句没有要求,但律诗却要求颔、颈两联对仗,若是想做长一点的排律更是要命,除首联和尾联外的中间每一联都要用到对仗,简直有些为诗而诗了,倒不如写古风来得干脆痛快。

古风非有大学问不能为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3-8 13: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花影吹笙于2004-12-03, 1:47:15发表
诗中格律虽然有点严,但现代人也不应该泥古不化,一味追求古人之太过严苛的格律,其实古人写诗,大多也是只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若是真有好句,便是破了格律也无不可。我这里只就最基本的格律与大家探讨一下,太过严苛的就不在这里指出了。

功力深厚的大家一可以不管,但三,五都要管的,偶在古风论坛转过以后就有这种感觉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3-9 00: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岑君然于2005-03-08, 22:02:17发表
去读读《随园诗话》

自我认为诗词先是炼意,至于炼字是平常工夫,格律什么的去他的

不过不计较格律是对一些有相当水准的诗者才有意义,初学者不适用

不敢苟同.

诗炼意重于炼字,炼字重于格律,原是不错.不过炼字既非"寻常功夫",格律更不可"去他的"

据我所知,在近体诗发展完备以后,所有大诗人,近体诗没有不计较格律的.不如请兄台举几个"有相当水准的诗人"如何"不计较格律"的例子如何?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3-9 00: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袁子才<随园诗话>,上google,百度应该就能搜到了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7: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2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