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浅谈蜀汉政权与丰臣政权相似之处, 作者:Shinta(转自小百合)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4 08: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两人都有点垃圾,丰臣比刘备更垃圾

两人大事已定之后都乱杀知识分子,刘备连罪名都懒得安,杀了一个他年轻时骂过他的人(忘了名字),丰臣则杀了当时日本的茶圣千利休,其弟秀长因耻于被岛津家久打败,就在岛谨投降以后鸩杀家久,两兄弟一样地无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4 18: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楼上的有什么高见?
刘备杀周群只安了个“芷兰生于门,不得不除”的不是罪名的罪名
丰臣秀吉杀千利休,丰臣秀次鸩杀岛津家久,都是实有其事

你说这个是放屁,那你放的是什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4 20: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动辄叫人多读点书,可惜我初二读三国志时你还不知道在干什么。到现在间隔久了,有的地方记不大清了。

你有什么权利干涉我说话呀

难道我连反感刘备和丰臣的自由都没有?笑话!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4, 19:38:36发表
刘备杀的那小子叫张裕好不好?罪名是“谏争汉中不验”,那小子胡说刘备打汉中会输,而刘备实际上赢了,所以杀他这个“妖言惑众”的伪预言家。至于“芷兰生门,不得不锄”是刘备私下的想法,不是公开的罪状

而且张裕骂刘备是在备入蜀见刘璋的时候,那时的刘备被奔六了,几十年前才能叫“他年轻时”。

叫你仔细看点书再来,起码放屁也能像我一样放得像个样

恩。你认为所谓“妖言惑众”也是罪的话,那明清两朝的文字狱都是对的了

刘备自己先笑别人“诸毛绕诼居”,被别人还了一句,:“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就寻个由头把人杀了,这种行径还不够垃圾?

在不许别人说话这一点上,玄德公和阁下倒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5 08: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5, 1:56:46发表
刘备要去打汉中,张裕却到处造谣说汉中不能打,打了会输,结果刘备打赢了,要治他妖言惑众,蛊惑军心之罪有何不可?

你初二看《三国志》?你今年多大了?你知道我是啥时看《三国志》的么?你知道我看了多少年么?

对于一个军事行动,谋士总有谏诤的职责,谏诤的自由.
张裕认为汉中不能打,所以就劝刘备不要去打,这倒成了罪过了.
后来刘备打赢了,也只能说明张裕见事不明,能力不够,到你那里就成了罪过.
真的是匪夷所思哦


你既然看了很多年<三国志>,怎么最后反倒会认为张裕真的有罪呀?  
是学而不思则罔罢!





哈哈,我说话有何错处!
不过记错了下刘备被张裕嘲笑的年龄

或者你认为刘备这么做是对的?
或者你认为秀吉杀千利休也是对的?
或者你认为秀长在别人已经投降他以后还记战败之仇把人家毒死是对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5 11: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5, 11:10:27发表
一没注意又放屁了,被举茂才的是预言正确的周群,张裕预言错了,死罪被杀。

放屁!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入密白其言。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莫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劳兰生门,不得不锄。”裕遂弃市。后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

可见刘备杀他主因是恨其不逊

老说他人放屁,你自己放什么?放你的名字吗?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5, 11:11:40发表
对明明无知却硬充有知之辈我向来缺乏礼貌。

汝有何能,敢为大言!

那两个帖子我没回你你以为是我回不了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5 11: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5, 11:21:15发表
刘备为什么杀张裕并不影响张裕是不是该杀,刘备杀张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张裕够死罪,而不是你说的什么“不是罪名的罪名”

他又不是对整个益州的老百姓散布谣言,只不过跟熟人说了几句犯忌的话,怎么又是死罪了?

按你的逻辑,私下对熟人说几句话也算死罪

只怪他熟人太不够义气,要去告密,刘备又早恨他,立即就安个罪名把他杀了

实则他所为根本没有达到死罪的程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5 11: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5, 11:36:49发表
杀他的罪名不是他私下向人说的那些中伤言论而是预言争汉中会输不准,看来你不光看书不仔细,而且某地方似乎有点短路。

看吧,逻辑混乱了不是.

我说预言汉中失败不是死罪,你没有反对,立即就说预言刘备失益州是死罪

我现在来论后者不是死罪了,你又立即说前者是死罪

前后矛盾,看来短路的是你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5 12: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张裕劝谏不可攻汉中是没错,但他利用自己预言家的身份散播打汉中必败的谣言就绝对是杀头的罪"

又是前后矛盾

他哪里有散布谣言了?笑死我."谏先主曰",就是单对刘备讲,属于献计

这怎么是死罪呢?

同是一回事,你可以说这件事既没有错又是死罪,你老兄的语文水平还真不敢恭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5 12: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劝谏就是劝谏,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他是搞占卜的,或许在他学的占卜术里真的就是占出这么个结果,他如实说呢?这又有什么错呀

那以后观星的,占卜的,谁还敢进言呀?

在古代,这些人的职责就是向君主进言吧.

而且张裕的那句话不是预言性质







就算是预言性质,他也没有死罪

因为他这种人,就是靠预言来向君主进言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5 20: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5, 12:28:24发表
古人迷信,对占卜的结果是非常重视的,占卜失败就是死罪,千百年来皆如此。

有因为占卜失败而死的,也有占卜失败没有死的

我是要说刘备没肚量,不算英雄。不知道你要说什么





按你那么说,谁还敢去司天监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6 11: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5, 23:39:30发表
刘备有没有肚量不是我和你争论的地方吧,我明明是在和你争论刘备是不是用“不是罪名的罪名”来杀张裕啊,你倒蛮会顾左右而言他啊。

我的论点是:刘备和丰臣都比较垃圾

并举出垃圾的例子

你就在例子上跟我纠缠不休,我并没有转移话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6 14: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我举的例子,即使在言语表述上有张冠李戴,但本质精神是可以支持我要论证的话题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6 16: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6, 16:19:44发表
就好像你要说日本鬼子在中国作恶,拿些中国人杀中国人的照片来说是日本人干的,这就根本不能支持你要论证的话题,只能让别人看了觉得可笑

原来你还是亲日分子,难怪沦陷区的抗日英雄在你心目中是非法的

别以为你懂很多内幕似的,你有什么证据说哪张照片是中国人杀中国人被我们误认为是日本人杀中国人的?哗众取宠!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6, 16:17:54发表
不光是张冠李戴,而是彻头彻尾大错特错,就没正确的地方

由刘备杀张裕,推出刘备不能容人,所以觉得刘备不是英雄。

有什么不对?连这个你也看不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6 16: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恩。把周群和张裕记混了,这点承认。

刘备杀张裕安的不是这个罪名,也承认。

但是张裕那个罪名不是死罪。而刘备判了他死罪,而且刘备自己有“芷兰生于门,不得不除”的想法,显然是挟私报复,并无损于我的主题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6, 16:43:00发表
你如果一开始就明确的说是刘备杀张裕的话哪来的后面那些帖子?

哗众取宠的是你,自己明明什么都不知道还跑来装明白,嘴一张就把周群给喀嚓了,被纠正后还大大咧咧的继续搞什么张裕被举茂才这样的笑话,这种行为除了搞笑外就只能让人认识到——无知装有知只能是一种悲哀

很久没看该书,记混了个把名字,有甚希奇?又不是了不得的大错

那是,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什么都知道。连好些图片是中国人杀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杀中国人这样的消息你都知道,就哗众取宠而言,我哪敢跟你比!




唯一弄错的就是记混了张裕和周群的事迹,并把周群举茂才的事记到张裕身上去了。这点是很久没翻书所致,还不至于象你说的什么都不知道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6, 16:19:44发表
就好像你要说日本鬼子在中国作恶,拿些中国人杀中国人的照片来说是日本人干的,这就根本不能支持你要论证的话题,只能让别人看了觉得可笑

这个就叫做寡廉鲜耻,哗众取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6 16: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张裕那个不是死罪。被杀纯属刘备挟私报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6 17: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举出“在汉代,占卜失败是死罪”的证据
谁主张,谁举证


无论在蜀汉律令中, 或者在汉朝法令中找到,都可以



不要在这里想当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6 17: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恩。会去看的。

不论如何,刘备杀张裕就是没有容人之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6 17: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容不下许靖,是鄙视他的为人,这个我没得说的

容不下张裕,是因为自己取笑他他居然敢还口,这个的确是不能容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6 18: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26, 17:58:05发表
刘巴对刘备比起张裕来有过之而不及,为啥刘备还死皮赖脸的去硬把他拉来当尚书令?

当时统治尚不稳,买士人之心,同时刘巴的确甚有理财能力

后来阔了,这点伪装就撕下来了

还有一种可能:刘备不是喜欢跟人食则同席,寝则同塌吗?由此有人推出他是玻璃,此时他爱上了刘巴,因为爱情的力量下不了手也说不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7 17: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9-27, 9:23:00发表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09-26, 17:13:00发表
恩。会去看的。

不论如何,刘备杀张裕就是没有容人之量。

又是一竹杆挥倒一大片, 这样算哪个家伙有容人之量? 曹操??孙权?   

不是要说明谁有容人之量
孙权容不下虞翻,曹操也容不下孔融

我要说的是,刘备在这方面跟他们比,也没什么优越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8 19: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蓝啾啾于2004-09-27, 17:09:07发表
呵呵...大概他认为孙休,刘表等人最有容人之量吧...

不是那个意思。

要说孙权容不下虞翻,是因为虞翻天性过于峭直(在下并没有贬低仲翔的意思),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给孙权面子,且对同僚也要求太高,最终人至清则无徒,是他性格的悲剧,到哪个君主手下估计他都会是这个结果,而不仅仅是孙权

曹操容不下孔融,是因为孔融屡次讥讽他,书面上的,口头上的都有,他忍了很多次,到忍不了的时候才下手

相比之下,刘备属于主动去讥笑张裕,人家只不过回了一句口,就对他起了杀心,所以觉得刘备在这方面比曹操、孙权都不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9-28 20: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你又人如其名了一次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
寅卯之间当失之。”入密白其言。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莫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

加忿其漏言,是说他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这件事,而不是指刘备骂他他还口的那件事,懂不懂?要不要我给你古文启蒙呀?

这段话说明,刘备一直很痛恨张裕居然敢还他的口,然后正好碰到汉中这件事,就找个罪名把张裕杀了。衔莫不逊是主,忿其漏言是次,这个“加”字正好说明问题,懂吗?




早知道你古文水平不行,没想到荒谬到这个程度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13: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1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