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青蓝于2004-10-20, 21:09:19发表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0-20, 17:14:54发表
再来看看同样缺乏记载的关某:
斩颜良,这个的确勇猛,我承认,不过他是和张辽一起办的
初,曹公壮羽为人,盖此时,对人才之鉴别已从两汉之察举逐渐转变为六朝之品藻,关某的相貌雄壮,亦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总之此处不能说明关羽的用兵能力就是了
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此处关某并无战绩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关FANS的最爱,不过这不是名将风范,而是猛男风范,不能说明其用兵能力
水淹七军之事,以讨论了N贴,再贴无益,还是到专门的帖子去讨论好
再就是,蜀国倒是国不置史,不过关某一生的事迹,都在蜀国建立之前,此前敌国对其的记载应当不在少数,可怎么看来看去就是这么几件事呢?
最后,某家想请教青蓝先生:蜀国它为啥不置史啊?
"
再就是,蜀国倒是国不置史,不过关某一生的事迹,都在蜀国建立之前,此前敌国对其的记载应当不在少数,可怎么看来看去就是这么几件事呢?
最后,某家想请教青蓝先生:蜀国它为啥不置史啊?"
你不是想让我喷饭吧? 先生, 你有见过魏为周瑜立传记事, 蜀微曹操立传记事了吗? 你不看魏书, 看看吴书里有记载多少曹操之事? 曹操一生的事迹, 在吴之处也不少哦, 怎么看来看去吴国就是没多少记着曹操的事呢? 竟能问出"此前敌国对其的记载应当不在少数,可怎么看来看去就是这么几件事呢"番话, 实在叫我汗颜. 你说怎么看来看去就这么几件呢?
最后,某家想请教青蓝先生:蜀国它为啥不置史啊
由来已久, 昭烈在世未有史官, 昭烈去后仍无史官. 就这么回事. 问这一句话对此论题好象豪无关联吧? 莫非先生想跑题去论别的事情?
此处我们讨论的漏载主要应该指战绩
魏书、吴书是没有对周瑜、曹操的专门记载,但征战之事却基本上记下来了,纵使语焉不详,有过这么一回事总记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