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讨论]谈下高丽, 历朝历代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征伐高历
性别:未知-离线 龙骧虎翼
(泼皮)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80750
注册 2007-6-24
来自 他乡


发表于 2007-7-22 04: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高句丽很强,趁着中国南北大分裂之际,一度崛起,领土全盛时期涵盖几乎今东北全境,内蒙及西伯利亚部分,原本就是名副其实的东北亚大帝国,隋唐知道它厉害,所以要征伐。前仆后继,到了武后朝才最终搞定。

朝鲜民族以高句丽自豪,完全是情理之中。中国政府妄言高句丽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国际上实在是失道寡助的笑话。同为阿尔泰语系的朝鲜人,不算朝鲜的祖先,难道还是你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

朝鲜近代屡败,类似满清,实属政府腐败之过,而朝鲜族本身的文化还是很强悍的,高丽棒子缺的不是武勇,而是阴谋诡计。在对抗中古最凶猛的游牧民族史上,王氏高丽的战绩也比宋朝好:契丹,女真对宋用兵胜多败少,而在朝鲜都是大败铩羽而归。终李朝世宗之世,半岛政权(高句丽,新罗,渤海,高丽,朝鲜)在大东亚文化圈内绝对不是弱者,起码比日本强。

楼主的问题其实证明的就是这点:与中国接壤的一个小国,历经千年竟然保持独立至今,本身就是朝鲜民族自强不息兼明哲保身的胜利。试想日本若不是仗着地理屏障,古代航海不便,他还敢隔海自称天皇一直扑腾到近代对中国造成如此巨大的伤害?皇帝只有一个,天无二日,所以中国周边邻邦只能称王,唯独日本敢称天皇,岂是偶然?

[ 本帖最后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22 04:5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骧虎翼
(泼皮)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80750
注册 2007-6-24
来自 他乡


发表于 2007-7-22 12: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古朝鲜约成形于公元前1000年,最早见诸于管子:八千里之发朝鲜...

李朝初建,对明朝采取事大政策,朝鲜的名字是同另一个名字会宁一起由李成桂提供给朱元璋选择的,不是朱元璋发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骧虎翼
(泼皮)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80750
注册 2007-6-24
来自 他乡


发表于 2007-7-22 13: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7-7-22 12:41 发表

"领土全盛时期涵盖几乎今东北全境,内蒙及西伯利亚部分"
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是在哪里啊?

总章元年什么时候成了武后朝了:

"朝鲜民族以高句丽自豪,完全是情理之中。中国政府妄言高 ...

出处为Patricia Ebrey主编的东亚文明史,北美大学普遍教材之一。朝鲜史比较敏感,即不能看韩民族主义者的,也不能相信汉沙文主义者的教科书,第三方比较中肯。

高宗与660年起患目疾,武后临朝,实际操控国家大事。668年围绕半岛的战争,实际上是由东亚的三个女人主导的:中国的武后,日本的齐明女皇,新罗的真德女王。

新罗和高句丽再怎么敌对,毕竟人家是民族内部矛盾,比如咱们三国的魏蜀吴,假设高句丽因为后来称霸辽东300年,就说魏国是他们的少数民族史,像话吗?

高句丽的问题在于:人家的嫡亲后代如今还是个独立的国家,韩国朝鲜要认高句丽为祖先,当然轮不上你中国插足。咱们境内还有新疆呢,可没听说因为咱们有突厥的后裔就该去跟土耳其争什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我们的少数民族史。

爱国也要讲个道理,不要被政治愚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骧虎翼
(泼皮)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80750
注册 2007-6-24
来自 他乡


发表于 2007-7-22 15: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朝鲜族直至15世纪前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类似我国的官方历史记录传统,今人参考的古籍,其实不出我国25史有关记载和朝鲜中世以后才出现的三国杂记等资料。

历史学其实早已是一门跨国际的学问,国人习惯依赖原始资料,引经据典不出古籍范围,实在有所片面。不用说日韩史,即便是我们自己的历史,西方人研究深度就不亚于我们,包括Patricia女士在内的诸多西方汉学家,往往观点新颖立场中肯。当代人写论文,除固有的古籍之外,包括国外的现代研究资料往往要占据批注的绝大部分。我读汉朝官制,无论古籍还是今人注解,瞧来瞧去还是不得要领,最终还是老外依据古籍用现代英语解说的汉官制才让我读得一清二楚

660年起朝政就是武后说了算,高宗根本就是个废物;674年起的天后执政只不过是既成事实之上的追加名义罢了。

新罗前身是半岛土著的辰韩和弁韩,高句丽的祖先按古籍说是扶余的朱蒙,前37年建国,实际上应该更早,源于古朝鲜族。中国官方学者的箕子朝鲜说,往往强调了移民的作用,忽视了古朝鲜族本身即固有的文明。半岛三国时代的高句丽由于接壤大陆,民族组成最多,不排除有西北汉族以及东南三韩的渗入,但是三国语言相同,朝鲜主体文化已经形成。唐灭高句丽百济之后,并未能扩展对半岛的控制,不久就被新罗打了出去,统一的新罗王朝包括原高句丽和百济故地,这一点中国官方历史总是淡化的,就像隋炀帝百万大军的覆灭一样低调处理;中国的做法是:把新罗和以后的高丽孤立出来,划清与高句丽的界限。 这种做法实在是很拙劣的,只能骗骗本国唯政府喉舌是瞻的一般大众。试想:新罗并没丧失原高句丽的地盘,王氏高丽的名称也是出于景仰高句丽开疆拓土之前功而来,人家三国内战归内战,民族大义关头,自古就以高句丽为骄傲的。中国企图证明当今的韩国朝鲜,源于新罗,强调高句丽和高丽的分别,这简直是断章取义掩耳盗铃,给旁观的读书人看笑话呀:你说朝鲜人是新罗的子孙,可人家这个祖宗可没不认高句丽这个兄弟,还特自豪,这干你中国什么事?这么多年了也没闹过什么高句丽少数民族史,偏偏近两年闹起来,不知打着什么算盘。

仅仅因为汉武帝置三郡,毌丘俭跑去搞了次大屠杀,高句丽就成了汉家属国了。事实上属国时间短,独立时间长:西晋崩溃后,东北先是鲜卑的天下,4世纪末开始,朝鲜民族英雄广开土王利用中原混战顾此失彼,为高句丽征服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好大王碑如今还在中国的领土内,不恰恰正是高句丽巅峰期的见证?咱们的教科书是什么态度?从汉武起直至隋朝,高句丽都是中国的附属,这不是厚颜无耻胡说八道是什么?!

高丽棒子从来就是叛服不一,汉末起就不断进攻三郡,南北朝到武后这300年里,人家非但一直是独立的,还是中国最可怕的敌人,按广开土王时的领土看,高句丽是东亚的超级大国,隋朝征东,本来打的就是最强的敌人,惨败原不足为奇。

强夺高句丽文化,迹近日本殖民时代扼杀韩语的倒行逆施,这是中国罕见的可耻行为,有辱泱泱大国王者之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骧虎翼
(泼皮)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80750
注册 2007-6-24
来自 他乡


发表于 2007-7-23 02: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高宗什么时候成废物的那还两说.而且难道你认为"临朝"就是掌权那么简单?

这皇帝眼睛都瞧不见了,还不是废物啊?武后处理政务果敢有效,当时就有好评,大唐幸亏出了这么个女强人,否则高句丽还不知道扑腾到啥时候呢。


高句丽和百济,新罗的语言是否相同还是有争议的

你去看古籍中的三国人物汉语音译就一目了然了:都是朝鲜音,比如Koguryo - 高句丽。这个问题不存在争议。

唐朝与新罗分界是大同江,新罗占的所谓高句丽故地实在有限的很,连平壤都没有占到,占了那么点高句丽的地方就说新罗王朝包括原高句丽故地,还真是会玩文字游戏

问题是新罗毕竟是占了,而唐朝把原来高句丽一大片地盘又交给渤海管了,大作荣祖孙三代都在高句丽军队,究竟算是靺鞨族还是归化的高句丽遗民也暂时存疑,而渤海的民族构成是有相当大部分的高句丽后裔的,渤海对外邦交也续用高句丽(有时简称高丽)的名字。

半岛内战?高句丽迁都平壤是公元427年的事,在这之前它的都城在今吉林省集安市,更早的纥升骨城还有争议,但是总是在桓仁县附近,也就是高句丽历史中的前60%时间都城都不在半岛,大部分领土也不在朝鲜半岛,凭什么说它是朝鲜半岛国家?新罗什么时候认高句丽作兄弟的啊?

首先平壤就不是半岛和大陆的边界,鸭绿,图们江以南自313年高句丽攻灭乐浪郡起就一直是他们的地盘。399年,广开土王彻底击溃百济和倭的势力,并在新罗驻军,新罗成为附庸。迁都以前,高句丽早就是半岛上最庞大的政权了,新罗到6世纪中叶有所恢复,但版图仍然不能跟高句丽比。百济则一直很小。

鲜卑人建立的前燕,北魏不是中国古代的政权之一吗?难道从汉武帝起到隋朝,高句丽不是一直向中原王朝称臣的?他们不但向北方政权称臣,而且还向南方政权称臣,还谈什么独立,还超级大国呢,你见过哪个超级大国向别国称臣的吗?最多时不过70万户人,30万兵力也配称超级大国?

北魏势力从来没有达到过高句丽,曾经对高句丽有过短暂宗主权的是前燕和前秦。中国方面始终不肯面对的事实是:高句丽就是一个独立多臣服少的军事强国。东汉中叶,高句丽就攻打过乐浪郡,当时中国还强,所以没让它得逞;286年,慕容鲜卑趁西晋灭吴无暇北顾之际,攻占了扶余;313 - 314年,高句丽最终攻灭了汉代的乐浪和带方郡。342年,前燕大败高句丽; 352年,高句丽背叛前燕,转而投靠崛起的前秦;370年,苻坚攻灭鲜卑慕容。396 - 399年,高句丽广开土王击败百济,征服新罗; 406年,高句丽与鲜卑后燕争夺辽东的战争告一段落; 410年,高句丽疆域扩张至空前绝后:东起俄国西伯利亚沿海,北逾松花江,西达内蒙,南过汉江,668年亡国时人口约350万,对比中国自东汉末到南北大分裂期间的人口锐减,高句丽的确是个超级大国。即使按照70万户(每户4.5口平均计)30万兵力,也绝对是超级了:不要搞错,西晋初年整个中华帝国也就1600万人口,三国第二大国东吴灭亡时户70万,带甲20万。中国并非一直人丁兴旺的。

前燕前秦昙花一现,做为附庸的高句丽苦心经营,挣扎了300年,而做为临时宗主国的,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我们今天可以说前燕,前秦,北魏都是我们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是因为人家没有独立的国家幸存至今,或者懒得寻根问祖。鲜卑今天如果还是个独立的国家,人家要认前燕为祖宗就是天经地义的,同样,西藏今天如果还独立,人家也可以认前秦为祖宗;土耳其不跟我们争拓跋北魏,也许是人家不在乎这么遥远的突厥祖先。朝鲜民族还好生生地有个国家在,中国突然说了一句:喂,高句丽不是你们的,这不是大国霸权主义是什么?当然祖国有实力玩玩霸权也是好事,但是是非曲直要心知肚明。

我觉得有建设性的做法是:中国和北韩共同申报高句丽遗址为人类文化遗产。遗址在中国境内,是历史上争夺的结果,所以中国可以做为现在的地主国申请,韩国做为直接的民族文化继承者申请。

纵观高句丽史,其特点是跨大陆和半岛,文化以穷兵黩武为主,南北两头用兵,对半岛南端的政权基本处于优势,对大陆则因时而异,基调仍然是叛多服少。韩国人认为如果不是新罗统一三国,而是高句丽统一半岛,朝鲜民族史必将改写是颇有道理的。根据高句丽历来的德性,势必保持更多的民族文化独立性。


高句丽本来起源就在现在的中国境内,他们的石碑立在中国境内有什么奇怪的?

中国境内的意思,是指中国历代扩张东北的结果。好大王碑立于414年,也是人家高句丽扩张的结果,本来那里是汉朝的领土。不能只弘扬中国扩张,不承认其他民族的扩张吧?韩国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民族,新罗以后对中国基本是个友好睦邻,说到底中国侵略他们的多,他们侵略咱们的少,人家难得有一个高句丽可以夸耀一点武功鼓舞民族精神,这也完全合情合理,咱们无中生有搞文化侵略,有点欺人太甚...

[ 本帖最后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23 03:5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骧虎翼
(泼皮)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80750
注册 2007-6-24
来自 他乡


发表于 2007-7-23 03: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7-7-22 20:48 发表

阁下说法狠打自己耳光啊,一壁厢说朝鲜历史研究只能依托中国古籍史料,一壁厢又说中国史料靠不住——感情现在古朝鲜史都是编出来的

我说的是韩国方面没有用自己文字撰写的早于15世纪的古籍,并非否认人家也有用汉语写的更早的史料,最早的三国史新罗时代就有了。中国方面的古籍要对照着看。原始资料是固定的,而后人的阅读理解可以出于各自的兴趣目的而大相径庭,洋人用的原始资料跟我们的一样,但是他们做为局外人,解读的方式很不一样,值得重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骧虎翼
(泼皮)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80750
注册 2007-6-24
来自 他乡


发表于 2007-7-23 05: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儒人 于 2007-7-22 15:24 发表
1.朝鲜好象最早的就是"箕子朝鲜",那么后来怎么会有高丽,高勾丽,新罗,百济之类的称呼,是不是和中国一样,统称中国,而历史上有各不同的朝代?
2.还是高勾丽等只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只不是他是朝鲜 ...

上古的资料实在太少,有时不得不借用神话,至少可以看出一点文明个性的轨迹。箕子朝鲜以前就有古朝鲜城邦文明 -- 文明一词,按照希腊语的原意,必须具备有围墙固定居住范围的特征。朝鲜这个字,应该不是转译自韩文古音choson, 而是汉语先产生了这个会意词 -- 早晨的日晖,这跟高句丽一词的音译正相反:由koguryo发音,音译为高句丽 (即没有汉语本意的)

上古东北的那一大摞少数民族,归根到底不出通古斯- 阿尔泰语系,别说朝鲜人,日本人也是出身于这一大伙祖先。从血亲来说,满族,朝鲜族,日本都是近亲。最古时黑龙江那一带有史记的肃慎族,高句丽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杂种,古朝鲜,扶余,汉族,什么成分都有点,公元以后半岛三国格局初现,高句丽也应语言文化传承关系历来都被认为是半岛三国之一,百济也有祖先出自扶余朱蒙的传说。

大体上朝鲜历史是这么回事:古朝鲜 - 卫满朝鲜 - 汉武置郡 - 高句丽(北)三韩(南)- 新罗联合唐朝灭高句丽百济统一半岛 - 高句丽遗民建立渤海王国 - 后三国时代 - 王建统一半岛,建立高丽王朝 (源于高句丽简称)- 蒙古统治 - 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也称李朝。

高句丽之于汉朝,就好比古代的安南,是个附庸国;晋以后,高句丽攻灭了汉朝遗留下的乐浪和带方郡,此后就是个和周边势力争战的独立国家。所以从来不能算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

今天我们夸大朝鲜和韩民族的区分,实际上就是南北朝鲜的问题:古朝鲜在今中国境内,高句丽近朝鲜,活动范围在跨越大陆和半岛的东北亚;新罗百济的前身三韩,是半岛南端的土著,即韩文化的代表。高句丽和新罗百济固然有不同,但是这种差异总不能超过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差异,地域跨度明摆着的。说高句丽跟韩国没关系,就跟某人现在说广东人福建人江浙人不算中国人一样站不住脚。最早的中国也就中原那一小块地方大,所谓的西周,秦,甚至孔子,这些都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华夏子民,广东福建湖北湖南更是标准的南蛮了,究竟谁才称得上绝对的中国人?

要证明高句丽跟新罗没关系,就等于要证明朝鲜和韩国没关系,这是怎么也说不通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骧虎翼
(泼皮)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80750
注册 2007-6-24
来自 他乡


发表于 2007-7-24 00: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原帖由 XM8 于 2007-7-23 14:42 发表

首先史书上不过一句"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你就能肯定他眼睛都瞧不见了?
再说瞎子掌权的人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比如祖珽等

"显庆五年; 冬,十月,上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 -- 瞎子能掌权,但不是高宗这种瞎子...武后早就爬到这种废物头上去了,史界素有定论。


有的名词发音相似就是同一种语言了啊,汉语和日语中发音相似的名词海了去了,原来也是同一种语言,明明是有争议的非说没争议

这话不是太外行了吗?不懂日语?日语汉字的音读法跟汉语近似,而本地音的训读法完全不同。皇帝的帝,汉字音读tei, 和音训读mikado... 半岛三国同语同种,这事除了中国孤家寡人存疑,国际上从来没有过争议。事实上中国也是自2004年以后东北工程了才闹出什么争议的。贻笑大方。


占了一点能说明什么问题?那些有争议或是无法证实的东西能用来做证据吗?

高句丽曾在半岛上拥有最大的占领区域能说明什么问题?他们占了半岛一点土地就说高句丽属于朝鲜半岛了?

既然是最大的占领区域,就不是占了半岛一点土地。高句丽是个跨东北亚大陆和朝鲜半岛的超级大国。



北魏势力从来没有达到过高句丽
原来"遣员外散骑侍郎李敖拜琏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 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是假的啊

正是假的啊!北魏势力截至辽西,高句丽依旧在东北亚称王称霸,封王跟唐朝封渤海郡王的形式主义一样。


"410年,高句丽疆域扩张至空前绝后:东起俄国西伯利亚沿海,北逾松花江,西达内蒙,南过汉江"
哪里记载的啊?

我建议您用koguryo map搜索一下,看看剑桥,大英百科这些国际公认的地图上是怎么划分高句丽疆域的。国人除了看自己的古籍和党的喉舌,永远看不到完整的史实。我看不懂朝鲜古籍,最起码也要看看老外做为第三方史学家的论述吧?高句丽没有如此强盛,414年的好大王碑以及王陵怎么跑到汉家故土上去的?明摆着的见证,人家的确强大过,中国的强大是要靠刻意贬低他人才能实现的吗?



原来比较人口还可以跨时代比较啊,用7世纪的高句丽人口去和3世纪的吴国比.说实话你应该去和西夏比的,人家也是300万人左右,这么比的话高句丽确实够超级了,就是不知道人口超过1亿2千万的宋又算什么呢?

你以为战乱连年的南北朝人口就比西晋兴旺啦?就那么2000万人口还让割据成10几个小国分配了,300万人还不够超级?人口有暴增和锐减阶段,宋朝徽宗时最多也就4700万人,你直接把3亿的乾隆盛世提出来不是更显得自家超级人家侏儒?


你还没有能证明新罗和高句丽是一个民族呢,其他的就免谈了

是不必多废话了:本来就不需要证明新罗和高句丽同族,同文同语,除非谁异想天开打算重新考证北朝鲜和南韩是否一个民族,北京人和上海人算不算汉族。

[ 本帖最后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24 08:3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骧虎翼
(泼皮)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80750
注册 2007-6-24
来自 他乡


发表于 2007-7-24 12: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sky 于 2007-7-24 09:36 发表
同语系和同族区别还是很大的吧,高句丽建国的人种是秽貊和扶余,汉人、鲜卑人、契丹人、新罗人和百济人是伴随着疆域扩张加入的。而新罗是南部半岛独立发展的韩人。

你不能说中国现在拥有西藏,藏人和汉人同属 ...

读过您不少帖子,多数都很赞同。幸会。

高句丽的始祖是古朝鲜人,当然肯定也有秽貊和扶余的成分,扶余发祥地更北一点,松花江盆地,和高句丽是敌手。早期的高句丽和半岛南部的三韩土著的确只是同语系,不过历经数百年的民族混合,到三国时代,已经语言互通了:高句丽人和马韩后裔的百济人可以自由交流,与辰韩后裔的新罗人存在方言类的口语隔阂,就像北方汉语和吴语的沟通困难,但是句法语法词汇还是一样的。

汉四郡从光武以后就名存实亡了,最后被攻灭是在314年,见上贴高句丽扩张简史。

同文是相同文化的意思。日本人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半岛南部的韩移民,尤其是百济。明仁天皇最近也公开承认了皇族源自百济,虽然这在史学界和人类学界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由政府首脑公认,毕竟也是外交上的一个崇高姿态,因此得到了韩国的热情欢迎。

日语和朝鲜语的接近,主要是由于同为阿尔泰语系造成的语法及字母近似。发音上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高句丽,新罗,百济都是音译的汉语,朝鲜音分别是koguryo, silla, pae'kche. 而日语的本地音读"高"则是taka, "新"成了atara... 我国魏书记载的卑弥乎女巫,按照日语本身的读法是Himiko, 就是太阳的女儿 -- 日子的意思。

其实人家根本不需要通过同语同种来证明高句丽是朝鲜历史的一部分:藏语和汉语不一样,要是有人借此宣称西藏不属于中国,咱们肯定也不答应。中国社科院的那些意识主义历史学家,利用南北韩分裂的现状,吹毛求疵地强调朝鲜和韩国的区别,所做的根本就是政治历史的文章。试问:南北韩和中国台湾有何不同?谁都承认朝鲜和韩国历史文化传承是一致的。

还有我有件事一直纳闷:现在的网友是不是都特年轻?你们中学读的历史书难道是被修改过的?怎么高句丽这种如此低级的错误纠纷发生过,同胞们竟然还普遍跟着起哄?我背井离乡也10几年了,中学是在80年代念的,只记得当时的高句丽是归在世界历史的朝鲜史部分的;出国前最后看到的中国自己出的世界通史,韩国史等,也是包括高句丽的,我从来没见过一本中国的历史书是把高句丽和契丹,女真等并列划归中国历史中的少数民族史的... 出了国门,满世界也没听说过一次高句丽不属于Korea韩国历史文化的。

这怎么一眨眼就翻脸不认自己的历史教育了呢?高丽棒子是个小脑发达大脑迟钝的无用之辈,就算半岛统一了他们也没能耐恢复高句丽的疆域,都快2000年前的事了,东北肯定是中国的,何必急着犯这种低级错误给全世界看笑话呢?崛起还要讲个策略呢,敌人要分清主次,对于粗莽的棒子要抚,对于有实力威胁的日本要压,古人还懂得连横亲秦的战略意义,不要把邻居们都得罪光了.


[ 本帖最后由 龙骧虎翼 于 2007-7-24 12:1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骧虎翼
(泼皮)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80750
注册 2007-6-24
来自 他乡


发表于 2007-7-25 00: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7-7-24 15:48 发表
我觉得现在的日本的教科书再改,也没有把山东说成是日本领土。韩国可在历史书中把山东、华北划给他们了。
所以说,我觉得就是得罪,也是人家先得罪咱的。至少得罪了我。理由只有一个:

我觉得:
韩国泡菜太 ...

哈哈!老乡消消气:山东华北可是韩国人民间自己搞笑的节目,韩国官方和严肃的历史学者从来没有承认过。有关高句丽最大的疆域,中韩两方并无争议。贴图中的高句丽全盛期版图,就是国际公认的版本,包括沈阳,长春,哈尔滨在内的东北全境,从未到达山东半岛。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8 13: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62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