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待教科书事件要宜将剩勇追穷寇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3-29 01: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3-29, 1:14:58发表
课文还是记得的.
他们班有11人,受伤了6人,剩下5人即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接受掩护部队撤退的任务,利用地形阻击日军,将日军拖住很长时间,保证了大部队安全撤退.
5人最后弹尽粮绝,连山上的石头都推光了,为了不辱,全体跳崖,葛,宋二人因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其余三人壮烈牺牲.

要不要再详细点???

记得课文里面描述了五人打鬼子时的每个人的动作,其中有一位是打一枪就大叫一声的。

砸完石头以后,班长向大家作了最后的动员,然后大家把枪砸了以后才跳崖。

“葛,宋二人因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这句课文里面好象没有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3-29 01: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3-29, 1:25:25发表
那一个好象是打一枪甩一下胳膊而不是大叫一声,是胡福才吧

只记得其中是有一个是大叫过的,名字不记得了。

哦,好象课文里有一句是“山下堆满了鬼子的尸体”。不知原文是不是这么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3-29 14: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轮回于2005-03-29, 13:23:56发表
在抗日这点上我和蓝纱枫是相同的,但是反对诸葛亮这点上我还是要继续坚持
我那时候上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没有听说有人幸存,是大约上了初中的时候才知道的。
还记得马宝玉,葛振林,胡福才,宋学义和胡德林

坦白说,除了三国区以外,我还没有在其他分论坛反驳你的记录,因为你在其他分论坛的帖子看上去起码看不出啥大错误。

你要反诸葛亮这没所谓,对于历史人物有正反两面的评价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为了反诸葛亮搞到历史演义没分清这就不对了,已经不止一次在论坛里看到你批诸葛亮时出现这么明显错误了。

另,批诸葛亮是一回事,不要扯上时政啊,人家轩辕春秋要继续搞下去的啊,你前段时间说啥圈圈功、李XX、XX之音之类的少在轩辕说点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3-30 00: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神秘之光于2005-03-29, 21:47:03发表
这体现了人教社的良苦用心啊。如果写了有人幸存的内容,万一有学生不识时务,学着某些革命电影角色的口吻问“其他人都死了,怎么就你们两个人活了下来?!”,可怎么办呢?

其他人我不知道,不过如果没记错的话,我是在别人告诉我“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抗敌,最后弹尽粮绝跳崖就义,不过其中有两个人幸运没有牺牲”这件事后,才正式看过课文的。

不过我当时的想法是“老天有眼啊,总算有壮士幸存下来”————这想法到现在还没变过。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9 17: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03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