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三国时代各国的军力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3-23 16: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贾图于2005-03-15, 23:35:59发表
马镫和骑射不矛盾的,骑射没有后坐力,骑士只需夹紧马肚便可。
后来使用较复杂长兵器时,为了保持重心稳定出现了马镫。
所以三国时期记载有马上用戟的好象只有张辽。

要说马上用长兵器么……丁奉也是……


如果说用“戟”么……孙权……不过应该是不同类型的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3-23 21: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贾图于2005-03-23, 19:58:16发表
我是说使用“较复杂长兵器”。丁奉用矛,不稀奇。孙权用过的是双手戟,乃短兵。

贾兄不如定个标准,说说要“复杂”到什么程度才算吧。

记得郑泰说过关西之人是自顷以来,数与胡战,妇女载戟挟矛,弦弓负矢,况其悍夫——————既然“载戟挟矛”在当地也算是普遍现象,那么能马上使戟的恐怕不能说没有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7 0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04-07, 0:37:56发表
三国基本就没虾米骑兵。
官渡曹操不过600骑
钟老头送来2000骑而已
追长坂5000骑基本是全部了

这个算么?

公后日复与遂等会语,诸将曰:“公与虏交语,不宜轻脱,可为木行马以为防遏。”公然之。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秦、胡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贼曰:“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胡前后大观。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

还有这个算么?

臣先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渭水涨,以二十日出骑万人来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贼见桥垂成,便引兵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7 18: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嘿,好象有人找碴来着.  

诸葛亮北伐不是三国时期的事情?

曹操击马超韩遂不是裴注三国志记载的事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8 00: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4-07, 20:09:08发表
和找茬有关么?
官渡之战是什么时候?赤壁之战是什么时候?曹操西征是什么时候?诸葛北伐又是什么时候?此一时彼一时也。

唉呀呀,找碴不认帐啊,这年头怪事特别多.  

现在是讨论三国时期的骑兵,有没有规定过哪段时间不准讨论来着?

曹操长坂追击刘备在建安十三年末,西征马超韩遂在十六年初,两者相差多少年?

曹操长坂追击刘备在建安十三年末,官渡之战在建安五年,两者相差多少年?

谁离得更远一点,你自己不会算?  


司马懿的万骑攻孟琰,是前面的讨论中真正属于"三国时期骑兵"的讨论,属于货真价实的"三国骑兵"相关资料-----------现在有人公然找碴说什么"差些时候","此一时彼一时". 这还不是怪事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8 01: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4-08, 1:27:35发表
认帐,当然认帐。不过认什么好呢?  

在时间有差距当然是“差些时候”当然是“此一时彼一时”。要我认帐,就好象我说的不是三国时候的骑兵一样。  

继续说渭水之战。
韩遂、马腾占领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产战马的地方,很难想象西凉军队不用骑兵而用步兵。“关西兵强,习长矛”很可能西凉军也是重骑兵作为主力部队。


看来一段时间不见,阁下某部位的皮厚了很多嘛

别人发表意见就有人插话"差些时候,更不要说"----------这不是有人找碴是啥?

要说长坂,官渡, 两者又差了多少时候?怎么就不见皮厚的某位上来说话了?  

三国是指什么时候?韩遂、公孙瓒、马腾严格来说算是三国时期人?


唉,对脸皮厚的就是没办法,要他认嘛,看看人家多会狡辩啊:认什么好呢?

唉,应该用什么东西形容他比较好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8 22: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4-08, 8:39:32发表
要说插话,有蓝兄在我怎敢专美于前,我不过是有样学样而已。

蓝兄要引就引全了,怎么把我话中最重要的表时间的词语给漏了?
长坂差些时候,更不要说官渡
还是那句话:我指出的是其中的时间差距。

认什么好呢?我还真不知道认什么好,不如蓝兄拿出文革遗风给我做顶帽子吧,我欣然接受  

唉呀呀,怎敢怎敢,此厮赖帐不消说,还甩出顶“文革遗风”的帽子出来搞威胁,真是惊奇不已啊。   

奇怪了,前面既然有人说啥“一个是曹操西征,一个是诸葛北伐,和长坂差些时候,更不要说官渡了”——————OK,不管这厮是否找碴,说了就说了————可是怎么一转头,这厮就拿起曹操西征服的事情开始讨论了?

原来别人谈曹操西征时的骑兵问题,就要被这厮扣个“和长坂差些时候,更不要说官渡”的帽子,还美其名曰“我指出的是其中的时间差距”——————而到了这厮讨发表观点时,就是大套大套的理论出来了,官渡他有说,渭水他又有说。

怪事了,怎么这时候这厮大谈官渡、渭水,就不见这厮拿所谓的“时间差距”理论来砸他自己了?

认什么好呢?是啊,认什么好呢?找碴赖帐扣帽子都干过了,人家就是不认,要这厮认什么好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9 04: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4-09, 4:02:27发表
本就是捕风捉影的事,非要让我承认要我承认,文革遗风这顶帽子蓝兄戴上不大不小正合适。不就是个欲加之罪么?由得你去。

我说曹操西征的事似乎是廖化将军前帖提及,我在一帖内一并回复。蓝兄如此自做多情真让我受宠若惊,哪能消受得起啊。  
廖化兄在前帖讨论官渡、渭水,我回他的问题自然是官渡我有说,渭水我又有说。与蓝兄何干?莫非蓝兄是回帖不看帖的主?


最后,蓝兄怎么恼羞成怒了?虽未出口成脏但也开始对我使用轻蔑的语言,我可还没踩到您的尾巴呢。反观我开口闭口总称您一声兄,至少知道尊重一下您的人格。其做人的高下一目了然  

唉呀呀,怎么看恼羞成怒的都是阁下嘛,居然还反咬一口,佩服佩服。

“文革遗风”这顶帽子给回阁下自己吧,好歹文革还真没经历过,阁下一再提及“文革遗风”不知想做甚,不会是当年被整得过瘾所以现在拿来对别人发泄来着?  

笑一个,廖化提曹操你就可以回答,那么你没看到我是回应廖化关于骑兵的话题吗?我回廖化就要被你批,阁下回廖化就是理所当然?莫非阁下自己就是个回帖不看帖的主?
还美其名曰“自然”?———————明白了吧?在肃杀眼里,别人说话就是要批的,他自己说话就是“自然”。别人对他有意见就是“恼羞成怒”、“捕风捉影”、“欲加之罪”。真是长见识了。  


尾巴?哎对了,现在不是有人大叫“好象我说的不是三国时候的骑兵一样”吗?怎么记得他就在讲汉末而非三国时期来着?  

当然当然,在肃杀眼里,帐是不要认的,帽子是要扣人家的,这就是肃杀兄对别人“尊重一下您的人格”的真实表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9 14: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4-09, 11:07:12发表
我恼羞成怒? 似乎开口闭口“这厮”的不是我吧。
蓝兄回廖化的,我回你的指出其中时间差距,然后您就将“找茬”二字安到了我头上。这不是“捕风捉影”、“欲加之罪”又是什么?文革搞得就是这一套啊,蓝兄没经历过可以去向长辈请教请教,多长点见识不是什么坏事。  

说道尾巴,蓝兄一口一个“这厮”风度尽失,大概也只有踩到尾巴吃痛而导致性情骤变才可能发生。  

在蓝兄眼里,别人说话就是要批的,您自己说话是动不得的,否则就要痛批狠批。至于帐是不要认的,帽子是要扣人家的。
蓝兄一直是我的光辉榜样啊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一下忘了阁下是个不认帐的主,前面赖帐的都干过了,现在反咬别人是意料之中啊。哎呀哎呀,我记性差连阁下特点是啥都忘记了啊。  

对了,当初某某对我大叫啥“由得你去”嘛?怎么在下“很不小心”回了一帖以后就见到某某飞跳出来发动狡辩了?原来这就是某某“尊重一下您的人格”的真实表现。  

至于恼羞成怒嘛,哎,当初明明有人大叫啥“文革遗风”啊————咋,莫非这是文明词汇来着?就这号人还好意思跟别人说“风度”?————既然某某使用如此词汇,那么回阁下一个“这厮”有啥奇怪的?提醒某某一件事,当初某某可是在轩辕对我大叫什么“礼尚往来”啊。 既然阁下要使用某词汇扣人家帽子,那么人家对某某使用特定词汇“礼尚往来”也是情理之中嘛。  

至于阁下后面那些“捕风捉影”、“欲加之罪”这号词汇,莫非在阁下眼中也算“尊重一下您的人格”的真实表现?  



阁下是不是连帖子都没看清楚就来狡辩来着?

现在是讨论三国时期的骑兵,有没有谁规定过哪段时间不准讨论来着?

曹操长坂追击刘备在建安十三年末,西征马超韩遂在十六年初,两者相差多少年?

曹操长坂追击刘备在建安十三年末,官渡之战在建安五年,两者相差多少年?

谁离得更远一点,你自己不会算?


三国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阁下怎么不正面回答?

我连具体时间都列给你看了,阁下怎么不正面回答?


一个是曹操西征,一个是诸葛北伐,和长坂差些时候,更不要说官渡了。

这是阁下当初的帖子,现在就问你:

为什么相差八年的资料人家拿出来罗列没见你批,而在下拿出仅仅相差四年的资料出来就要被你批?

诸葛亮北伐是名副其实的三国事件,司马懿出动万骑是货真价实的三国骑兵资料,凭什么要被你用汉末资料拿来批?

如果说“差些时候”,那么廖化比我严重,怎么不见阁下跳出来批?

说你找碴,难道有说错你了?



在蓝兄眼里,别人说话就是要批的,您自己说话是动不得的,否则就要痛批狠批

阁下是不是被揭了老底以后连基本视力都不行了?————在三国历史区,能动我的人大有人在,巴马没动过我吗?赵顺平没动过我吗?怎么不见阁下拿出来说了?还妄图使用“您自己说话是动不得的”这号诬蔑言辞,哎,人心难测啊。  


谁找碴不任帐?谁先使用“文革遗风”这号词汇对人?至于啥“捕风捉影”、“欲加之罪”这号词汇就更不用说了——————这号“光辉形象”阁下咋不拿镜子往自己身上照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9 23: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4-09, 18:05:49发表
“捕风捉影”、“欲加之罪”这号词汇怎么也比您哪个“这斯”来得强多了吧。您看看您用的词汇,还真好意思说我啊。您的帐果然是不认的。至于说人格,不妨把两种词语比较一下看看谁更尊重人些?

说我找茬还真错了。
讨论三国时期的骑兵,有没有谁规定过不许把时间差距指出来?
一个是曹操西征,一个是诸葛北伐,和长坂差些时候,更不要说官渡了。

西征、北伐离长坂差些时候有错误?西征、北伐离官渡更远有错误?
建安十六年初发生的事晚于建安十三年末更晚于建安五年有错误?
蓝兄自己理解出现偏差还好意思怪别人,您自己说话果然是动不得,只有别人错。  
嘿嘿,三国究竟应该是从什么时候算起早有定论,蓝兄心理清楚得很。您总不能为了自己的观点腰斩历史吧。  

嘿嘿,当初怎么怎么样。蓝兄可真是个翻旧帐的高手。大有当年上翻祖宗三代定“成分”的气势,说您有文革遗风还真不冤枉您,您要是回到那个年代肯定是革命急先锋啊。说不定还能在天安门和主席握手呢  

笑,阁下怎么不敢拿您那“文革遗风”出来比较了?

阁下试试去街上说人家“文革遗风”,让大家评评是否属于尊重人的词汇如何?————阁下自己不尊重人在先,还好意思要求别人尊重你?  


说我找茬还真错了
是吗?阁下当初在辩论法正与张良的问题时,不也说别人找你碴吗?咋?别人反驳你就是“找碴”。阁下这类人物对别人有意见就是“说我找茬还真错”?——————哎呀呀,双重标准到这样子,也算长见识了。

照阁下的逻辑,我当初比较法正跟张良的异同时,阁下凭啥说什么“找碴”?如果我说“找碴”就属于“欲加之罪”,那么阁下当初的行为不也属于“欲加之罪”?

另,是否“找碴”可是跟你的观点是否正确没啥关系的。“说您找碴还真对了”。



说啥“心理清楚”————心理是用“清楚”来形容的,哎,这年头造词的特多。

有谁说过有时间差距就不能列出资料来说了?有谁规定的?

笑!要说时间差距,廖化比我更厉害,怎么不见阁下拿出来说?

您自己说话果然是动不得,只有别人错————看看,这个肃杀某某又开始捏造事实了,敢情我前面说巴马赵顺平的例子是白说来着?


原来建安时期是属于三国时期的,哎呀呀,真是受教了,国内史学界早已有的定论,这个叫什么肃杀的居然可以污蔑成“腰斩历史”。    ——————不如由这号肃杀某某来解释一下建安年间出现了哪三国,让大家长长见识好了。  



对了,阁下既然一再提起啥“文革”,看来可能是对那个时代情有独钟嘛。

嘿嘿,“当初怎么怎么样”?————“文革”不也是“当初”的事情嘛?阁下一再拿些“当初”的旧东东进行人身攻击,说您皮厚还真不冤枉您!

阁下既然那么喜欢提“文革”,估计是当年受刺激过度留下来的问题。哎,这种“要是回到那个年代肯定是革命急先锋啊。说不定还能在天安门和主席握手”这类的妄想就留给阁下自己慢慢做梦去吧。  不妨碍阁下在这里发梦回味一下您当年的小X本色……啊,不好意思,说错了,是XX兵本色。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1 18: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6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